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有色金属矿的成矿特征,通过对找矿技术进行分析,来探讨找矿发展前景,以提高有色金属矿勘探质量,合理利用有色金属资源,满足人们对有色金属的需求,解决找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突显有色金属矿的采矿价值,从而推动我国矿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利用率,提高找矿工作效率,为找矿的安全性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有色金属;成矿;地质特征;找矿分析
近年来,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对于非再生资源来说,必须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合理开发和规划资源,否则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不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要求。有色金属便是一种非再生性资源,社会各行各业对此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为提供大量的有色金属资源,应当加强对有色金属矿的勘探,提高有色金属矿的找矿效率,保障找矿安全性,通过成矿的地质特征来进行科学分析,采用现代找矿技术,找到更多的有色金属矿,以推动有色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有色金属资源,满足各行各业的资源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有色金属矿成矿特征
(一)水平结构、垂直矿化和横向变质分带
有色金属矿中的水平结构分带,能够真实反映出矿脉的现状,突出矿化变化。基于此,在综合考察中粒块性能的时候,不可忽视矿化变化方向,关注岩脉分化情况。针对特殊岩脉应当进行科学勘察,一般会发现大量的白云母、绿柱石或是花岗岩,部分岩脉中还可能发现有少量的伟晶岩。这样的矿脉很容易产生钠长石化,形成稀有的有色金属。
除了水平结构分带中具有一定特点之外,还将在深部的金属矿化带中形成垂直性矿化分带。通过勘测可发现,上部金属矿段中有大量的白云母,若是深入开挖,则可能会有锂云母、锂辉石出现,这种矿物比较少见,多蕴藏于地下十米左右。当此矿中形成了稀有金属时,矿产中的花岗岩会发生明显的分异作用。
在探讨横向变质分带中的成矿特征时,应当将重点放在对矿化指示围岩变质进行分析。在矿化带中,接近岩层的部分会产生较多的伟晶岩,但其却不具备明显的矿化分异特征,在对围岩构造进行分析和勘察的时候,可发现中温变质带中,会形成红柱石,而高温变质带中会产生钠长石。
(二)构造
在有色金属成矿特征分析中,应当注重对构造特征的研究。构造不仅可产生岩浆,形成上升通道,还能为成矿提供空间条件。有色金属成矿期间的构造,主要是指矿床在地质构造运动中形成的这一过程,这需要漫长的时间阶段性形成。通过分析蒸发型热液矿床,可充分表现成矿构造的阶段性特征,当其发生如脉动式运动这种构造活动时,会振动矿液,使其受到直接性影响。受同生褶皱发育的影响,部分沉积性铁矿矿床,会形成背斜偏薄的矿层,被称之为褶皱构造。
(三)岩浆岩和矿床成型
据调查研究发现,岩浆岩带是有色金属资源的主要来源,其也被人称作火成岩,其形成原因是,当岩浆侵入于地壳中,冷却后凝结成岩石,或是岩浆被喷射出地表之后冷却凝结,形成岩石。岩浆岩的气孔比较多,而且晶体量大。有色金属矿的形成,是矿床在成型过程中物质沉积变形所得,通常情况下矿床排布中会有显著的块带特征,边缘会形成断裂带。
二、找矿技术分析
(一)传统的找矿技术方法
传统的找矿技术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地质填图法。这种方法在找矿勘探中的应用最为广泛,而且应用实践也比较长,指的是勘探人员在寻找有色金属矿的时候,需要先对所找地区的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此区域地质条件中隐藏的矿产资源信息,然后将得到的数据绘制于地图上,记录地质信息,并且地图的绘制需要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一种成矿矿区,其有利于全面把握有色金属矿的地质环境,为找矿勘探奠定扎实基础;第二种是重砂找矿法。这种找矿方法的应用时间比较长,是因为其在操作上较为简单,而且所需要耗费的成本比较低,自淘金时代就开始被人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寻找贵金属矿产,可将其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为天然重砂法,另一种为人工重砂法,两种方式的目标都在于提取重砂矿物,然后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在掌握矿区地质条件基础上,分析重砂矿物的成因,寻找矿石的具体位置;第三种是砾石找矿法。经调查和经验所得,大部分的金属矿都位于人迹罕至地区,矿石受风化的影响会形成砾石,砾石在长期地质运动的影响下,会分散到不同的矿床附近,因此分析砾石的运动轨迹及其区域,便能够寻找到金属矿的位置。
(二)找矿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寻找有色金属矿的技术也得到创新和进步,目前已经出现了以下几种找矿新技术:一是物化探找矿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新型的物化探找矿技术,能够对有色金属矿产矿区地表较浅的地方进行勘探,可有效勘测到地表的资源特征,了解矿产的结构,帮助相关人员获得最新的开采勘察信息。这种勘探和开采技术,十分有效,而且在科学技术的创新过程中,更延伸出了新型的地震勘探技术,地面瞬变电磁技术。前项技术的应用,可直接勘测矿产资源岩石中的微元素,而后者则能通过科学的土壤试验,来得到土壤中含有的微量元素,了解土壤中的元素种类,从而判断此矿区是否存在有色金属矿。
二是活动态离子找矿技术。这项技术无过多矿化信息存在,能够找到隐藏的矿体,一方面可通过吸附烃来寻找到矿体资源信息,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电吸附分析矿体信息。这两种方式在运行原理上有所不同,一个是通过热释放来分析矿体,一个是利用化学原理来进行土壤试验,得出分析结果。此种新型的找矿方式在操作上十分便捷,而且找矿技术成本并不高,不仅能提高找矿效率,还使找矿工作变得简单。
