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叙永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646400;1.四川省叙永县妇幼保健院 646400;2.四川省叙永县中医医院 6464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治疗和护理的期望越来越高,这就促使必须提高护理质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从病人实际接受的护理效果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系统、定量的评价,能更加客观地反映护理质量,具有及时发现偏差和失误并进行反馈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我科的护理质量,探讨适合产科发展的护理模式。本文分析了护理质量评价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护理质量;评价;产科护理;质量效果;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依据患者实际获得护理效果对护理质量进行定期、定量评价,可有效反馈、发现临床实践中的偏差和失误并进行改进,有利于持续、高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素质,有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产科接诊的产妇152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评价组和传统组各76 例。评价组:年龄24~36 岁,平均(27.46±2.58)岁;孕周37~41 周,平均(38.49±1.12)周。传统组:年龄23~35 岁,平均(26.81±2.24)岁;孕周37~40 周,平均(38.22±1.11)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传统组给予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如监测产妇身体状况、指导产妇生活饮食、言语安慰产妇不良情绪等,评价组产妇给予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干预,具体方法如下。一是成立质量评价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及责任护士为组长,其他护理人员为组员。组长作为指导和核心骨干,负责理论的宣传、教育、监督等工作,并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组员作为实践途径,负责提高自身护理知识、技能等,同时主要负责日常产科工作的实施。二是护理质量评价表制定。由所有小组成员共同查阅护理质量评价相关文献、知识等(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国际护理学杂志标准等),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和产妇投诉资料,制定护理质量评价表相关实施工作、评估标准、奖罚制度等具体内容,同时针对实际反馈情况作出相应的改进。三是护理质量评价实施。将护理质量评价表置于护士站显眼位置,便于护理人员查看,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前须回忆或查看工作所需内容,务求将有效的护理服务实施到位,同时积极主动完成护理工作,增强与产妇之间的互动。组长们定期对护士工作进行现场抽查,监察护士工作情况,查阅护理文书、病历等资料是否无误,依据表中制度给予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并依据实际情况改进护理质量评价表和培训内容等。
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所有产妇产程、护患沟通时间、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分泌结束后开始计时)、会阴切口感染情况、新生儿红臀发生情况及产妇满意度(产妇分娩3 d 后给予自制产科工作满意程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满意程度评价标准:产科工作满意程度调查表主要包括技术操作、知识宣教、言行举止、工作态度等方面,总分为100 分,<70 分为不满意,70~85 分为满意,>85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 非常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4.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 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产程、护患沟通、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比较。评价组产妇产程观察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护患沟通时间长于传统组,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会阴切口感染、新生儿红臀发生情况比较 评价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率、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院管理模式的变革,医院在护理质量上面临创新性、有效性的管理要求,这促使医院可持续发展和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是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其护理方法、态度及护理效果等客观表现,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存在直接的关联。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产科产妇疾病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严重时可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提高护理质量是产科重点关注的问题。护理质量评价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评估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并督促其进行相应的技能提升,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研究发现,在管理模式干预过程中,护理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制定相关质量评价标准,可有效、充分利用评价结果对护理人员和护理工作进行问题总结,有助于发现护理人员或管理环节中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及时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改进方案,以推进护理工作的进行。同时,对于护理人员技术及操作技能低下,通过多途径培训,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水平,有利于促使护理质量管理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进行。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干预的产妇产程观察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模式干预的产妇,前者护患沟通时间明显长于后者,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明显短于后者;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干预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率及新生儿红臀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模式干预的产妇;表明护理质量评价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在产科护理过程中对产妇的护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母婴护理需求,间接改善了母婴结局,有利于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此外,本研究发现,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干预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模式干预的产妇,表明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可有效引导护理人员重视产妇利益和需求,使护理工作更为贴近产妇的实际身心需求,有效营造了良好的护患氛围,提高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护理质量是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强调的是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应重视过程的持续改进。因为质量是靠过程控制和维持的,它是一种以追求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活动,应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特别是产科,面对的是服务孕产妇及迎接新生命的重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涌现,迫切要求医护人员分析护理工作的现状,改进护理工作,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1]崔晓燕.制定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探讨[ J] .基层医学论,2015,13(21):645 .
[2]程薇.对现行护理质量管理思路与方法的思考[ J] .中华护理杂志,2015,36(9):689-691 .
[3]余咏,胡华,范珊红,等.护理质量管理中创新思维的探讨[ 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18(9):565 .
论文作者:陈庆波1,王艳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质量论文; 产妇论文; 产科论文; 评价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传统论文; 模式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