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初探_股票论文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初探_股票论文

关于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几个问题的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我国证券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是指参与市场交易的借款人和投资者都不受国籍的限制,他们买卖的证券既可以是市场所在国发行的证券,也可以是外国发行的证券。一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反映了该国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对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随着世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以及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日趋紧密,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将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我们所面临的急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就拟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分析。

一、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客观必要性

1.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是适应国际金融一体化的需要。从世界范围看,80年代以来,股票交易日益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在世界各主要金融中心的证券交易所中,外国上市公司的数量日益增加。 如日本,1973年12月18日,第一家外国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1990年,外国上市企业达119家,平均每日外国股票交易量为34.9万股; 伦敦证券交易所外国上市公司有604家,占全部上市企业的32.4%; 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551家,其中外国公司有231家,占41.9%。同时,国际债券也发展迅猛,1975年,国际债券发行额为199 亿美元, 1980 年达到420亿美元,到1987年,国际债券发行额更达到1733亿美元。 与证券发行市场的国际化同步,国际二级证券市场的跨国流动也显著增强。以美国为例,1980年,外国投资者在美国股票市场的交易额为750亿美元, 1991年达到4113亿美元,年递增达到16.6%,英国在海外股票市场的投资也迅速发展,1980年,美国的海外股票额为179亿美元,1991 年则达2731.6亿美元,年递增28.1%。随着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加深,从事证券业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也在全世界扩展,跨国证券公司发展较快。如日本证券机构在海外设立的分支机构和办事处达256家, 外国证券机构在日本设立的分支机构有180家, 而美国的投资银行美林集团管理的客户资产总值达4760亿美元,销售网覆盖29个国家,在世界各地设立办事处466间,1992年,在全球包销的股票及债券达到了1508.1 亿美元。同时令人瞩目的是,1987 年, 英国国际证券所自动报价国际系统(SEAQ International)与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 NASPAQ)连通,国际股票市场已形成24小时不间断营业的全球化市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证券市场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实行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和要求。

2.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趋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随着国际交往和国际分工的日益扩大,我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紧密相关,不久的将来,我国在GATT缔约国地位的恢复,经济联系将更趋紧密。证券市场作为资金的筹措和流通的场所,也必然随之加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联系,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部分,使国内资金能够在更广阔的市场中优化配置。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进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在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方面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单纯依靠国外贷款和海外投资显然有限,不能满足资金的需求。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投资领域中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就是证券(包括债券和股票)投资变得日益重要和活跃,并且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式也已从过去的债务融资为主转向股本融资为主,为适应这种潮流的转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加快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一则为满足外商通过购买股票投资我国企业的要求提供条件,虽然一般而言,直接投资和股票投资都可以达到在中国投资并分享经营成果收益的目的,其结果基本一样,但证券市场上的投资更为灵活方便,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卖股票来选择其投资方式,以获取较高收益。在我国政策有所调整或变化时(外商认为有风险时)可以及时减少或放弃在中国的投资计划,这是直接投资所没有的便利;二则借助国际证券市场,能迅速筹集低成本的资金,特别是利用股票市场吸引外资可不必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又不增加国家外债的负担,拓宽了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渠道。

3.国内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需要。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可以加快我国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国际化的步伐,学习和借鉴国际证券市场的经验,制定统一的市场法规,会计原则,评估办法,证券发行和交易以及市场的监督管理条例,使市场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运作,保证并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4.有利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金融业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必然要求各种金融措施的配合,如外汇政策,财务会计制度,银行业的服务等,从而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金融体制,带动金融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5.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点可从三方面加以说明,第一,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我国企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等,可以提高企业的国际声誉和知名度,在国际市场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第二,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迅速筹集资金,扩大业务规模和经营领域,实行规模经营,从而更多地以实力与国外大企业集团在国际市场展开竞争,迎接复关的挑战;第三,也有助于企业建立起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推动企业实行跨国经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从国际范围看,这些年,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甚至陷于衰退,而亚太经济一枝独秀,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由于这些国家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国际资本流向自90年代初以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流入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获得大幅度增长。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潜力的市场,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流入我国的国际资本也必将越来越多。

从国内方面看,近些年,我国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力度、深度不断加大,年初开始了财税、外贸、投资及金融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之中,预计今后数年,我国经济还将以年增长9%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 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和广泛,企业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及其国际化。

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经过数年的实践,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奠定了进一步实现国际化的现实基础,主要有:

1.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已在海外设立了许多分支机构,积极参与了各种国际金融活动。如中国银行,截至1992年底,已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家机构,海外机构的营业额,存款总额, 放款总额迅速增长,1992年,其海外业务量已占总业务量的47%以上。

2.一些外国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已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开展业务。据统计,目前,在我国已有49家外资营业性金融机构,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125家金融机构在我国沿海14个开放城市设立了40家分行和220个常设代表处。

