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对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日论文,信息产业论文,发展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55(2002)01-0012-03
一、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
美国为巩固“头号世界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近年来大力发展经济,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实行经济现代化战略,即通过增加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投入,促进信息产业的不断升级,使之成为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美国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和“再工业化”发展就最能反映经济现代化的战略方向。戈尔副总统主持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美国政府实施信息产业发展的具体动作。互联网络普及化,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位于世界前列,是美国政府追求的具体战略目标。增加科技研究和开发投入,重视科技创新,实行资产重组与兼并,修改市场法规等一系列配套举措,保证了美国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地成长。事实证明,美国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是正确的,富有成效的。
为了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美国又推出多项跨世纪的发展计划。这些计划包括:一是“因特网-2”计划。这一新网络旨在提高一系列宽带网络应用,包括远距离数学和电视会议,能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传输一部百科全书。二是1000万亿次超级计算机计划。这项计划将使目前最快的工作站一年的计算工作缩短到只需30钞钟,它比当前的计算机还快1000倍以上。三是2010年前发展10项高新电子技术。这10项高新电子技术既可用于国防,又可民用。四是开发未来芯片。这种芯片的储存能力将是目前速度最快的芯片的1000倍。使用这种芯片的微机系统,其运行速度也将是目前速度最快微机的100倍。五是资助学校上网。为促使学校加快上网步伐,美国政府将在今后5年内拨款20亿美元,作为公立学校投资高科技设备的额外资助。这样,美国政府又为21世纪本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明确了具体的前进方向。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通过系列化的行动实现的。为抵御日本在信息产业对美国的“威胁”,美国的新一代计算机开发计划,并没有像日本那样明确提出“第5代计算机”的概念,而是把目标定位为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应用于军事技术方面。例如,用计算机来代替战斗机的副驾驶员,用机器人来代替战场上的士兵等。为防备日本的进攻,美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制定发展计划。由美国NASA(航空宇宙局)提出针对日本的1G·PLOPS,进一步修改后,提出了与日本10G·FLOPS相抗衡的20G·FLOPS的计划,美国能源部的超级计算机项目就属此类,并将其作为维护美国威望的开发项目。
在电视领域,美国抢先推动数字电视的问世。1991年,美国政府果断放弃改进模拟电视的传统技术路线,转向数字电视开发;1996年底,政府组织电视制造、广播媒体、微机和软件企业界人士,在许多技术问题没有结论的前提下,求同存异,迅速通过数字电视的统一技术标准;1997年4月,美国政府毅然放弃700亿美元的可能收入,免费提供数字电视广播许可;并且,在数字电视还没有投入市场,就义无反顾地决定2006年取消模拟电视广播。美国政府一系列的果断行动,大大加快了电视革命的步伐,表明了政府技术判断的走向。
在移动电话方面,美国没有沿袭欧洲的思路,采用了比GSM更先进的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CDMA系统是军用技术转移给摩托罗拉的宽频系统,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频道,而且,具有直接与多媒体计算机接口的潜力,具有明显的超前性质。
二、日本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
日本在全球信息技术产业中的迅速崛起,引起美国、欧洲的惊讶,其他国家亦开始研究日本取胜的秘诀。
在较短的时间内,日本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壮大是其成功的发展战略实施的结果。赶超欧美是日本总的经济战略目标,信息技术的成长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采取“拿来主义”方针,大量引进欧美先进技术,通过支付技术转让费的形式获取专利技术。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注意消化、吸收、发展和创新,这样,日本缩短了与欧美信息技术的差距。第二个阶段,加强对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培养。日本政府确立了“科技立国”战略,强调基础研究和自主技术开发,通过以“软件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化和脑力劳动密集化,实现产业结构的知识密集化。