三是有色金属找矿理论。新型的找矿技术需要最新的找矿理论来作依据,对于找矿工作来说,其并不简单,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存在盲目性,需要进行探索。想要提高找矿的准确性,提升找矿工作效率,则需要在正确的理论支持下,运用科学的找矿技术。过去“就矿找矿”这种理论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合于当前的找矿需求,应当不断地创新和改变,慢慢建立“探边摸底”这种找矿模式。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时,需要先对整个区域的地质条件和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这个区域金属资源的成矿规律,然后运用相应的技术来勘探其具体位置,并对其进行评估。
四是铅同位素找矿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铅同位素初始比值记录下来,然后对其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和跟踪记录,然后通过科学的计算方式,了解铅同位素的实际变化值,据此来寻找有色金属矿。这项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未来将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不再完全依赖于人工勘察,而是出现勘察机器人,以降低找矿和开采风险。
三、找矿发展前景探索
随着有色金属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有色金属矿的勘探价值越来越大,受到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可从两方面来对找矿发展进行分析:第一,在找矿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地开展地质工作,可进行有效的预测,挑选出合适地段以作调查和分析,所有的数据资料都要做好记录和保管工作,尤其是岩脉的含矿量,以便于全面分析有色金属矿产的实际情况。当确定有色金属矿的所在区域和位置后,可先对浅层部分进行开采,开采之前需要先对整个区域的地质环境进行了解,结合过去的采矿经验,来预估该矿产区的矿产资源总量;第二,应当实施科学的综合预测工作。指的是在找矿的时候,相关人员需要基于实际情况,来科学预测,节选出良好地点来进行深化检测和勘探,如果在勘探的过程中发生了异常状况,应及时找到原因,发现问题,然后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综合性预测,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坚持全新的找矿和开采理念,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确保综合分析和预测的准确性。需注意的是不同的矿区以及地质环境的不同,所在的矿点也就不同,预测工作不可局限于一套模式,而是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而言之,由于有色金属矿本身辨识度比较低,若是要找到有色金属矿,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难度较高,但是在未来将会利用新的理论、新的方式和新的技术,针对有色金属矿成矿特征、成矿方式等相关因素,来进行合理的预测,找到矿区所在位置。找矿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将针对不同的矿区情况选择相应的找矿方式,以提高找矿的目标性和可预见性,从而推动有色金属矿找矿工作的长远发展,实现最终目标,开发出更多的有色金属资源。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有色金属矿资源的需求逐步增加,相关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满足这一资源需求,增加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总量,应当重视对有色金属矿的寻找。有色金属矿成矿特征并不简单,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提高找矿效益,应当针对其成矿特征进行科学分析,基于矿区实际情况,予以设计有效的找矿方案,选择合适的找矿技术,以达到找矿目标。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意识到有色金属矿找矿工作十分重要,需予以重视并且通过制定完善的相关制度来加以保护,给予有色金属找矿工作一定的支持,使其效率提升,安全性有所保障;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现代可续而技术,准确定位有色金属矿的具体位置,并对成矿进行评估,合理配置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从而为有色金属找矿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文东.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05):71+73.
[2]钟春荣,黄锦.关于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22):100+102.
[3]李俊.探讨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J].世界有色金属,2018(12):120+122.
[4]罗美智.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J].决策探索(中),2018(05):22-23.
[5]杨开均,李仁碧,张燕.探讨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J].世界有色金属,2017(24):120-121.
[6]李健.探讨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J].世界有色金属,2017(18):99-100.
论文作者:岳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有色金属论文; 成矿论文; 地质论文; 特征论文; 技术论文; 资源论文; 矿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