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外包优化模型的构建与外包对象的选择_企业价值链论文

企业资源外包优化模型构建与外包对象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包论文,模型论文,对象论文,资源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766(2005)04-0020-0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资源外包业务在世界范围逐步兴起,大多数组织转而求助于资源外包以获取竞争优势,Nike、Sun Microsystems、清华紫光等公司都在大力推行外包战略(Cross,2002)。作为一种介于市场交易与一体化之间的基于协作的策略选择,外包行为是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的资源管理策略和组织设计方法。在资源外包的过程中,确定企业资源层次和外包目标是外包战略运行的基础,也是影响外包成败的关键之一。外包对象选择的失误将增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Teece,Shuen,2002)。例如,凯玛特(K-Mart)通过把大部分物流作业外包出去,短期内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却丧失了对物流的控制,最终在同沃尔玛的竞争中失败。然而,当前有关资源外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承包商选择(Weber Charles,1998;Srinivas Talluri,2002)和供应链治理机制(刘春林等,2002;姚建明等,2003)等领域,对外包对象选择的研究鲜见大批成熟的论文或论著,成为资源外包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此,本文通过构建基于交易费用与核心能力理论的外包优化模型,对企业资源的结构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模糊优选理论(陈宇煜,1994)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实现对企业各价值链环节相对重要性的评价和外包对象选择。

一、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与核心能力观的资源外包优化模型

当前,有关企业资源外包对象选择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进行的(Arnod,2000)。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比喻的那样,一个没有交易费用的社会,宛如自然界没有摩擦力一样,是非现实的。资源外包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在其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交易费用。实际上,在资源外包过程中不但存在显著的交易费用,而且交易费用是决定资源外包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外包过程,主要包括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和履约成本。

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的价值链体现在价值系统中,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不仅要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也要理解企业价值链所处的价值系统。在整个价值体系中,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即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战略环节上的优势;而低效率的劣势环节将降低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对价值体系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以交易费用与核心能力理论为基础,基于企业层级环境与市场环境的考虑,以资产专有程度、战略脆弱程度和资源特性为维度构建企业资源外包优化模型。其中,资产专有程度表示资产对某一产品的专用性的强烈程度,资产专有程度的大小会对外包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战略脆弱程度则用以衡量某项活动被外包后,由于市场失效导致企业蒙受脆弱性影响的程度,可以从侧面反映该活动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能力。该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与核心能力观的外包模型设计

由该模型可知,根据企业内部的层级协作程度以及外部的市场协作程度的高低不同,企业可采取自制、内部外包、外部资源外包以及市场购买等4种战略选择。按照资产专有程度和战略脆弱程度的高低不同,结合资源特性,企业资源划分为核心资源,外包资源以及市场资源3个层次,核心资源是支持和发展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企业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的资源平台;外包资源是为企业提供特定属性的产品(或服务),与核心业务强相关的补充性资源,市场资源则是可通过市场购买的标准化产品或资源。只有核心资源应保留在企业内部,补充性资源则可通过联盟或外包来处理,而其他一些战略价值较低的资源,可在市场上公开获取。

二、企业价值链环节相对重要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在对企业资源层次和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原则,按照分层构造原理,本文从资产专有程度、利润贡献能力、业务关联性和特质属性等4个侧面确定反映价值链各环节相对重要性的指标体系。以资产专有程度侧面反映交易费用大小;以利润贡献能力、业务关联性和特质属性3个侧面综合反映各链环节在企业价值链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企业价值链环节评价的多层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在专家问卷的基础上,用AHP中的构造判断矩阵的方法确定各层次中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如图2所示。

图2 价值链环节相对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

在该指标体系中,供选承包商数量和活动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将会影响到外包过程中的搜寻成本,而供选承包商质量的高低将会影响到谈判成本和事后履约成本;价值增加值和单位成本增加值两项二级指标分别从绝对量和相对量两方面反映该环节的利润贡献能力;纵向关联度反映产业价值链体系中企业与承包商在该环节的关联性高低,横向关联度反映企业价值链内部该环节与其他环节关联性高低;经营歧异性表征企业相对竞争者而言,在该环节所具有的差异性竞争优势,资源约束性则表明企业在该环节所具有的资源禀赋。

三、价值链环节重要性评价的多目标系统模糊优选模型

系统模糊优选模型可以实现决策集中各决策方案在多目标决策系统中的相对优劣评价,是评价价值链环节属性的一种新途径。设每一个价值链环节及其相对重要性指标数值构成一种决策方案,所有决策方案构成决策集D={d[,1],d[,2],…d[,n]},其中n为决策方案的数目。设决策系统中共有m个决策目标,组成对决策集D的评价目标集:P={p[,1],p[,2],…p[,n]}。m个目标对n个决策方案的评价用目标特征矩阵表示为:

