板栗新品种节节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品种论文,板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3年开始对安徽省板栗种质资源开展调查和选优工作,发现1个优株。经9年的综合性状比较鉴定,该优株结实早、坚果大、丰产、抗逆性强,商品价值高。2002年7月通过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节节红。
1 植物学特征
树姿直立,紧凑,树冠圆头形。大砧(4年生)嫁接树3年生树高3.5m,干高37cm,冠幅1.8m×1.7m。1年生枝灰褐色,枝角较小,皮孔小,密,扁圆,节间长3.65cm。叶厚,色浓绿,亮泽;叶片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多内卷,叶片长22.0cm,宽8.7cm,百叶重185.7g,叶缘锯齿明显,花芽肥大,扁圆形,雄花序长15~22cm,雌花为1个花簇,每1个雌花簇常包含有雌花3朵,聚生在1个总苞中,经授粉受精发育成3个坚果。雌雄花序比1:2~8,幼树每个结果枝一般着生1~4个雌花序和5~13个雄花序。
2 果实经济性状
总苞椭圆至尖顶椭圆形,苞顶明显凸起。总苞特大,长11.2cm,宽9.6cm,高8.1cm,平均单苞重162.3g,最大苞重182.8g,苞壳厚0.41cm,苞刺长1.67cm,排列紧密,坚硬直立。平均每苞含3个坚果。出实率43.5%。坚果椭圆形,硕大,长4.44cm,宽2.74cm,高3.19cm。平均单粒重25.0g,最大粒重32.9g。果面具油脂光泽。果肉淡黄色,质地粳性,味香甜,品质中上。
3 生长结果习性
节节红板栗树势强,树冠紧凑,生长旺盛,1年生枝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早期丰产性强。幼树花期具明显时段性,成花力强,以中、长枝结果为主。耐修剪,重截后枝条下部隐芽能多次抽枝结果,且能正常成熟。未发现空蓬,无生理落果现象,春季实生砧室内嫁接后(芽片苗)定植,当年即能开花结果,2年生树结果株率100%,平均株产0.2kg,3年生株产1.7kg,平均每667m2产量95.2kg。大砧(4年生)嫁接节节红板栗,当年结果株率90%以上,第2年株产1.5kg,第3年株产3.5kg,平均第667m2产量196.0kg。
4 物候期
该品种在当地3月中旬萌芽,3月下旬展叶,雄花序出现期4月上旬,盛花期5月中下旬,雌花盛花期5月下旬,果实成熟期8月下旬至9月初,落叶期11月中旬。
5 适应性和抗逆性
节节红适应性广,耐旱,抗病虫能力强,耐瘠薄能力良好。自花结实率高,花期遇连阴雨坐果率仍很高。适宜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栽培。
6 栽培技术要点
(1)该品种适宜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后陵山地栽培,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
(2)建园时可采用计划密植栽培,以提高前期的单位面积产量。平地行株距为4m×3m,间伐后6m×4m;山坡地行株距4m×2m,间伐后行株距4m×4m。
(3)为提高栗实品质和产量,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定植前每穴施腐熟有机肥30~50kg,秋冬季株施有机肥100kg以上。
(4)采用疏散分层形或自然纺锤形整形。夏季通过摘心、拉枝等措施,促发侧枝,及早形成树冠,多结果。冬剪时要轻剪缓放,避免重短截。
联系电话:0429-515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