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图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线图论文,南水北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我国是一个缺水大国,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全国闹“水荒”的城市有400个左右,缺水地区尤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为甚,这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南水北调——这一设想了几十年的宏大水利工程,在经过了大量繁重复杂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终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根据国务院总理办公会的决定,由水利部牵头,成立了以水利部部长钮茂生为主任的南水北调工程论证委员会。委员会将从南水北调工程的供水范围、可调水量、调水技术方案以及环境影响、国力承受等方面对其展开全面的分析研究论证。
根据长江流域总体规划,南水北调总格局分东、中、西三线从长江流域调水。三条线路互为补充,都是必要的,只是根据国力承受能力,实施有先有后,方式不同罢了。现分述如下,以飨读者。
东线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长江三江营为起点,主线经过江苏省的扬州市,淮阴市,宿迁市,徐州市,通过南四湖,进入山东省,山东段从南四湖经济宁,走穿黄工程,穿越临清西侧到德州后,出省奔河北,在河北只经过沧州市,便“水”分三路,两路流入北大港蓄水待用,一路送向东线的终点——天津。
早在50年代末,苏鲁两省就开始研究东线方案。事实上,苏北地区的江水北调工程从1961年兴建江都第一站起,历时35年,已颇具规模。江水北调是江苏省为解决本省苏北地区的农业灌溉和抗洪抗旱而兴修的小流域水利工程,从长江三江营,长江的水沿着历史上淮河夺江入海的这条古老的泄洪河道汇入大运河,上行通过江都站、淮安站第九级梯级翻水站,被送到苏、鲁交界的微山湖。对江苏而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就意味着江水北调工程规模的扩大,抽水量的扩大。
整个东线方案中关键是位于山东东平、东阿两县境内的解山和位山之间的穿黄工程。这需要在黄河河底的一块巨大的基岩上开凿一条总长584米的倒虹吸隧洞。经过多年地质勘探,穿黄试验洞已经开挖成功,这条高2.6米、宽2.9米的穿黄隧洞标志着东线调水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概括来讲,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就是利用原京杭大运河河道,在江苏江水北调的基础上,采用水泵逐级提水北流,穿过黄河后,水送到天津。主要解决苏、鲁、冀、津等省市的缺水问题。其优点是以治淮、治海工程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能够发挥抗旱、排洪、发电、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而且投资强度较小,便于分期实施。据专家介绍,东线较为敏感的问题是调水经过区域的水质污染和多级抽水泵站运行后的工程管理问题。
中线
南水北调中线方案:湖北丹江口水库的水,经过河南南阳、平顶山、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和河北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其最初的设想就是以解决沿线城市的生产、生活用水为主。
位于群山之间的丹江口水库早在50年代就被规划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工程。该工程于1958年9月动工,时逢国家三年经济困难, 于是决定缩小规模, 便形成了今天的水库现状:坝顶高程162 米(设计坝顶高程175米),总库容210亿立米(设计总库容330亿立方米)。
中线有三个调水方案,关键就是如何对水源工程进行调整。方案一是加坝调水,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与输水干渠工程同步建设;二是先调水后加坝,总干渠一次建成;三是先调水后加坝,总干渠分期建设。近期推荐调水方案,即第一方案,由丹江口水库加高工程、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和输水干渠工程三部分组成。总设想就是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新开总干渠,沿太行山西麓引水自流,解决京、津、冀、豫等地区的严重水荒。
伏牛山是江、淮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在河南南阳盆地的伏牛山东侧,有一宽达数公里的天然垭口——方城缺口,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干渠的必经之路。
中线规划也有同样重要的穿黄工程,所不同的是,中线的穿黄工程是在沙质的河床底开挖一条穿黄倒虹隧道。河南水利厅的同志介绍道,将来准备采用国际先进的盾构法施工,开挖一条全长约7 公里的穿黄隧道,丹江口的水就从这流向北京。
中线的突出优点是水质优良,丹江口库区水质可达地面水Ⅰ类标准,而且可调水量比较充足;总干渠较高, 丹江口水库到北京高差达100米,可以引水自流,工程建成后,便于管理。应当考虑的问题是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及库区移民22万,投资巨大,国力难以承受,而且水库大坝加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汉江的航运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主要是从长江上游通天河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三处引水入黄河。其一从雅砻江长须干玛附近修建枢纽,自流引水到黄河支流恰给弄,其二从通天河同加附近建枢纽自流水到雅砻江,再到黄河支流恰给弄。其三从大渡河上游足木足河斜尔尕建枢纽抽水到黄河支流贾曲。
西线
长江与黄河之间有巴颜喀拉山阻隔, 黄河河床高于长江相应河床80~450米,调水工程需筑高坝壅水或用泵站提水, 并开挖长隧洞穿过巴颜喀拉山。引水方式考虑自流和提水两种,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修建高200米左右的大坝和开挖100公里以上的长隧洞。
西线工程主要解决青、甘、陕、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的缺水问题。西线水源区人迹罕至,水质绝无污染,而且调水距离最短。但工程也最为艰巨,主要调水区地处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米,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同时这里也是我国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标签:黄河论文; 时政论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论文; 丹江口水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