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对给排水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防噪音能力、可靠性和节水能力方面更是要着重注意。本文就城市给排水工程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应对政策作简要分析,希望以此提高工程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实现城市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
如今给排水管道都是在地下铺设,泄漏问题是影响系统运行的关键,因此,给排水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目前工作的重要任务。保证排水、供水高效畅通,选用的管道材料必须是高质量的。
1城市给排水工程的作用
由于我国水资源短缺且人口数量众多,而且受到技术问题制约,资源的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城市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给排水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地位更是无可代替。资源节约等理念要求在建设城市给排水工程时采用信息化、现代化和高科技手段,打破原有的旧观念,加强思想解放,力求设计出最合理的工程规划,减少水源污染、浪费,使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满足水资源利用需求,实现城市快速、高效发展。
如今,由于技术水平达不到,给排水系统在节能方面还有待提高,简洁、美观并非系统的关键,实用才是最重要,城市居民对水量的需求需要通过节水管道加以改善,既没有副作用,而且其节约水源的效果比较高,适合大范围推广。社会持续发展也受到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影响,该系统设计完善能够实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优美整洁和建筑格局的赏心悦目。畅通排水、良好的室内环境和最大限度避免传染疾病等也是设计给排水系统应该注意的问题。
2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
2.1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当中,虽然可以借助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来完成,但最终的操作仍然要依靠人工来实现。为此,给排水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是当前控制和解决的重点内容。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达不到标准,导致给排水施工陷入了恶性循环。当前的给排水工程量非常庞人,所以想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好的工作成果,必须确保所有的施工人员都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而对经济上的诱惑,很多团队在施工过程中,人量聘请非专业人员来施工,导致给排水工作表面风光,实际上已经表现出了较多的问题。第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我国正处于发展中的重要阶段,给排水施工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积极向上的态度等等。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仅有少数的施工人员能够满足综合素质的标准,人部分都在机械化的工作,未考虑到全局的影响。
2.2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给排水施工是贯穿始终的工作内容,倘若在某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则有可能对整体建筑的安全构成威胁。近几年,部分地方的建筑工程表现为豆腐渣工程的现象,给排水施工完全是表面工作,内部的各项指标均不合格。办公人员和住户均向相关部门反映了严重的给排水问题。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具有密切的关系。首先,部分管理人员仅仅是针对本部门的工作展开管理,未与其他的部门进行协调。从表面上看,该类型的安全管理比较专业,能够对本部门负责。但在实际上,这种类型的安全管理,丝毫不考虑整体管理水平,严重影响了其他部门的安全管理,造成的内部隐患及安全问题非常严重。其次,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开展相应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给排水工作需要较多的技术、设备来完成,一些精密的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通过专业安全装备来实现。可是很多建筑工程,都没有在硬件安全装备上予以充分的满足,导致施工人员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给排水施工也陷入了恶性循环当中。
3准备阶段技术管理要点
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绘制图纸,制定施工计划;二是熟悉程序,完成任务分配;三是会审,根据相关规定检验计划中的内容,确保无误后写成纸面的文件存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部分中的管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 .1重视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设置的第一步是图纸的绘制,在绘制图纸的时候要注意各类管道的独立性,即管道、设备等线路的交叉处要做到不冲突,然后坚持“先地上,后地下”“有压让无压”、“三通一平”等原则,同时要保证管道设置的坡度、长度,做好统筹工作。另外,在绘制图纸时,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结合施工现场的条件进行安排,做好现场的防洪防涝工作,以免在日后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伤亡。
3.2任务落实到人头
人类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因此明确彼此的分工对于促进工程建设具有显著作用。这要求管理部门首先要明确划分施工区域,然后用招标等理性的方式对具体的任务进行安排。同时,任务下放之后,总负责人员应要求下属负责人员将具体工作基本落实到人头。这样一来,即使工程日后出现什么问题也可以找到具体的责任人。
4施工阶段的管理要点
施工阶段是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核心工作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繁杂艰巨,对于工程质量和完成效率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管理上也具有一定的挑战。这一阶段在管理上有以下几个重点:
4.1注重原材料检验
检验原材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保证所用材料符合规定质量和规格。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从严格审查材料来源和相关资料,确保不使用劣质材料,以免出现豆腐渣工程。第二是要求根据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规格、型号和材质的材料。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了解相关的知识,能够根据材料外观或现场情况辨别材料使用的合理性。
4.2把控现场
把控现场也是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确保工程进度。即了解施工进度、材料的使用情况,然后统一有效地对各施工区域水、电、人员等进行协调分配,进而有效落实具体施工计划。其次是处理施工现场的突发情况。例如杜绝人员违规作业;保证电动工具的绝缘性;施工单位因为挖管道需要断路时候的上报问题;临时水管埋设的深度等细节性问题。
4.3保证施工质量
在工程实施阶段,管理部门应全过程实行“停、检、检”制度。所谓“停、检、检”制度就是每施工到一个质量控制点后要进行相关质量检验。
5验收阶段管理要点
市政给排水工程在完成之后,相关施工单位和政府部门需要进行一次整体的复查验收,然后找出存在的隐患、针对可能出现的纰漏进行弥补。这一阶段的管理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各部分负责人员共同参与
虽然在实施阶段各部门进行了分工,但是给排水工程本身是一个相互牵制的复杂工程,各单位、部门负责的工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5.2严格区分,依次检查
检查时为了确保严密性,又需要将各施工单位的施工区域进行划分,然后逐个检验。
5.3仔细交接
在完成整个的检查验收环节确保工程质量达标之后,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和总承包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实施交接。
6总结
综上所述,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给排水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基础建设的水平,因此无论是对相关企业还是对于市政部门本身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完成既需要工程承包单位技术过关,又需要政府部门严格把控,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精诚合作,共同完成城市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冯满成.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解决措施探讨[J]. 江西建材,2016,(11):76-77.
[2]丘桂群. 浅谈房屋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4):243.
[3]陈雪. 试析城市给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科技展望2016,(12):40.
论文作者:黄进超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给排水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阶段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