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三道沟煤矿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加大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的重要举措。如何规范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做到事故可防、隐患可控,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是煤矿行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研究及应用
1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主要因素
1.1人的影响
在煤矿生产中,涉及各个环节,包括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一旦其中某一个环节的任何一个人不按规章操作,不按规则办事,都可能给安全隐患造成潜在因素。可见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重要性。然而,实际生产中,就是人往往容易麻痹大意,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为省事,操作工不按程序操作作业设备,或对操作的设备机械不熟悉,不了解。煤矿生产无小事,切不可掉以轻心,而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人既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执行者,也是造成安全隐患最大的活动因素,危害也最大。
1.2生产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低下
生产机械设备方面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煤矿生产机械设备本身质量不高。比如部分煤矿企业为节约成本而采用了达不到标准要求或翻新的生产机械设备,或由于其它原因,采用了不适合生产实际情况的生产设备,且在设备采购、入库等过程中,未严格执行验收制度,导致影响生产质量;二是由于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比如没有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日常维护检修走过场,不注意设备运行环境等,导致机械设备失检失修、超负荷运行、带病作业,致使事故发生。
1.3环境的影响
水、火、瓦斯、粉尘、顶板是威胁井下作业的五大自然因素。一般情况下,由于自然环境所致的隐患包括长期和短期性事故隐患。水患、煤粉尘爆炸、自然起火、瓦斯突涌、顶板压力等为长期性隐患威胁;地质构造改变引起煤尘水等大量涌出,视为短期且突发性隐患。不管是长期或短期性隐患,一旦事故发生,都可能造成致命的威胁。
2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策略
2.1事故隐患排查的目的
为避免事故发生,煤矿企业必须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来制定一套完善的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加以处理,防微杜渐,预防事故发生,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2事故隐患排查的一般步骤
2.2.1隐患排查
(1)各生产单位、承包商严格按照煤矿隐患排查制度要求,由当班带班队干组织进行每班的隐患排查,班组长对本班进行隐患排查,各岗位对本岗位隐患进行排查。(2)各业务主管部门要发挥业务职能作用,加大对重大隐患的排查力度,对各区队、各承包商作业地点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3)各分管领导要定期组织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每旬由分管领导组织一次分管范围内全面的隐患排查。(4)每月由矿长组织各分管领导、各业务科室、各区队长及各承包商单位负责人组织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及各岗位的隐患排查。
2.2.2隐患管理
所查隐患均应登记建档,并按危害程度及专业类别进行分类,24小时内录入风险预控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无法使用时,区队自行建立隐患台账进行登记,各职能部门所查隐患于每周工作日上报安全办,由安全办进行汇总。隐患要严格进行四定(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时间、定整改措施、定处罚),并抓好相应落实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隐患验收及销号
所查隐患整改结束后,要经专职安全员复查验收并确认签字后方可销号;所有查出的隐患问题按照“谁检查、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进行治理。(1)一般隐患验收。一般隐患责任单位整改完毕后由责任单位向检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按照“谁检查、谁验收”的原则,由检查单位组织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确认。验收结果于每周三进行汇总后报安全办备案。(2)重大隐患验收。对认定为Ⅰ类的重大隐患,按照公司制定的整改治理措施组织整改,整改结束后,由矿长组织分管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进行预验收合格后,向公司业务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公司组织验收合格,进行销号;被认定为Ⅱ类的重大隐患,整改结束后,矿长组织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参加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销号,并将验收报告报公司安全监察部备案;地方政府和上级公司查出的隐患问题整改结束后,由安全办组织业务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逐项销号。
2.2.4分析总结
各职能科室每月对本专业内产生的隐患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于每月上报安全办,安全办负责对全矿产生的隐患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查找隐患产生原因和易发区域,制定管控措施,形成分析报告上报公司安全监察部。企业应定期召开隐患分析会议,评价安全生产状况。通过各专业自我分析总结、安监部门总体分析评价的方式,梳理问题与不足,总结本阶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作出相应安排部署。
2.3事故隐患排查的实施重点
由于人为因素是影响煤矿生产安全性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所以仍应通过培训、监督等手段,提高各级生产人员安全素质,落实防范措施,做好预控工作,并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力度,做到:(1)不安全不生产;(2)隐患未得到彻底处理不生产;(3)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不生产;(4)发现事故隐患,应立即上报,同时进行处理和整改,并在上级指令下,视隐患大小或严重程度做出是否需停止生产的决定;(5)交接班过程中,上一个班的负责人应就安全生产情况、隐患处理情况等,向下一个班的负责人交代清楚,以避免后续作业中出现安全问题。
3排查与治理事故隐患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规章管理制度,并对安全责任进行细化并分解到每个人,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同时加强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确保每一个操作岗位的人员都熟悉本岗位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作业标准,进行规范作业,遵守劳动纪律,上班时间不擅离职守,必须对自己的岗位认真负责。此外,还必须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提升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时防范事故隐患,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材料设备、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3.2加强生产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
(1)要根据本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对不同方案进行比选,做出最优化、最经济的选择,并规范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工作;(2)还应注意机械设备间的相互配套性,完善设备布局与运行环境管理,保证设备能充分发挥效率;(3)要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操作,合理维护、按期按规定检修,保证完好率、利用率及效率,这样既能确保设备安全,又能节约运行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3.3加大环境安全防控
煤矿生产主要为井下作业,受客观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且不可预见因素大量存在。在我国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防范方法。针对自然环境所致的事故隐患其突然性的特点,除了要提高现场作业人员对事故隐患认识外,还应提高应变能力,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同时,企业还应加强技术投入和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报警系统配置,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井下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定期更换或维护顶板,从源头上遏制事故的发生,还应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加强对井下环境的监督检查。
4结语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要切实把安全工作抓细抓到位,始终把安全生产上升到事关职工生命安全与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真对待,严抓安全管理,落实全员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带动企业自上而下做好隐患排查管理工作,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参考文献
[1]地方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增荣.兰州交通大学2015.
[2]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孟茜.河北工程大学2016.
[3]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D].蒋倩倩.安徽理工大学2017.
论文作者:薛成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隐患论文; 作业论文; 煤矿论文; 事故隐患论文; 组织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企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