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贻刚[1]1999年在《论科学理论向运动训练方法转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类号UDC 编 号学 位 论 文
刘钦龙[2]2007年在《运动训练创新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竞技体育的灵魂”,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取得运动成绩的突破。为深化对运动训练创新的认识,本研究采用系统科学研究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训练创新系统的结构、特点、动力机制、运动训练创新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运动训练创新是以提高运动训练系统的功能为目标,实现改变主体认识、变革训练管理制度、开发新技术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运动训练创新系统由主体的认识创新、运动训练制度创新和运动训练实践操作层次的创新等几部分构成。其中,主体认识的创新是运动训练创新的核心,运动训练制度创新是创新系统的中介,运动训练实践操作层次的创新是创新系统的外在表现。2.运动训练创新具有以下特征:运动训练认识创新的持续性,运动训练创新扩散的有限性,运动训练创新的集群性,运动训练创新结果的实效性和运动训练创新的知识整合性。3.主体的认识和行为的转变是运动训练创新的核心动力。主体在制度与技术的影响下,通过转变技术、制度和主体自身,促进创新系统功能不断加强。其中,主体动力通过创新意识的作用、责任心的驱使、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竞争的压力来实现;制度动力通过制度的评价与选择作用和制度的整合、放大作用来实现;操作层次的技术动力通过运动技术的对抗驱动、运动器具发展的推动和运动技术轨道的锁定作用来实现;环境动力通过科学技术支持、经济支持、教育支持和信息支持来实现。4.我国运动训练创新的主要障碍表现在教练员在创新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体制在运动训练创新中的作用有待加强;运动训练实践操作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引进、消化、再创新各环节之间的连接不紧密几个方面。建议:1.强化政府在运动训练创新系统中的主体地位。2.加强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制度在运动训练创新中的激励和协调作用。3.创建学习型组织,促进创新主体知识的积累。4.实践中,优势项目以持续自主创新为主;潜优势项目加强引进——消化——再创新;落后项目应以加强合作研究,转变观念,重视训练过程创新为主。
刘洪涛[3]2011年在《我国体育科技政策历史变迁研究》文中提出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等对我国体育科技政策变迁的历程、特征、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新时期我国体育科技政策调整与完善的思路、原则和策略。结论如下:一、我国体育科技政策的变迁可划分为开创基业(1949-1965)、遭遇挫折(1966-1977)、恢复发展(1978—1989)、深化改革(1990-2000)、创造辉煌(2001-2008)、迈向强国(2008奥运后)六个阶段。二、我国体育科技政策历史变迁的主要特征:1、受政治路线左右;2、具有强烈的随动性;3、均衡与非均衡性并存。主要经验:1、坚持以科技政策方向和体育战略调整为导向;2、坚持制定体育科技发展规划和体育科技体制改革;3、坚持强制性渐进式政策变迁方式。主要问题:1、政策体系不够健全;2、政策前瞻性不强;3、政策变迁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不高。三、体育科技政策变迁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的变迁。政策主体由政府主体发展到专家参与的混合主体,一般公众的主体地位缺失。在体育科技政策客体中,体育科技问题随体育中心任务变迁而变迁,体育科技服务对象在不同时期侧重点有所不同。政策环境随时代变迁而变迁。四、我国体育科技政策的制定由精英模式转变为渐进式制定模式,政治精英对政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体育科技政策带有强烈的精英主义色彩。政策执行方式一直采用的是政府主导下的自上而下的官僚组织模式。体育科技政策一直没严格的正式评估。五、影响体育科技政策变迁的因素主要有:外在环境因素、政策制度因素、政策属性因素和政策网络因素。体育科技政策变迁是由其内外动力和阻力相互作用的合力决定的,其变迁的速度与方向与这个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直接相关。六、新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体育科技政策调整与完善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以体育科技需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导向,坚持科教兴体,逐渐加强群众体育科技,让体育科技为广大人民服务。坚持特色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目标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协调发展原则、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科学化与民主化相结合原则、规范化与法制化相结合原则等原则。对体育科技政策的目标、重点、内容、变迁方式进行调整,加强政策理论和政策评估体系建设。建立体育科技政策决策咨询制度、体育科技政策程序制度、体育科技政策公众参与制度和体育科技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制度。
王琪[4]2011年在《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发展史论》文中研究说明客观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回顾西方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历史,对总结西方现代体育科学理论取得的成果,认识体育科学的本质及学科发展特征、完善体育科学学科理论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对我国体育科学的学科建设、科研管理和科技政策制定,体育科研人才培养以及国家体育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以科学学理论为基础,坚持综合科学史与分支学科史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史论结合、科学内史与外史相结合、多学科理论与知识的综合研究等研究原则,并突出方法上的创新,改变传统的研究方法,运用了科学计量学方法以及多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科学计量学分析和绘制知识图谱的软件,对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史进行动态的、可视化的探测。研究结果表明:(1)古代希腊是西方现代体育科学思想的摇篮。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对体育的认识中包含了西方现代体育科学的萌芽,但由于认识能力和分析手段的限制,对体育现象的认识还是经验性的,思辨的,还只能停留于局部和表面,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早期的体育未能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对体育现象的认识是零散和不完整的,并且这种认识绝大多数是人们在认识其他社会现象时所得的副产物。文艺复兴之后的科学革命时代是各大学科的形成期,虽极少有人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研究体育现象,但这些学科的发展都对西方现代体育科学的形成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科学支持。