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模式中的地位定位分析_中国城市群论文

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位取向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鄱阳湖论文,经济区论文,取向论文,格局论文,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09)01-0010-08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知识化和信息化、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以及城市化与生态化等主要特征。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推进时期,区域发展异彩纷呈,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一省或地区经济社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审时度势,找准自身在全国区域格局中的定位,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要求,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逐步使经济发展由粗放型模式转向集约型模式,倡导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确保区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鄱阳湖为中心,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依托,以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文明示范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江西省的重大发展战略,是在我国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的进程中,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形势下提出的。如何科学准确地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定位,是关系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成功推进和实施的重要前提,也是江西作为中部崛起重要省份的思想保障;同时,对于江西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型省域经济具有指导价值。基于此,有必要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进行深入分析,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和提升其在全国区域格局中的地位提供理论基础。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要正确认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必须从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形成与演化的高度来分析。

一、区域发展格局演变机理及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启示

1.区域发展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我国古代就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军事制胜三要素法则,就现代区域发展而言,“天时”就是指机遇与机会,是时间维;“地利”就是指有利的自然条件,是空间维;“人和”就是指人的和谐力量,是事件主体。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人文社会条件是影响区域发展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徐匡迪等,2005:342-358;刘治彦,2006),产业和人口的聚集是区域发展格局的具体表征,且主要以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格局为体现。

(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主要通过对人口与产业分布的影响来体现。自然条件越好的地方,农业、工业等的发展环境越好,越适合人类的生产生活,人口和城镇就越密集,我国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东半部的平原农耕区。

(2)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影响主要体现在优势产业份额方面。沿海地区在绝大部分工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工业上具有优势。地区增加值的大小与产业存量或密集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反映了过去的产业投资,体现了地区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环境,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因素。

(3)人文社会条件

人文社会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总量、人力资本、人均收入、资本形成、知识和制度因素以及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在影响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人文社会条件中,市场化程度体现的制度因素和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

区域发展格局是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2.区域发展格局演变机制与趋势

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指出,偶然事件(包括某种决策和制度安排)、产业集群(产业基础)和路径依赖(包括产业基础、区位和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三大影响要素。波特的“钻石模型”竞争理论也强调“政府与企业行为、市场需求与竞争对手、生产要素与产业结构”在经济竞争中的作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也表明,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因素作用是不同的。总体来看,区位与自然环境资源是基础因素,对区域发展影响具有长期性;产业基础是区域发展的直接因素,对区域发展影响具有中期性;体制与人文资源是决定因素,对区域发展影响具有随机性(图1)。

图1 区域格局演变机制图

我国沿海地区虽然原有的资源禀赋并不充裕,但它们的区位条件都比较优越;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区多为侨乡。改革开放后,华侨把市场信息和资金带回来,与当地其他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形成各种产业集群和经济板块。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便不断扩大规模,占据市场的份额不断上升,以至控制世界市场价格和行业标准。这种利用外资和技术占领国外市场、两头在外的外贸加工模式,是这些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些地区人均收入提高,原有的低廉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同时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目前外资在行业分布上开始出现两个“转移”:一是由传统的食品、纺织、服装和造纸等轻工业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转移,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二是由制造业向增值性较大的生产服务业转移,制造业所占份额正在减少,而服务业投资份额上升,如房地产业已成为仅次于制造业的外商投资热点,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的热潮正在悄然兴起。

可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定符合客观条件的发展政策,以达到“顺天时、用地利、尽人心”,是区域快速发展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秘籍”。

建国60年来,我国相继实施156个重大项目和“三线”建设,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山西煤炭基地、中西部军工企业基地等主要经济区域。改革开放后,以外商投资、民间投资、国有企业改制为代表的市场化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城市密集区域。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步接轨,中西部地区具有后发优势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为此,国家相继提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这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最终是与产业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的。从近些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制造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包括电力、燃气、水利及供水、环境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业)三大领域构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分别占总投资额的25~30%左右。制造业中,钢铁、化工、建材、交通运输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五大行业又占到近40%。由于钢铁、化工、建材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以及基础设施行业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近2/3用于“住、行”及其相关产业,这符合建设小康型发展阶段的特征。其次,所占份额较大的是计算机、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等高技术产品生产领域,这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相一致。因此,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中西部地区,要瞄准市场需求,积极接纳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在结构调整中获得发展的机会。此外,中西部地区也可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和高科技产业崛起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有后发优势的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产业,力争实现赶超式发展。

