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兴 董平
(盘县第二人民医院 553537)
【摘要】目的:探析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4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小剂量利尿剂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7d 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小剂量、利尿剂、慢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352-01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指的是由于心肌炎症、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心肌病以及心肌梗死等诸多因素对心肌造成损伤,改变心肌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心室泵血或者充盈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乏力以及体液潴留等症状为主,好发于老年人[1]。当前临床上在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时,利尿剂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药物,但是其用药剂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治疗效果的提高。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4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47 例。对照组中27 例为男性,20 例为女性,平均年龄为(67.9±6.6)岁,其中9 例为肺源性心脏病,21 例为冠心病,8 例为扩张性心肌病,9例为高血压病;观察组中25 例为男性,22 例为女性,平均年龄为(68.2±6.7)岁,其中10 例为肺源性心脏病,22 例为冠心病,7 例为扩张性心肌病,11 例为高血压病。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即运用洋地黄制剂、ACEI等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氢氯噻嗪(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180,规格22.5mg)口服治疗,12.5~18.0mg/次,1 次/d;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小剂量氢氯噻嗪口服治疗,2.5~5.0mg/次,1 次/d,7d 为1 个疗程,两组均接受1 个疗程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上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时,通常依据以下3 个标准:(1)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困难、乏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改善2 级或2 级以上;(2)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困难、乏力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且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改善1 级;(3)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困难、乏力等临床症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甚至病情进一步恶化[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7d 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所示。
2.2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期间,观察组1 例咳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而对照组6 例咳嗽,2 例发生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7%,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慢性心力衰竭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机能明显衰退,再加上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如果治疗不及时,出现心力衰竭的几率较高,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疾病。当前临床上在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时,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即对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过度进行抑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利尿剂是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比较常用和有效的一种药物,可以对肾小管特定部位氯或者钠的吸收进行抑制,使静脉回流减少,使肺淤血减轻,降低钠水潴留,使前负荷降低,使心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利尿剂能够迅速缓解临床症状,相比较活性药物而言,利尿剂能够明显增加患者的活动耐受性,通常为30%左右[4],并且在治疗期间,如果将利尿剂撤除,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者的死亡危险性。同时,氢氯噻嗪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利尿剂,能够对远曲肾小管产生作用,使尿钠排泄分数增加,使游离水清除减少,并且有报道显示,氢氯噻嗪的用量为5mg/d时,药效达到最佳峰值,即使再继续加大药物剂量,也不会提高治疗效果,并且会加大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效果显著。因此,临床上运用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李国军,闻维,舒更新. 长期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2009,02:14-15+18.
[2] 陈水. 不同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1,22:87+101.
[3] 张艳,刘国琼. 小剂量利尿剂治疗8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03:675-676.
[4] 龚徐美. 卡托普利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病例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0,34:91-92.
论文作者:任正兴 董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利尿剂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小剂量论文; 两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