医学生理学的突破对后来西方现代体育科学中最早形成的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等奠定了理论基础;科学方法的进步、科学社会建制的确立为西方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保障和社会保障。同时,运用教育学的观点观察体育现象的成果较为丰富。然而,此时的体育教育研究尚未达到真正科学化的层次。在被誉为科学的世纪的19世纪,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在科学大发展的背景下,多个分支学科运用母学科的理论开始进行科学化探索,逐步实现知识结构的体系化。19世纪后期,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形成了确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基本完成社会建制,这标志着西方现代体育科学的真正确立。(2)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卫生学、社会学、流行病学、生物力学是体育科学的主要相关学科,其中,医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生物学和社会学六大学科又是体育科学相关学科中的核心学科,它们是体育科学最传统和稳定的知识来源。体育科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分析结果也透视出体育科学在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①体育科学具有动态性,在不同时期的学科支撑有所差异;②体育科学具有综合的、交叉学科的学科性质;③体育科学表现出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特征,它在科学的分殊与整合的大背景中实现与相关学科的对话、沟通、互补、深化与拓展的问题;④体育科学正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⑤社会的需求是推动体育科学选择相关学科知识的重要动力;⑥体育科学对科学方法的依赖越来越强,研究方法不断复杂,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⑦体育科学正努力建构独立的学术规范体系和理论研究范式,同时也不断的统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拓展与相关学科交往的范围,实现学科间的有机融合。(3)体育教育学、人体测量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技能学习、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流行病学、运动医学、体育社会学等10个分支学科是构成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学科结构的主要元素;体育科学学科结构在不同时期所包含的学科要素是动态变化的;体育科学各个分支学科发展的速度不一致,各分支学科总是处于不平衡状态,体育科学的带头学科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体育教育学与人体测量学——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80年代的运动生理学、运动技能学习和运动训练学——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运动心理学、流行病学和运动技能学习的演变历程;体育科学学科结构经历了从综合——分化——综合的演变历程;体育科学内部新学科诞生和理论的深化是其结构发展变化的直接动力,而社会需求为学科结构的演变提供了外在动力。(4)体育科学研究经历了从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起步阶段——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50年代的缓慢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的快速增长期——20世纪70至80年代的稳定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后的高速发展期;研究重心的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以教育研究为中心——以运动训练为中心——以体力活动与健康为中心的三次转向;体育科学研究还出现了范围扩大化、综合化、微观化、数学化四个大的趋势;社会需求的拉动、科学研究方法的推动、科学技术的支持、重要科学家的贡献是西方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四大动力。(5)运动训练学起源和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满足运动实践的需要;运动训练作为一个学科的形成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基金资助建设更是让运动训练学术研究实现了飞跃;运动训练学从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职业性主导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职业性和学术性的平衡发展;运动训练学教育是运动训练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女子运动训练研究、力量与体能研究是学者们重点关注的两个领域。(6)体育教育学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成为了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并在90年代实现飞速发展;该学科研究空间范围从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学校——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国际;学科的研究内容从20世纪60年代以前学校课程、教学、教师教育——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学生社会发展、教师职业社会化、社会经济水平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体育教育的比较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的学校体育课程与其他健康和娱乐服务,社会中的运动、锻炼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如何影响各种环境中的课程的设计和教学;体育教育学研究方法经历了很少关注研究方法——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主导——定性研究范式主导——两种范式的融合的演进历程。(7)运动生理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取得了一系列经典的研究成果,为现代运动生理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运动生理学起源于欧洲,而随着科学中心的转移,美国运动生理学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繁荣:运动生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学科建制,并在70年代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开始被母学科认可,20世纪90年代后实现飞速发展;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范围日益扩大,研究热点领域从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肌肉活动生理学效应——60年代的环境与锻炼——70、80年代的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测量与评价——90年代后的有氧能力与无氧能力的测量、过度训练与运动疲劳以及与之相关的体液补充和运动免疫问题、环境与运动能力、足球和篮球运动员训练及比赛中的机能评定和生理监控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越来越注重实验设计的科学化,数学统计方法的复杂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技术手段的