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科对于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论文_王英春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161005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内科对于支气管肺炎的治疗的有效性,并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提高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小儿内科的支气管肺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甲组有297例患者,乙组有307例患者。结果:在甲组的297例患者中,有198例患者采用了抗菌类药物,抗菌药物的市盈率为66.7%,乙组的患者中,有265例使用抗菌型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86.3%。在药物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细菌感染和药物依赖程度过度等问题。结论:在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的用药,防止药物的滥用导致药物的依赖性。

【关键词】小儿内科;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8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72-01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的支气管壁和肺泡内发生炎症导致的,是一类常见的小儿内科疾病,由于患者的肺泡和支气管壁被细菌、病毒等侵袭,导致了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的感染,一般在治疗中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能够将炎症合理的控制,并且能够促进通气的顺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防止各类并发症的产生[1]。通过本次我院对小儿内科支气管肺炎治疗的效果观察中,能够发现在治疗方案中存在着对抗菌类药物过度应用的问题,为了能够合理的进行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我院通过研究甲组和乙组的患者,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604例,将这604例患者分成两组,记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297例,其中男性患者199例,女性患者98例,患者的年龄在1一个月至12岁之间,平均年龄1.55岁,乙组患者307例,男性患者172例,女性患者135例,患者的年龄在1个月至10岁,平均年龄为1.65岁。所有的患者都经过了临床的检查,都确诊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都伴有咳嗽、发烧、气喘等问题。

1.2 方法

运用统计表格的方式,通过对抗菌性药物应用的监测标准制定相关的表格,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用药情况等进行分析,在实验室的检查包括血细胞检查、冷凝集试验等。

1.3 疗效的判定标准分析

患者接受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并且咳嗽、咳痰等症状消失为治愈。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好转为好转。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还是出现发热情况,并且咳嗽和咳痰情况没有任何的好转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差方的形式表示,用t进行检验,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突出。

2 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中,甲组的患者中,有268例治愈,治愈率为90.2%,乙组患者中有278例治愈,治愈率为90.6%。通过对两组患者治愈率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儿内科对于支气管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并不大。治疗效果见表1。

3 讨论

两岁以下的婴儿最容易感染支气管肺炎,而且患者发病比较急,发病前的症状有发烧不退、呼吸道感染、咳嗽等,在肺部能够听到西湿罗音。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几乎都是由病毒的侵入导致的,在进行治疗中,可以合理的采用抗菌性药物,再采取对症措施即可[2]。如果患者是在细菌性感染的基础上出现了继发性感染,可采用适当的抗菌性药物治疗。小儿的体质比较弱,而且其免疫性并不强,极容易发生感染的问题,引发细菌和病毒混合型的肺炎,通过对我院的此次调查,甲组和乙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中采用了不同的方案,甲组的患者在使用抗菌性药物中,是结合了相关的指正的,对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并且对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分析。甲组患者在使用抗菌类药物中非常的严谨,当出现了细菌感染的问题时才采用抗菌类药物,但是乙组的患者中在使用抗菌性药物时比较宽泛,在使用药物之前,没有对白细胞等相关的指正进行分析。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抗菌性药物的过量的应用并不能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也不会使患者的治疗效率提高。甲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0.2%,乙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0.6%,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意义不突出。

抗菌性药物的应用应该进行严格的限制,通过我院的此次研究,我院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过程中,使用抗菌性药物明显降低,而且抗菌性药物的使用量还是可以降低的。医生在通过明确的诊断后,应该运用各类辅助检查的方式,通过对患者血细胞、冷凝集试验的数据分析后,分析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后再进行质量,在治疗方案中在设计抗菌性药物的使用,防止盲目的根据治疗的经验,运用各类抗菌性药物,这样不仅仅给患者家属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而且对患者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过度的使用抗菌性药物,会使细菌和病毒在小儿体内产生抗体,而且小儿对抗菌性药物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强,为了能够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应该通过分析小儿的各项指证,在确定小儿出现了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后再使用抗菌性药物。小儿是一类较为特殊的群体,当他们出现了支气管肺炎后,医生应该对小儿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找到病毒或者细菌感染的种类,对症下药,选择合适的抗菌性药物,在结合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在平时的治疗中,加强患者的营养[3]。

综上所述,抗菌性药物的使用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必不能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反而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导致小儿对抗菌性药物产生依赖性,大量的细菌会产生耐药性,使小儿的免疫力降低,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所以,抗菌性药物的使用应该慎重,防止滥用抗菌性药物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素英.2个小儿内科对于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32:251-252.

[2]郑丰强.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35:101-102.

[3]杜占申.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17:3464-3465.

论文作者:王英春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小儿内科对于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论文_王英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