3.证券融资的发展日趋国际化。1992年2月22日,上海电真空B种股票上市交易成功,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接轨的开始,92年10月9日, 中国华晨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成功,则是我国公司股票首次进入国际市场。据统计,至1993年底,我国已共有42家企业发行了B股,总股本30.1亿美元,筹集外汇资金 12亿美元左右,到94年3月底止,已完成了7家企业的H股发行和上市, 共发行H股50.41亿股,筹集资金104.9亿港元,同时,自1982年1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首次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发行了100 亿日元的债券以来,已有多家金融机构在国际债券市场发行了债券,譬如,最近中国上海银行就在日本成功地发行了总额为150亿日元的债券。如此种种, 表明了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初步接轨。

4.国外金融证券业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开放持欢迎态度,对其充满兴趣和信心,已有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设立了“中国基金”,许多国外养老基金、退休基金、保险基金等投资基金都纷纷表示浓厚兴趣,准备对华投资;而国内公司也已开始组织境外的中国投资基金,如1992年9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英国K.B银行联合发起募集资金6000 万港币的“中国投资发展基金”成立, 随后即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 1992年10月,香港中银集团发起成立的“中国基金”,集资规模达1.5亿港币。

5.在技术、信息方面,我国证券业电子化已初具规模。上海证券交易所已于1992年12月与路透社IDN国际高速网络联通, 上海证交所和上海金属交易所已分别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联网,国内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网络已初步形成,国内金融,证券机构也与国外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已初步具备了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所需的物质技术基础。

三、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障碍及对策

1.证券市场的不规范性。主要表现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主体,以及从证券的发行到交易整个运作过程及其监管体系都存在许多不规范性,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为此,首先必须严格规范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也就是说,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使企业的内部权力结构,利益分配,奖励政策,经营管理机制等各方面都符合规范化股份制的要求,真正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保证上市公司能按照国际标准和惯例组织生产经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其次要尽快规范证券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发行市场的规范化,包括证券必须名符其实,要素齐备,样式规范;发行主体必须经评估机构资格认证;发行方式可自主决定;发行价格由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自身状况决定等。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包括上市公司必须经严格的资格评定,批准,符合上市条件;证券交易所必须恰当行使其职能,行为规范;要有全国统一的证券管理机构以及证券法规制度等,保证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2.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我国的证券立法一直以来都严重滞后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尽管已相继颁布了《公司法》,《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对于一些证券市场国际化所需要的法律,如运用共同基金吸引外资的法律规范,中国证券的境外上市,外国证券公司进入我国证券市场及其业务开展的法律规范等尚空缺,这不能适应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要求。证券市场管理水平还不高,例如对于股市扩容的速度问题,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对证券公司的监管问题等,都需要一套管理制度的规定,及时作出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决策。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证券法规体系,特别是加快《证券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办法,公司收购和兼并条例,股东权益保护条例,外资入市,外国证券公司的进入与管理条例以及证券的内幕交易管理条例等都作出相应的规定,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提供法律保障。抓紧建立健全证券市场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为此,首先要明确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的法律地位和职责,健全各省市级的证券业领导机构,形成较完善的证券管理体系,以实现证券市场统一的、有效的监管。其次,健全证券市场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再次则是加强证券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可以说,较完善的证券法规体系和高效的监管机制,将是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成功的根本保证。

3.财务会计制度及资产评估与国际惯例的不一致性。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与国际标准有许多不同,资产评估方面也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权威性,不能公正、有效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按国际惯例要求提供信息资料,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兴趣和意愿,成为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一大障碍。因此,要加快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使其符合国际标准,既利于我国企业的海外上市,又利于进一步吸引外资直接进入我国股市。

4.我国目前的金融管理还比较严。在证券业方面的管制主要有证券机构建立的限制,对于上市证券规模的控制,对外国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入市及其业务范围的限制,还有外汇管制等。实行外汇管制,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和流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排斥了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为此,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尽快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培育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创造条件,使人民币逐步国际化。应该说,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已经为外汇市场化创造了条件;同时,需要加快改革外汇留成体制,逐步取消外汇额度管理,致力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外汇市场,并为人民币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创造条件;还必须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种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等,为我国证券业的国际化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5.我国的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我国金融机构除中国银行已在国外设立了一些分支机构,开展国际金融业务外,其他金融机构在这方面还没有较大发展;同时,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也还是刚刚起步,表现在数量上还比较少,参与的业务领域较狭窄,业务量较小。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紧密程度还不高,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为尽快提高我国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国际化程度,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各国有专业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同时,要积极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拓展海外业务领域,提高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业务参与度;第二,可有步骤,有层次地吸引国外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进入我国,在适当限度内放宽它们从事金融业务的领域,提高它们在国内市场的参与度。第三,积极创造条件,让国内企业到海外上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下几种方式可供选择,在海外成立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申请上市;在海外证券市场设立投资基金;选择收购海外中、小型上市公司,注入资本上市;与海外中资公司合并组成合营公司申请上市;国内企业与海外上市公司联合在中国建立股份企业等等。第四,扩大在国际市场的证券(包括债券和股票)的发行。不仅要发行日元债券,也要发行马克、法朗、美元、欧洲货币等各种外币的债券。还可以扩大全球托管凭证(GDR )和美国托管凭证(ADR)的发行, 实行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多元化的融通资金,同时,进一步选择优秀企业,扩大B股和H股的发行,吸引更多的外资投资国内,也让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努力经营,增强它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第五,积极发展共同基金业务。在积极发展国内共同基金的同时,目前阶段,可鼓励成立并发展中外合资的共同基金,同时考虑有步骤地开放国外投资基金进入我国证券市场。

