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唐娟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唐娟

四川省川力水利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省 610037

摘要: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确实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其施工的效率和效果,尤其是对工程的强度和防水性能具备着比较突出的优势,并且还能够发挥缩短工期以及节约成本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加强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极为必要的。鉴于此,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导言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恰当地运用钢筋材料和混凝土材料来构建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来说,采用钢筋和混凝土材料构建其大坝、地基等大型主体结构更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基本形式。

2钢筋混凝土概述

钢筋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等材料依照一定的比例绊制而成的,其最大的优势在于防水性强、稳定性高,目前在建筑施工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对钢筋混凝土起到主要影响的因素分为两类:其一,钢筋的强度,钢筋的作用在于提高拉伸强度,如果钢筋混凝土出现变形,钢筋能够增强机械韧性,保障了钢筋混凝土的稳定性;其二,骨料的配合比,配合比的确定必须要以工程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在明确配合比之后要严格遵守,如果必须要调整配合比则要经过技术部门的同意。

3水利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优势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恰当地应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具备较强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钢筋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选择,取材比较简单。材料的选取大部分都可以在当地进行,比如混凝土材料中的砂、石等都是水利工程项目周围广泛存在的一些施工材料,而对粉煤灰、矿渣的使用又能够发挥一定的废物利用的效果,这些优势是以往一些水利工程主体施工技术所不具备的。第二,采用钢筋材料在混凝土外部构建一定的保护层来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还具备较好的整体性作用。这种整体性对水利工程项目极为重要,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强度。第三,因为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就决定着在水利工程项目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具备较好的耐久性,进而尽可能延长水利工程项目的使用年限,促使其更多地发挥价值和作用。第四,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合理地运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发挥节约成本的作用和效果,这一点也是当前水利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最为重要的一个优势体现,这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来说极为关键。尤其是相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较为庞大的投入资金来说更是如此,主要体现在较大程度上减小建筑物体积、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水利工程项目工期,进而减少资金的投入。第五,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合理地应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还具备着极好的适应性,尤其是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这种大面积施工项目而言,采用混凝土进行大面积的浇筑能够发挥极好的效果和价值。另外采用大量混凝土浇筑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效率,与以往的一些手工施工作业相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优势。

4水利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4.1模板施工技术

(1)模板材料的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模板材料的选择上,要尽可能选择稳定性强、刚度大的材料,要与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原则保持一致,以此来避免浇筑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增强整体的稳固性。例如针对大结构面的施工,要尽量选择大型的钢模板,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模板施工的质量。(2)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模板工程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模板和支撑,对于模板的要求是要保证刚度和强度,而对于支撑来讲则要支撑较大的面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工程的稳定性。首先要对地基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并设置支撑板;然后对模板连接的严密性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漏浆等问题,对于存在预埋件的位置要先对其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后才能开始施工;在建筑混凝土之前还要对模板的表面进行清洗,保证其表面的干净程度;如果施工的过程中发生降雨还要做好排水工作。(3)模板的拆除。拆除模板的顺序同安装的顺序相反,通常情况下,浇筑之后的1~2天就可以进行模板的拆除,在操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表面和棱角的完整情况,避免对其造成损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适当的对其进行锚固,防止模板出现大片下坠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拆除下来的模板要同支架分开堆放,并及时清洗干净,运输到指定的地方,便于下次使用。

4.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之前,采用钢筋材料对需要施工的对象进行必要的处理。一般而言,这种钢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1)钢筋的初步加工是钢筋施工技术中的首要操作环节,根据施工的需要对原始的钢筋材料进行截取,为后续的使用做好准备;(2)钢筋的连接就是对截取的符合尺寸要求的钢筋材料进行焊接操作,进而制作成水利工程施工所需要的钢筋结构;(3)钢筋的安放是整个钢筋施工技术的最后一步,在钢筋的安装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应该针对其安装的位置准确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也是保障其施工效果的一个重要注意事项。

4.3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材料的检测与入场。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石子、沙以及各种添加剂,这些内容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水泥必须要具有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只有保证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另外在使用之前还要进行复检,并依照生产日期、品种等进行分类摆放,在拌合的时候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计算。(2)混凝土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处理。其一,气泡问题。导致混凝土出现气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振捣不够、引气剂添加不合理等,导致气泡未能完全排除。气泡的预防与处理如下:通过试验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添加适量的外加剂,混凝土的摊铺厚度要控制在40cm左右,振捣必须要全面,不能存在漏振现象。对于已经出现的气泡要在拆模之后尽快处理,首先用水浸湿,然后用相同强度的水泥砂浆进行填补,并做好养护工作。其二,孔洞问题。混凝土内部的孔洞不仅减少了结构物的断面,而且影响了结构物的承载能力,甚至形成渗漏通道,其形成的原因除了漏振、摊铺过厚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混凝土拌合物的离析。其预防工作是要加强混凝土的拌合、摊铺、振捣,要尽可能保证模板之间不存在缝隙。对于孔洞的处理首先要处理松散物,然后用混凝土或砂浆进行填塞。

4.4裂缝的处理策略

(1)表面修补法。该处理方法是最简单的一种修补法,主要应用在表面或对结构影响较小的裂缝中,处理的措施是在裂缝部位涂抹水泥浆或防腐材料,另外为了避免混凝土继续开裂,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因此来防止混凝土再次裂缝。(2)灌浆、嵌缝封堵法。所谓灌浆法就是使用专门的压力设备,向裂缝中压入胶结材料,当材料硬化之后就能同混凝土合二为一,实现封堵的目的。目前常见的胶结材料主要为水泥浆等化学材料。所谓嵌缝封堵法就是在裂缝周围凿出凹槽,然后填入止水材料,目前常见的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3)结构加固法。当钢筋混凝土出现的裂缝已经影响到整体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运用加固法对结构进行处理,目前创建的结构加固法包括以下几种:预应力加固、增设支点加固、构建包型钢加固等。

5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其抗水性、耐腐蚀性都能够很好的满足水利工程的基本需要。

参考文献:

[1]赵玮.浅谈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No.11236:209.

[2]张晓昕.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No.55222:37-38.

[3]耿加海.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3:243.

[4]杨志华,熊平.刍议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实践[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v.4212:225-226.

论文作者:唐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唐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