具体措施:首先,1980年制定并实施“技术城”计划,使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迅速产业化。其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电子、生物、软件等高技术产业方面。其次,1986年7月,制定了“高技术工业密集地区开发促进法”以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并建立了九州硅城、筑波等一系列高科技园区。第三个阶段,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1990年日本通产省提出了关于促进21世纪初主导高技术产业的基础研究计划方案,主要包括新材料领域、电子领域、软件、生物技术和通用关键技术。采用的主要措施:首先,增加研究开发投入。1993年的研发费用总额2828亿日元,比上年增长9%,1997年日本工技院也提高预算总额至1620亿日元,比上年增加14%。其次,大量设立跨国研究机构。为跟踪和利用他国科技,日本公司在美国设立了224个研究机构,超过任何其他国家。日本还与其他国家广泛签订科技合作双边协定,其中,在日美科技协定中仅1991年就计划合作50个项目。目前,日本为了保持计算机行业的技术开发能量,以“打倒IBM”为政策目标,制定了“第5代计算机开发项目”的十年计划,并作为通产省的国家项目于1982年开始实施。第5代计算机就是人工智能计算机,它使用的语言是采用了当时在美国评价并不高的Prolog这种人工智能语言,这种语言一旦推广普及,具有初中文化的人都可以使用。这样,具有许多优点的Prolog语言一旦在日本使用,将来日本不仅在计算机方面,而且在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市场上也会压倒美国。
在开发微型芯片产业时,日本人始终是有计划、有系统地采取步骤。早在1957年,日本政府就通过了电子产业促进法,瞄准电子和“微电子”。依据此法,日本通商产业省有特殊的权力来指导电子产业的开发、研究。电子公司更是十分注意美国微型芯片产业的动态,对其加以研究,以有利于日本的产业发展。为使日本在微型芯片产业发展中夺魁,他们采取了这样的策略:从西方设法引进先进的关键技术,并加以适度改良以较高的售价在国内受保护的市场中销售产品,总结经验和教训;然后,进军海外市场,以较低的价格侵入市场,促成关键性部件和芯片的大量售出,提高市场占有率,直至获胜;最后,在关键性部件和更先进的产品上向国外消费者提高价格,赚其高额利润,以实现在这个产业中的总利润最佳化的目标。
日本的公司为独揽“创造界”,不断完善老技术,对未来可以想见到的信息技术孜孜探求,他们已经在开发神经网络计算机、光子计算机和分子计算机,在和信息技术有关的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航天航空技术方面制订大规模的研究开发计划,且涉足微型机器人的研制。
三、日美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比较分析
日本和美国由于经济实力不同,经济发展目标不一,他们各自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带有明显的特点。从战略目标上看,美国信息产业是领先世界前列,而日本基本上是赶超美国信息技术,追求个别领域的领先地位;从战略实施措施看,美国侧重发挥企业主动性,鼓励科技创新,充分运用市场内在运行规律,而日本则注重技术的引进和改良,发挥政府的计划作用。
首先,日本能够在短期内赶超西方,其独特的产业政策,国内的市场竞争,良好的工业和金融体制及日本人进取、创新的精神,是日本在信息技术领域强大的法宝。通商产业省对国内公司发展的诱导是其特殊的地方。日本政府推崇与产业界的配合,由通产省具体落实。通产省负责设定市场和技术目标,通过向公司提供补助和保护成功的幼稚性信息产业企业,培育其实力增强。为培育处于萌芽状态的信息产业,通产省80年代就选定14种准备迅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并向有关公司提供直接贷款、补贴和贸易保护。为开发神经网络系统、光子处理和分子计算机等技术新一代计算技术,它亦宣布了为期10年的规划。通产省在为日本公司充当顾问、提供信息、统一观点、制定目标和进行游说方面起着很大作用,日本的大米产业——半导体或微型芯片的成长就是日本特有的政府扶持结果。
其次,注重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日本的职工队伍是一支遵守纪律、刻苦工作、博学多才和积极肯干的队伍,他们每年平均工作2150小时,假日很少超过10天。爱国精神、献身精神是职工们的工作指南;重视教育,对职工的再培训,塑造了优良的职工素质,从而使日本的人力资源不断充实。
与日本相比,美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则更有赖于个人作用的发挥、市场内在的竞争机制。可以说,美国人创新意识和创新追求,导致其本世纪20年代以后,在激光、宇航、生物、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等许多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为促动整个信息产业顺畅发展,美国因时而进,修改有关经济法规,使企业间得以兼并、改组。信息技术企业(Bransten 1997)兼并与合并的企业数占全美该类企业总数的22%,通讯产业的企业收购、合并和股票交易比1995年上升38%(Perkes1997c)。制造了震撼人心的兼并事件:创历史纪录的大西洋贝尔(Bell Atlantic)与尼奈克斯(Nynex)500亿美元的合并案(Jackson 1996),产生了:英特尔和直播电视(Direct TV)分头计划放卫星,建立全球通讯网络。这一系列的企业变革,使整个美国信息产业变化频频,市场环境焕发了崭新的面貌。
而且,美国财政支持未来型产品开发。具有未来效应的产品成为美国信息产业扶持的新品(如“因特网-2”、10项高新电子技术等),在财政年度政府预算方案中优先投资。如:1999年的财政预算中,联邦政府为加快新一代因特网计划全面落实,斥资1.1亿美元。
纵观日美两国的发展策略,国家的宏观支持,有计划的统筹是他们的共同之处,而不同的文化经济环境赋予他们的特殊之处,又同样从不同的角度促动着各自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