评价指标中属于成本型的二级指标有:承包商数量、标准化程度、承包商质量和资源约束性等4项指标。这些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该价值链环节相对其他环节越重要,采用如下的目标对于优的相对隶属度计算公式:

r[,ij]=(max(x[,i])-x[,ij]/max(x[,i])-min(x[,i])),i=1,2,...,m;j=1,2,...,n(1)

max(x[,i])和min(x[,i])分别为决策集D指标i的最大、最小特征值;r[,ij]表示决策j对目标i的相对优属度。

评价指标中属于效益型的二级指标有价值增加值、单位成本增加值、纵向关联度、横向关联度、经营歧异性等5项指标。这些指标的数值越大则表明该价值链环节项对其他环节越重要,采用如下的目标对于优的相对隶属度计算公式:

r[,ij]=(x[,ij]-min(x[,i])/max(x[,i])-min(x[,i])),i=1,2,...,m;j=1,2,...,n(2)

资产专有程度、利润贡献能力、业务关联度和资源特质属性等4个一级指标均属于效益型指标,采用式(2)计算对于优的相对隶属度。

利用式(1)和式(2)把目标特征矩阵变换为目标相对优属度矩阵:

(3)

参考连续的中介过渡的两极具有最大相对优属度(优等决策的相对优属度):g=(g[,1],g[,2],…,g[,m])[T]=(1,1,…,1)[T],以及最小的相对优属度(劣等决策的相对优属度):b=(b[,1],b[,2],…,b[,m])[T]=(0,0,…,0)[T]。设决策j在多目标系统中对优的相对隶属度用μ[,j]表示,对劣的相对隶属度用μ[,j][c]表示,根据模糊集合性质有:

计算出的决策j的相对优属度μ[,j]即第j个决策在决策集D中的评价值,μ[,j]越小,则第j个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越小,应通过外部外包或在市场上公开获取以强化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根据μ[,j]可以形成不同决策方案的优劣排序。该模型可以用于多层次评价,即先对各子目标进行评价,得出各决策方案对各子目标的评价值。然后由各决策方案的子目标评价值构成各决策方案对上级目标的目标特征矩阵,再采用同样的模型进行各决策方案对上级目标的评价,逐级处理直至对总目标进行评价。

四、算例分析

以某打印机生产企业为对象,拟定其某一型号打印机生产环节部分价值链活动的基本资料(如表1所示),以此为基础采用系统模糊优选模型对各环节进行评价与选择。

表15项价值活动的基本资料

供选承包 供选承包标准化

价值增单位成本 纵向关 横向关 经营歧 资源约

商数量/个商质量/分 程度/分 加值/元

增加值/元 联性/分

联性/分 异性/分

束性/分

主板4

3.7

3.4

60

0.32 3.3 3.6 2.8

2.3

控制面板4

3.6

3.5

40

0.25 3.1 3.9 2.7

2.8

硒鼓5

3.2

3.4

20

0.12 3.3 3.5 3.2

2.0

机座与外壳 10

3.1

4.0

12

0.10 2.8 3.2 2.2

1.2

进出纸设备 9

2.8

1.78

0.06 3.0 3.4 3.1

1.8

注:定性指标采用5分制专家打分法进行定量,指标属性由弱到强分别为1,2,3,4,5。

用多目标系统模糊优选模型对5个环节进行评价,结果见表2和表3。其中,表2给出了资产专有程度、利润贡献能力、业务关联度和资源特质属性等4个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表3给出了各价值环节相对重要性的综合评价结果。

表2一级指标评价结果

表3各环节相对重要性综合评价结果

相对重要性

价值活动相对优属度

评价值 排序

资产专有程度 价值增值能力 业务关联性 资源特制属性

主板0.39 0.811.000.12 88.07 2

控制面板0.00 0.020.000.00

0.03 5

硒鼓0.38 1.000.890.49 88.43 1

机座与外壳 1.00 0.000.300.76 22.86 4

进出纸设备 0.54 0.080.761.00 27.94 3

由表3可知,在生产环节的5项价值活动中,硒鼓和主板的综合评价值最大(分别为88.43和88.07分),这主要归因子两者较强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及与关联厂商或其他价值链环节之间密切的关联性,表明对企业而言,这两个环节更为重要,属于核心资源范畴;同时,由于其他3个环节,尤其是控制面板的生产,由于利润贡献能力较小和(或)其他指标处于弱势,使得其重要性较小,属于外包资源范畴。因此,企业应将控制面板、机座与外壳以及进出纸设备的生产外包,而对硒鼓与主板采取自制,进而重组企业价值链,强化核心业务,提升竞争能力,这与专家的判断结果相同,也与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况相符合。

五、结论

本文构建的资源外包优化模型能够对企业资源的结构特征与层次进行定性分析,外围业务的外包可以使企业集中于核心业务,并提高这些业务的质量;而核心业务的外包将会导致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降低和交易费用的增加,降低企业绩效。

从理论上可以推知,多目标系统模糊优选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线性加权平均模型相比,各决策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具有更大的分散性,更方便于做出决策与选择;从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该模型实用、可行,评价结果与实际相吻合。

系统模糊优选方法是建立在相对优属度概念之上,因此,评价是针对各价值链环节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评价值不代表各价值链环节重要性的绝对水平;同时,依据评价结果,还可以找出造成各价值链环节相对重要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企业对各环节进行分类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标签:;  ;  ;  ;  ;  

企业资源外包优化模型的构建与外包对象的选择_企业价值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