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治理及其质量控制的探讨论文_赵兵刚

关于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治理及其质量控制的探讨论文_赵兵刚

山东临沂水利工程总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河道治理专业性强,是水利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会根据河道变化规律,更改河道原有形态,确保河道流向的稳定性,并考量河水流速、泥沙等状况,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河道在汛期的防洪能力。该过程中,需要考量的工程要素及内容比较多,施工单位要对其有清晰的认识,采取针对性地控制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控制对策

前言:

做好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水利工程的抗涝能力以及防洪能力,同时还能够保障河道周边人民群众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还能够有效地提升水利工程的实际应用效果,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对于河道的治理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视,虽然我国的河道治理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是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我国河道治理管理的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问题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河道治理工作的提升。河道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影响着河道治理工作的时效性,同时还对我国河道生态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干扰。因此我国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大的决心和投入,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以及管理措施来针对目前水利工程中河道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1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内容体现如下:

1.1河道中水质量的污染

俗话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欲望和利益,宁可要金山银山,也不要绿水青山,开山建厂,不仅对整个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而且将一些城市污水和工厂污水排放到河道之中,对河道水系统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除此之外,建设者为了保障河道自身的作用,河道施工过程中有毒材质的运用及后期排水过程中清洁剂的添加,使得原本氧气不足的河道在氧气方面进一步的欠缺,从而造成大量植物、微生物、鱼类难以繁殖和生存,水体自清自净的功能下降,水质明显变差。

1.2随意更改河道形态

施工单位并未认识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对河道水面进行侵占,使其原有水流形态遭到破坏,水域总量不平衡。如今,开展河道治理工作时,为达到良好的防洪效果,多采取直立式护岸建设方式,使河道原有天然断面形态发生改变,而河道调蓄容量也随之减少,河道整体功能很难充分发挥出来[1]。

1.3河道植被不足,无法发挥生态系统维护作用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些建设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投机取巧,在河道绿化方面偷工减料,具体情况如下:其一,将原本的绿化面积缩小,降低绿化成本。其二,不减小绿化面积,而是种植一些不良植物,价格较为便宜,也可以为其节省成本。其三,顾前不顾后,只顾早期的栽培,后期任由其发展,很多植被在后期由于得不到良好的照顾,出现批量死亡。这些情况使得植被不足的河道在面对突发自然问题时候,生态系统维护作用发挥不出。

1.4河道治理经费不足

河道治理的经费来源为引导性财政补贴,因资金不足,很多河道治理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经费不足,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保障,这对河道的堤防、护坡工程等产生了严重影响,导致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相较于河道管理整治费用来说,真正用到河道维护方面的资金是非常少的。

2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及质量控制对策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及质量控制对策,主要内容体现如下:

2.1开展河道裁弯工程

一些河道呈曲线型分布,施工单位要裁掉过度弯曲的部分,使其具备较强的抗洪能力。倘若河道弯曲,河流会对凹面产生很大的冲击,导致泥沙在该部位堆积,影响其通畅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工程实施中,可通过人工裁弯方式,对河道平面进行更改。该环节要注重引河设计,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操作,并考量外部施工环境和河水流量情况。

2.2减少污染,减少生态破坏

首先,河道建设者在建设过程中应避免运用有毒材料,防止后期有毒物质及气体的挥发,造成更大的污染和破坏。其可以采用一些绿色环保材料,不仅可以保证河道作用健康性,而且保障人类的生命安全。其次,减少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这不仅是建设部门及施工者注意的问题,也是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的厂矿,可以叫停或者让其进行整改,引进高科技的污水及污染气体的处理仪器,不应只顾自己,而且忽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在市民之中大力宣传绿色城市,节约用水,减少城市污水的排放量。最后,定期对河道进行清理和维护,及时发现河道中所存在的问题。保障河道生物生存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平衡,不仅为微生活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氛围,更应该为整个人类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

2.3拓宽河道

在原有河道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增加其宽度。拓宽河道不仅使河道具备较好的通畅性,而且能够对河面上涨情况进行有效规避,安全性强。一些河道流经区城倘若过窄,洪峰来临时,很容易发生水灾。拓宽河道时,施工单位也要对河岸周边房屋树木赔偿情况进行考量,以免人民群众的利益受损。同时,还要关注泥土运输情况,科学设置开挖宽度,以达到良好的堤坝维护效果[2]。

2.4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

河道整治要与上一级水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已批准的各类规划相协调,保证水系的通畅性,满足水体活动的要求,注重保持河道的自然属性和生态功能[3]。所以,河道工程在施工之后,河流两岸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建设者在此过程中可以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恢复生态系统。具体措施如:(1)对河道的淤泥进行清理,保障河道中淤泥及臭水排除干净,露出下面河床清新的泥土,通过对土质检测,达到环保验收标注,才算是完成了清淤工作。(2)恢复河道两岸的植被,扩大绿化面积,减少坡岸水土流失,不仅起到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也可满足市民对环境美观度的要求。

2.5整治河道水质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过程中,要注重污染物清理,使河水具备较强的自净能力[4]。施工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性,运走河道中的淤泥;或者采取人工湿地方式改善水质。通过在沟槽处设置隔水层,加入适量的土壤或者植物根茎,种植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对水资源进行净化。采取人工湿地净化水资源,非常简便,而且工程费用低,效果极佳;建设生态护岸,对河道进行治理。在岸边种植植物,以达到涵养水源的效果,并对洪峰进行削弱,减缓河流的流速,提升整体水质[5]。

总结:

加大对城市河道治理的力度,积极地发现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能够提高河道整体生态系统的运转质量,而且能够起到美化城市周边环境,促使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然而,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是我们人类需要长期坚守和不畏艰苦去克服的一项整体性工程,所以相关建设者和施工者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综合考虑,不仅充分认识到河道治理其自身功能及作用,而且要从整体方面认识到河道是满足人类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众志成城,推动地球健康运转和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王小征.关于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治理及其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3):27-28.

[2]高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6):191+193.

[3]路小宝.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7(07):49-50.

[4]于浩.浅析生态材料在河道生态工程治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6,14(19):69-70.

[5]王孟实.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水平[J].吉林农业,2016(19):93.

论文作者:赵兵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关于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治理及其质量控制的探讨论文_赵兵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