3.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的启示

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一个地区要快速崛起,确立其在全国区域格局中的地位,必须抢抓机遇,利用国内外市场机遇,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与氛围,在一大批企业家的带领下,通过大规模投资,建立起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专业化生产体系。这种体系无论是浙江模式的“草根经济”,还是广东和苏南模式的“外商经济”,或是北方的“国有经济”,都要建立起基于比较优势的规模化产业集群。无论是纺织与服装加工、日用轻工产品生产、家电生产、计算机组装、集成电路板生产,还是建材加工、汽车生产、冶金化工生产、能源生产,都在形成地域集群和专业分工。

从改革开放后的前30年来看,沿海地区赢得了先机,成为工业化地区。从未来20年我国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消费趋势来看,“住、行”及高科技产品仍将是社会消费的主导产品,工业化与城镇化仍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在这种消费导向下中西部地区可建立符合区情的主导产业和投资重点。

从总体发展格局来看,北京、上海等向国际大都市方向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知识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传统制造业在向区外转移(李京文,2007)。

江西作为中部地区的主要发展中省份,要借鉴东部发达省份的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抢抓新一轮外资进入和沿海制造业向内陆转移的有利机遇,发展壮大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现有产业,同时利用后发优势,不失时机地引进具有战略意义和发展前景的新产业。目前,江西工业实力仍然较弱,除冶金、建材、化工、食品、纺织、交通机械制造业具有一定基础外,许多工业领域所占份额较小,工业整体实力还较弱(张国治、刘治彦、朱肖理,2005)。为此,必须以鄱阳湖城市群为主要载体,建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产业体系,做强做大具有较大市场需求弹性的新型建材与特色冶金、新能源、电子与通信设备、高档纺织品与绿色食品、节能环保型家电和交通设备等制造业,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会展博览、物流商贸等新型都市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为建设经济发达、生态良好、社会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下良好基础。

二、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空间区位分析

1.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分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方向

从国家层面来看,以大兴安岭—横断山脉一线为界,可将国土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半部分为自然环境优越、人口和产业比较密集的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地区(当然也包括以自然与文化保护区为主的禁止开发区),西半部分为以保护脆弱生态系统为主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和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三大都市区”,主要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国际化进程,走高、精、尖的道路,属于全国优化开发区。三大都市密集区之外的沿海其他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陕西、重庆、四川、广西等发展条件较好的省份,降水充沛,优质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承载潜力大,产业基础较好,聚集产业和人口的潜力大,适合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是今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主要承载区域,全国绝大部分的城市分布在这些区域(刘治彦,2009:24-4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中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必须把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建立新型发展模式。

2.城市区域经济格局演化态势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空间地位取向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依托的经济区域,必须从全国城市区域经济格局演化大势中来加以把握和认识。目前,我国人口正沿着农村-小城镇-小城市-大中城市-大都市的路径逐步加速迁移,在全国将形成若干大型城市经济带、城市群和都市圈。根据建设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以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密集区”为核心的沿海发展带将成为国家一级城市经济发展带,以国土东半部分的主要省会为核心将组成十余个城市群和都市圈,并通过沿海大通道和“三纵四横”的交通干线连接起来。上述规划也称为“一带七轴”发展框架,即沿海城镇带、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发展轴、京广发展轴(包括京九轴)、昆明-南宁-防城港发展轴、京-呼-包-银-兰-西(宁)发展轴、陇海-兰新发展轴、长江发展轴、上海-南昌-长沙-贵阳-昆明发展轴(沪昆轴)。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核心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京九轴与长江发展轴、沪昆轴的汇合区域。

图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全国城市区域发展格局中的位置

根据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可将我国东半部分的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分成南、中、北三大经济区域,它们与东、中、西三大经济梯度带相交叉,形成九个节点区域,即为次一级的九个城市区域经济板块,可称之为“九州方圆”式城市区域经济格局(图2)。在三大经济区域内的九大城市区域经济板块中,形成20余个都市圈(城市群)(表1)。具体来看:

一是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为核心的南方经济区域(其大部分相当于“泛珠三角”经济区,也可以称为“泛珠江”经济区),次一级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闽台经济区与北部湾经济区;

二是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核心的长江(流域)经济区域,次一级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华中经济区)及长江上游经济区(主体为成渝经济区);

三是以环渤海经济区为核心的我国北方经济区域,次一级为大环渤海经济区(包括京津冀经济区、辽东半岛经济区、胶东半岛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等)、东北经济区(以哈大齐、长吉为核心)与西北经济区(以西安、兰州为核心)。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取向