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运动生理学研究追求不断深入到微观领域,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更加强调综合化,整合运动生理学是其当前的发展方向;运动生理学与运动实践的结合日益紧密,为运动训练比赛和大众健身需要服务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8)体育社会学的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20世纪60年代,体育社会学学术研究的空前繁荣,并成为体育科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体育运动中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是其向前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大致经历了描述阶段——逻辑分析阶段——质量方法和数量方法综合阶段;体育社会学在运用社会学理论方面经历了由相对单一的、居于主流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发展到相互不兼容的、多元化的社会学理论;当前的体育社会学理论已由以往专注于冲突、分裂的危机意识正逐步转变为注重综合、整合的稳定意识,呈现理论综合化的趋势。
吴雪萍, 司虎克[5]2002年在《影响我国教练员运用体育科技成果的因素》文中研究表明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认同度、能力水平、知识结构、取得渠道、管理部门、科技服务等6个方面,分析影响我国教练员运用体育科技成果的原因。结果发现,这6个因素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具有某种程度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崔彩云[6]2013年在《高校体育活动中预防损伤观念的培养》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榆林学院部分在校上课、训练、比赛、课外运动等体育活动期间发生损伤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力求探索高校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与特点,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对高校学生运动预防损伤观念的进一步培养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龚主[7]2016年在《影响西安市少儿体育舞蹈规范发展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舞,是一项竞技性舞蹈,是结合音乐、技巧、体能、表演为一体的体育项目。近几年,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和俱乐部日益增长,且少儿学习者明显增大,在这一时期对少儿培养体育舞蹈的兴趣是重要时期,但由于发展过于迅速,大部分培训机构出现了诸多不规范的现象。本论文利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安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开设的基本现状展开调研,对少儿体育舞蹈学员的年龄结构、学员的运动年限、训练的频率、训练的动机、训练内容以及训练的场地和比赛演出情况等,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阻碍少儿舞蹈规范发展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西安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良性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本论文以影响西安市少儿体育舞蹈规范发展因素为研究对象,选取西安市5个区,30家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和俱乐部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西安市少儿体育舞蹈教学的现状,体育舞蹈教师学历及资质、少儿体育舞蹈教材选用的情况、教学内容、训练方法以及目前西安市少儿体育舞蹈规范发展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西安市体育舞蹈学员年龄结构的分析反映出应试教育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影响,少儿体育舞蹈学员训练年限不稳定,家长淡漠对少儿参加体育舞蹈训练的机会,使西安市体育舞蹈后备人才相对缺乏;(2)、西安市少儿参加体育舞蹈大型比赛和表演的机会较少,多数少儿参加体育舞蹈训练仅是为了兴趣爱好和增强体质的需要;(3)、西安市大多数体育舞蹈教师的学历为本科文凭,大多数教师持有国家职业体育舞蹈教师证书,教师结构较为合理,但大部分少儿体育舞蹈教师授课选用的训练教材没有统一性;(4)、通过对西安市少儿体育舞蹈规范发展的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俱乐部注重功利性、标准紊乱、轻视体育舞蹈教学和训练规律以及管理松散和教学训练不规范。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教师的执教水平与能力不足,大型比赛的规范性要求,教学方法与训练手段不统一,场地器材不规范等;
郭贤, 胡加成, 刘畅[8]2019年在《武术散打专项体能训练研究》文中认为散打体能训练理论滞后于训练实践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提高武术散打运动的体能,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格斗对抗类项群特征和散打体能特征、技战术特征、心理及智能进行分析,认为体能训练在宏观方面坚持:—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相结合,专项技术动作练习保持人体生物力学的一致性,体能训练必须要求要素总体最佳化,注重多学科综合发展训练;在微观方面坚持:灵敏,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素质的训练。
陈诚[9]2019年在《高职体育课余训练模式创新》文中指出树立终身体育理念,塑造健康体魄,是高职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对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学生体育课余训练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其训练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为:体能、技能、心理、战术和智能五维训练方法的革新;建立高水平运动竞赛机制;比赛与科研同步进行,相互促进.上述创新实践在教师、学生、学校三个主体之间实现了平衡与共赢,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论科学理论向运动训练方法转化[D]. 吴贻刚. 上海体育学院. 1999
[2]. 运动训练创新理论研究[D]. 刘钦龙. 北京体育大学. 2007
[3]. 我国体育科技政策历史变迁研究[D]. 刘洪涛. 北京体育大学. 2011
[4]. 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发展史论[D]. 王琪.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5]. 影响我国教练员运用体育科技成果的因素[J]. 吴雪萍, 司虎克.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
[6]. 高校体育活动中预防损伤观念的培养[J]. 崔彩云.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3
[7]. 影响西安市少儿体育舞蹈规范发展因素的研究[D]. 龚主. 西安体育学院. 2016
[8]. 武术散打专项体能训练研究[J]. 郭贤, 胡加成, 刘畅. 中华武术(研究). 2019
[9]. 高职体育课余训练模式创新[J]. 陈诚. 菏泽学院学报.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