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配网;设计研究
1导言
在电力系统中智能配网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配电系统又在智能电网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人们生活不断提升,对电力系统的配网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满足人们的需求,相关技术人员就务必要加强对智能配网设计的重视,正确认识到配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提高智能配网的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的供电途径。
2智能配网主要内容
智能配网的出现在电力系统中介意将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并对突发故障等进行控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依靠电力网络以及通信网络的支持,同时还需要更高级的软件对其进行支持,从而保证智能配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用电需求。通过对智能配网的了解,笔者对智能配网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概括:首先智能配网的主要内容是对数据进行采集。智能配网中的监控技术可以通过无线光纤以及载波等技术,建立一个节点,这个节点可以有效对配网进行覆盖,同时还可以将配电终端和广域IP之间进行连接,使其进行正常的通信,并且在处理通信功能方面,可以有效解决通信过程中的问题,使多个环节有效结合在一起。其次智能配网具有控制和保护的作用,这都要依附在智能配网的控制保护技术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技术操作有效结合在一起,同时可以将信息进行同步,对广域网络起到保护的作用。智能配网中还包括高级自动化配电系统、客户信息系统以及传感测量技术等,在高级自动化配电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自动化,另一部分是配电管理自动化,其中将高级自动化配电中的自动化进行应用,可以有效采集到数据,并对电运行等环节进行监控,而配电自动化管理则是自动对电能等设备进行维修管理等,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用电条件。
3智能配网的主要技术
较传统配网而言,智能配网应用了众多新技术,使其具有数据采集和监控、控制保护、传感测量和故障电流限制等功能。加上网络和各类高级软件的支持,帮助智能配网实现电网系统故障控制、调修和处理功能,提升了配网的安全可靠性。
3.1数据采集和监控技术
数据采集和监控功能的实现,基于覆盖整个配网节点的创建,这种节点处理通信功能很强,不仅可以实现配网调度中心、配电变电站、用户连接端口等配电终端和广域网之间的通信,还支持其他各类通信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各类通信传输信息的传输处理问题,实现输电流、电子信息流和用户业务的统一。特别要指出的是,配网节点是利用智能配网的无线光纤和载波等技术建成的。
3.2控制保护技术
控制保护技术是一项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技术,具有先进性。控制保护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同步,同时还具备保护广域网络,重新构建网络,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故障保护及快速模拟、仿真和适应保护等功能。通过控制保护技术最终实现紧急控制一体化。
3.3高级自动化配电技术
高级自动化配电技术主要包括配电管理自动化和运行自动化两个方面。在智能配网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运行自动化实现数据采集和信息监控等综合自动化配电过程。配电管理自动化主要是对配网相关信息的自动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对配网中设备设施的设计规划、运行、维护及检测、抄表、客户信息及配电系统停电等进行自动化管理。
3.4客户信息系统
客户信息系统就是用电管理系统,是智能配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用户及其相关信息进行智能化管理的有效手段。电力用户是电力的最终使用者,也是最终消费者,是供电系统的客户,因此做好用户信息管理,及时方便地给用户提供服务,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5高级量测技术
高级量测技术是用户和配网系统间通信的介质,是两者联系的桥梁。高级量测技术主要是利用智能电表对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并收集,然后进一步对用户用电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6DER并网技术
DER并网技术对提升配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技术主要通过控制保护配电网络,对配电系统与接口设备的连接进行管理等方式,实现对调度和微网的优化。特别要指出的是,微网是配电子系统中的一个分类,不仅能够应用于配电环节,还可以独立于主网使用。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统一对分散的DER并网技术进行管理,保证配网的安全性。
3.7传感测量技术
传感测量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提升智能配网的安全性和防御性。实践中,常常利用传感测量技术实现对电缆温度、配网系统电力设备状态及电能输出质量等信息的监测。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这种技术获取配网内不同节点的数据,全面掌握配网的安全性、完整性及健康程度,提升配网的防御能力。
3.8故障隔离技术
故障隔离技术是一种限制短路电流的技术。通过故障隔离技术和电子高温超导技术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电流限制。这种功能技术的实现结合了多种技术,在智能配网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配网的功能需求将先进技术引入到智能配网规划方案中,以保证智能配网的可靠性。例如,结合快速断路器和限制器提升智能配网系统的灵敏度。故障隔离技和在线监测广域保护技术的共同使用,可以及时发现配网系统问题,同时实现对系统问题的自动修复操作。
4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探析
目前对电力系统智能配网进行设计,首先需要拟定明确的设计计划,确定设计目标。在确保配电系统正常运行下,需要整合监测活动获取的数据,建立完善的智能监测系统。这样配电变压器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数据变坏情况,通过最快的传播速率将各项数据传递给主站,便于主站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各项问题,需要进行故障报警。当前智能配网中监控设备自身具有自动修复功能,能够确保终端稳定性。根据智能配网设计目标需要对配电系统功能进行明确划分。例如对数据的监测,比如对三相电流、电压以及功率等进行记录,将不同时期记录的数据值以及平均值等进行反馈。数据报表自身具有存储功能,能够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建立完善的工作日志。数据自身还具有良好的传输功能,在无线系统的作用下能调控各项数据信息,获取不同统计信息内容,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有效应用。此外,还需要完善配网运行故障检测与检修功能,变压器以及各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个如果出现各类小故障,在自动报警的基础上能够自我修复。根据设计目标需要明确监测系统七大功能。首先是数据监测功能,主要对三相交流电测量数据进行监测,例如15次以内谐波电压、25次以内谐波电压、三相功率因数、频率等,通过统计能够获取相应数值,通过计算之后进行传输。对配网智能监测终端进行设计时,需要对开关状态进行采集,当开关基本状态发生变化之后,继电器对开关具有一定调节作用,能够获取脉冲电能表实际变化数值。此外,通过本机调试以及读取和控制措施,能够上传各项数据信息,实现有线通讯。例如电网自动化系统智能控制主要是发挥出计算机核心技术控制系统,主要是采集信息数据、开展安全监测、强化实时控制。此外,通过电子自动化能够进行分析、计算、控制,全面提升应用软件各项性能,是线性良好的控制系统。目前主要有两种控制方式,分别是计算机通过外围设备对调节器设定的初始值进行监督管理,还有就是通过计算机对各项运行环节之间开展数字化控制。当前线性最优控制系统在电力企业各项生产活动中得到有效应用,能够在大坝监护、水库调度、电站运行等环节进行应用。计算机自动监控主要是数据采集分析以及计算分析等。水库水文信息监控主要是自动化监控系统,其中有雨量收集、水库调度计划的拟定等。最后是在计算机内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对机电设备运行安全性进行监控、掌握发电机组实际运行控制情况,对控制和监视环节的问题进行控制。
5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前提下,生活用电量只会越来越多。想要保障电力供应满足需求的前提是完善电力系统智能化配网设计,这对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尤为重要。当前形势下的智能配网管理不仅要满足智能化、规范化,还要整合智能配网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关的技术进行改进甚至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配网运行稳定。此外,安全稳定供电的另一个要素是电力用户和配网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明确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完善电网运行管理系统,能够综合提升电网的配电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琳.试论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J].居舍,2018(32):181.
[2]辛毅,刘健.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探讨[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8(02):57-59.
[3]吕冀坤.试论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J].自动化应用,2018(02):94-95.
[4]黄如柳.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20):165.
论文作者:孟鹤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功能论文; 故障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