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探究
王乐凯* 王 政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 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进一步落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与大众化不是两个独立的进程,它们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也有主要与次要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是大众化的提前,只有先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才能够有效地落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大众化
众所周知,在1938年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做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命题,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不断探求真理。放眼历史,可以说我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土地革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挑战的胜利,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是重要法宝。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也是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大众化的进程。搞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与大众化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理论保证。
一、基本概念释义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
当前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这一概念,各家有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不变,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来看待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灵活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实、改进、创新,使之适应中国之特殊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以更好的指导中国实践。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他不仅是首先创造性的提出了这一概念,而且也身体力行的在中国革命中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且取得了伟大的成功。毛泽东同志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认识就是让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革命的实际,成为完全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众化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毛泽东同志对此也有所表述:各级党委应该大力鼓励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并将其群众化,让广大的干部和群众都能够掌握。由此可见,毛泽东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就是将其推向人民群众,使广大人民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武装头脑。我党在革命时期进行了成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众化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成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百姓能够听得懂、喜欢听、信得过的理论武器,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总结我党在革命时期成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众化实践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是语言通俗化。马克思主义较为晦涩,学习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学科基础,但革命时期,莫说群众,我党干部的文化水平都很低,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先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改头换面”,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示普遍的真理,用简单的方式呈现逻辑的正确性;第二要实践具体化。革命时期群众教育应当坚持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如果单纯的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群众难以有接受的能力,为此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让群众从实践中发现真理;最后是理论民族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民族优秀思想精华结合,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特点相结合,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民族化改造。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
(一)相同之处与区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两者在一定角度上看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从面向的对象看,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本属性是实践性,只有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才能显示出其生命力与指导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与中国化都面向实践,面向人民群众,离开了群众这一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与大众化改造都无法进行。从理论指导上看,只有科学的、普遍的真理才能够对实践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与大众化的成果已经从近代革命时期到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得到充分肯定,从这一点上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与大众化成果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在保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核不变的情况下,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其认同与理解的能力。革命时期,在使人民群众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我党在宣传工作中并未明确区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差别,将马克思主义深入群众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在一点上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等同于大众化,两者是统一的过程。
首先,在编写校本教材之前应在学生中进行调研,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课标要求结合来确定要讲授的话题。根据问卷结果,学生对日常生活贴近的话题接受度更高。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的指导理论,但在马克思主义一开始传入中国时,我党没有认识到我国社会与俄国社会的差异性,想完全依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来进行武装斗争,完全凭借革命热情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做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但血淋淋的失败告诉我们,不正视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某些具体经验生搬硬套进中国革命中,只会使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更快熄灭,因此,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开展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改造,并创造性的找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人民群众普遍相信的真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在这一点上说,要想做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必须确保马克思主义能够正确的指导中国实践,使人民群众相信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使人民群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革命、建设的伟大意义,那么,就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改造,使之能够发挥上述作用,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与大众化又是有区别的。革命时期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未严格加以区分两者,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有必要对两者的区别进行说明。首先两者的侧重不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侧重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好的指导武装革命、土地改革、经济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将马克思主义从完全的科学理论转化成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大众化则侧重对马克思主义表述的简单化与通俗化,着重发挥马克思主义在解放民众思想、武装民众头脑方面的作用。其次两者的取向不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主要是为我党更好的执政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必须以科学性为导向,保证大政方针的正确。大众化主要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我党执政奠定群众基础,因此,更多选择以宣传需要为导向,注重普及的效果。
(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根本目的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有转化为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普遍接受的思想理论,成为武装人民群众头脑的武器,才能调动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当前历史节点上,完成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因此,在这一点上说,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好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理论要面向实践、面向大众,不能使大众掌握的理论,即使再正确,也不能调动这个社会上最强大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理论武器,现实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我党领导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因此面对现实,结构力学(一)核心专业课程建设改革是重中之重。在目前的趋势下,需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体系,尤其是要体现工程实践发展需要的趋实践化的教学体系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体系级教师团队建设中,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工程实践创新意识。如何在结构力学(一)核心课程建设中实现理论与实践充分地融,打造一条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的核心课程建设实践化教学改革之路,已成为施行“卓越计划”培养目标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三、结束语
十九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向一个新水平,在不断前进的历史大潮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使其在保持核心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时代色彩,更好的指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工作。更深刻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将有助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好的指导中国实践。
发现有半产亲鱼时轻摸腹部,感觉卵已从卵板脱离,但还未全部产出,轻挤生殖孔,发现卵粒没有过熟时,可以做人工授精。既增加了受精卵数,又避免了亲鱼体内的卵吸水膨胀;如果已经过熟,也要将卵挤出,否则卵在腹内吸水膨胀,很容易使亲鱼死亡。
[ 参 考 文 献 ]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论析[J].河北学刊,2008(3).
[6]齐卫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之关系论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6).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7-0116-02
*作者简介: 王乐凯(1994-),男,汉族,湖北钟祥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