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三六三医院 610041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开展胃肠道手术的患者中选出92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则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和愈合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切口Ⅰ级愈合率为63.05%(29/46)、Ⅱ级愈合率为34.78%(16/46)、Ⅲ级愈合率为2.17%(1/46);对比组患者切口Ⅰ级愈合率为36.96%(17/46)、Ⅱ级愈合率为36.96%(17/46)、Ⅲ级愈合率为26.08%(12/46)。由此可知研究组患者切口愈合率明显优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切口感染率为6.52%(3/46),明显低于对比组28.26%(13/46)。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道手术过程中加强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并提高切口愈合效果,降低患者病痛。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手术室护理干预;切口感染;临床效果
在外科手术当中不论开放式手术还是微创手术,其均会在人体相应部位做切口,而术后切口感染也就成为了主要并发症状,导致患者局部组织疼痛、红肿等,如不有效处理或预防则可能引发其它脏器损伤[1]。本文即是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选出的92例胃肠道手术患者,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比组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患者的年龄从23岁至67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7.21±12.03)岁。研究组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患者的年龄从25岁至6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8.71±12.1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6例。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比组。即在手术开始前向患者讲解整个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如何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手术结束后加强对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并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食谱。
另外一组患者同样进行常规护理,同时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在手术开始前必须对患者全身的皮肤进行彻底清洁,最佳选择是通过沐浴方式,并为其患上灭菌病号服,并保证其居住病房干燥和通风,降低病菌滋生的可能。其次,为患者修剪手指甲,并对指甲缝当中的污垢进行彻底清除和消毒。第三,手术前半小时进行备皮,并对手术区域进行检查,如出现损伤、炎症或过敏等情况,则应立即进行处理[2]。第四,手术室要保证符合无菌操作标准,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并且其裸露皮肤不允许出现伤口。进入手术室前必须穿戴无菌手术服、口罩和一次性消毒手套。将各手术器械全部充分擦拭,在手术过程中要对使用完的器械进行单独处理,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情况。第五,在手术时,对手术部位的皮肤进行充分擦拭,手术结束后还要对切口或腹腔进行充分的清洗,并利用碘伏对切口消毒。切口部位需放置无菌敷贴或敷料,在手术结束后要定时更换,避免敷料潮湿或受病菌侵染[3]。
1.3切口愈合评价
Ⅰ级愈合为完全无感染,切口皮肤愈合整齐;Ⅱ级愈合为愈合状况较差,出现红肿等情况,属于切口感染前兆;Ⅲ级愈合为切口感染,并且未愈合。
2、结果
将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和感染情况整理制成如下表格:
由上表可以看出,研究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切口感染率远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肠道是人体与外界物体接触的主要系统之一,因此其内部很容易自身各类病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胃肠道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想要有效控制这一情况,就必须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力度,缩短手术时间,充分清洁患者身体和切口,在手术结束后应在切口放置敷贴,保证其与外界病菌隔离。同时还要注意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的消毒,尤其是可重复使用器械,均需要在手术开始前进行充分清洗和消毒。
参考文献:
[1]张晓明.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13):2074-2075.
[2]张小霞,舒光雅.手术时护理干预在预防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05):29-30.
[3]陈朝芝,黄启玲,陈霞.护理干预在行消化道手术病人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作用[J].全科护理,2011,09(09):758-759.
论文作者:胡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切口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室论文; 胃肠道论文; 率为论文; 效果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