在未来10至20年,全国将形成包括近百座中心城市的20余个都市圈,这些中心城市绝大多数人口规模都将在200万以上,其中各都市圈首位城市的人口规模将在1000万以上。可以看出,在国家重点开发区内将崛起一大批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从发展趋势来看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江苏、山东、河北、广西,以及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共10余个省份。与发展水平较高的“三大都市区”相比,这些地区可用于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人力资源充足,并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是今后20年我国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主战场”,因此将吸纳大量生产要素在这里聚集,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崛起区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载体为环鄱阳湖城市群)是长江中游经济区三大组成区域之一(另两个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制造业发展和城市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这一经济区域包括:以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为中心城市,包括新余、抚州在内的环鄱阳湖城市群(南昌都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将成为我国长江中部三大都市圈之一,成为支撑华中经济圈发展和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区。据此,可以判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江西和中部地区崛起的带动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西要在全国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背景下抢抓机遇,经济发展空间战略要两手抓,即:一手抓对接发达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一手抓构建省内城市集群,发展特色型经济。前者是借外力,接受产业转移,有利于吸纳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等稀缺生产要素,建立与先进地区经济间的协作,促进发展进程;后者是练内功,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整合省内生产要素,树立在全国区域分工中的地位,实现真正崛起。因此,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和生态经济区,有利于使产业分工由垂直型转变为水平型,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之间存在中心与外围的关系,即核心-边缘关系。两者的区域分工是垂直式的分工,即发达地区处在产业分工的上游,获取较高的产业利润,后进地区处在产业分工的下游,只能赚取较低的产业利润。在垂直式的分工体系下,中心与边缘之间处于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为打破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应打破垂直分工体系,建立新型的区域水平分工。但是,这一转变的首要前提是发展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具备自我增长能力,特别是在产业基础、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网络等方面要趋于成熟。目前江西发展水平离这一要求尚有较大距离,预计这一发展过程大约要持续10年左右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江西与发达地区的垂直分工联系会比较紧密一些,如目前南京-合肥-南昌的区域合作趋于加强就是很好的例证。然而,估计在2020年左右,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经济发展,鄱阳湖经济板块形成,经济发展层次提升,同发达地区的关系也将由垂直分工变为水平分工。这一过程的起初阶段是南昌、九江等优势区位城市率先发展,随着这些中心城市崛起,将带动城市群其他城市发展,与发达地区形成水平分工格局。

正如产业集群会促进产业发展一样,城市集群式发展同样会有利于集群内部每个城市的发展,国内外城市群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与发达地区和类似地区相比,江西目前缺乏以城市集群为主体的经济增长区域。因此,从江西发展的长期战略来看,除通过赣州、吉安、上饶等城市对接发达地区外,还应积极构建城镇密集、空间相对集中的环鄱阳湖城市群和生态经济区,从而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极,带动全省发展,促进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共同发展和中部崛起;同时与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一起组建华中城市密集区,打造中国城市区域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2.构建长江中游经济区的战略支撑区

根据前面分析,包括江西、湖北、湖南以及河南南部在内的长江中游经济区,正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今后10年至20年,围绕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将形成三大城市圈,即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大南昌都市圈),形成华中三角形大都市密集区[简称“(华)中三角”]。构建南昌-武汉-长沙城市密集区将极大增强区内各城市的竞争力,江西省会城市南昌将成为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同时带动环鄱阳湖其他城市以及宜春、萍乡等城市融入华中城市群,形成江西北部城市密集区,提升江西北部城市发展水平。据研究,华中都市密集区有可能是我国第四大都市密集区,仅次于环渤海都市密集区、长三角都市密集区和珠三角都市密集区。

目前,随着武汉都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相继成为全国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确立与建设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核心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提升到全省和国家层面的议事日程上来,发展任务十分迫切。

3.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示范区

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是中西部地区新一轮工业化的难题。江西拥有尚未遭到严重破坏的良好生态环境,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后发优势,因此,环鄱阳湖城市群组建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贵在突出“生态”特色。生态经济区就是用生态的理念和原理谋划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与武汉都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建立“两型社会”一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建也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吸取沿海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通过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保护好未被污染的青山绿水(特别是全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实现环湖区域科学发展,促进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健康崛起和可持续发展。为此,要重点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特色冶金和新材料产业、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绿色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等支柱产业,以及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以大型现代企业集团为龙头基地,开展产品技术研发,创立知名品牌,形成营销网络,建立生态型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型产业园区。通过新型产业园区吸纳就业,聚集人口,拉动新型城市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城市群落体系。

标签:;  ;  ;  ;  ;  ;  ;  ;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模式中的地位定位分析_中国城市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