6.国际化的金融证券人才的缺乏。证券市场的逐步国际化,证券业务的不断拓展,必然需要大量精通国际金融业务、证券业务、法律、会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也将是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前提条件。而现实中,我国这些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因此必须尽快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来培训和培养,以造就大批的合格人才,适应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

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模式及步骤

尽管我国的证券市场开放和国际化已进入一定的程度,也具备了进一步国际化的许多有利条件,但是,开放一国证券市场,涉及到诸如股市本身发展水平,外汇管理,对外资以及国外金融机构入市的管理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因此,决不能错误地理解国际化,片面地追求国际化,而必须按照股市本身的发展状况,有计划地实行逐步开放的策略。

在开放我国股市之前,首先必须考虑股市本身的市场状况,主要是指股市的规模问题。也就是说在外资入市前,市场必须已经构筑起经得起各种外来因素干扰的长期有效的底部区域。能排除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使投资安全性达到相当的水平,从而引导外资成为股市中的长期投资者,而非短线操作者,避免给股市带来不必要的冲击和震荡。

至1993年底,我国股市的总产值为4000亿元人民币,但可流通的仅1100亿元,约为130亿美元,显然股市规模太小, 不能承受因大额外资的流进流出而带来的影响,同时也不能有效地吸引大量外资。因此,从现在开始至少三年的时间,我们的重点要放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内证券市场体系上。在这期间,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件事:第一是股市的扩容问题,扩大股市规模,一要安排好新上市公司的数量,速度问题;二要解决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法人股流通问题,因为目前上市的公司股票中,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约占总市值的70%左右,因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将对我国股市的规模产生较大影响。第二是国内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要努力开拓经营,跨出国门,加强与境外同行的合作和联系,学习和借鉴它们的运作机制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鼓励和发展国内企业到境外上市;扩大B股、H股以及GDR和ADR的发行等,在国际证券市场树立我国企业的良好形象。第三则是要加快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外资的入市以及国外金融机构、证券公司的入市管理问题,必须有明确的法规制度规定,提高市场监管水平,以保证股市开放后的正常运作。

在此基础上,我们觉得,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大致可以分三步走:

1.初期开放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股市本身的发展状况以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外汇管制,应考虑逐步地,有限制地允许外资及国外金融机构的入市,可以优先考虑中外合资的证券公司及投资基金的入市,以探索这方面的管理经验供借鉴。对于外资额占股市总市值的比率,全部外国投资者持有某一上市公司股票比例以及某一外国投资者持有某一上市公司的股票比例等作出限制,主要目的在于我国股市规模还不够大,而避免由于大额外资的流进流出频繁,左右股市的价格,以及控股,收购,兼并等问题对股市产生的冲击和震荡。应该说,大力发展和完善国内证券市场仍是本阶段的一大任务,这一阶段估计需要5 年左右的时间。

2.扩大开放阶段。这一阶段,我国证券市场已得到较大的发展,证券市场规模,法规体系,监管水平都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在此阶段,要基本实现A股市场和B股市场的合并,解决A股,B股差价过大,市场机制不顺,两类股东利益取向不一致的矛盾,从而形成国内统一的证券市场;实现较大程度的开放,放宽外资和国外金融机构入市及其从事的业务领域的限制;逐步允许国外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挂牌上市交易,较大程度地参与我国证券市场。同时,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形式在国际市场发行各种证券,融通资金;到海外挂牌上市交易等。这个阶段,应该至少需要四年的时间。

3.基本开放阶段。在此阶段,人民币基本上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我国证券市场已较为发达,具备了较完善的市场法制法规体系,先进的监管手段。可以允许国外资金和金融机构较少限制地直接进入我国证券市场,较自由地涉足各项业务领域;我国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企业等也已达到了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很大程度上融入了国际市场,从而基本实现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

标签:;  ;  ;  ;  ;  ;  ;  ;  ;  ;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初探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