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辨证结合药物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观察论文_汤吉林,王惠风

鄂州市精神病医院 湖北鄂州 346000

摘要:目的:对中医辨证结合药物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焦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2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中医辨证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13%,显著低于观察组93.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结合药物疗法治疗焦虑症有较好的疗效,能够使单纯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消除,治疗方法较为简单,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中医辨证;药物疗法;焦虑症;临床观察

在精神性疾病中,焦虑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也称作焦虑性神经症,广泛性焦虑以及持续性焦虑是常见的主要类型,反复发作、焦虑、恐惧是患者发病时的主要症状,在患者发病时,一般会出现胸闷、心慌以及出汗的症状[1]。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焦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焦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其中对照组18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均介于25~67岁之间,平均年龄(46.21±10.14)岁;在文化程度上包括11例小学文化程度,13例高中文化程度,8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病程为2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51±0.15)年。观察组患者中包括16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均介于24~66岁之间,平均年龄(45.57±11.25)岁;在文化程度上包括16例小学文化程度,9例高中文化程度,7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病程为2.5个月~4.5年,平均病程为(2.43±0.24)年。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性别等方面进行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口服罗拉,3~4毫克/天,2次/天,早晚各一次。

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联合药物治疗。以林氏作为基础,将焦虑症患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对于肝郁气滞型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常表现为焦虑、易怒、心烦、脘腹以及咽中不适,舌头呈淡红色,苔薄白脉弦。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予柴胡疏干散加减进行治疗。当患者出现气郁化火现象时,舌头就会呈现红色,苔呈黄色,以患者病情程度不同给予加味逍遥散加减进行治疗②对于痰热上扰类型的患者,则会出现易怒且心烦,多痰呕恶,睡眠时间减短且多梦,舌呈现红色,苔呈现黄腻现象。需要以患者病情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③对于心胆气虚型患者,会出现心悸不宁、舌呈现淡红色,会有失眠多梦的情况,苔薄且白。可依据患者病情给予平补镇心丹加减治疗。1剂/d,2次/d,早晚各服用一次。以上每种类型需要配以1毫克罗拉服用,2次/d,分别在早晚服用。需注意,中药与西药不能同时服用,需要间隔一个小时时间。

1.3 疗效评价标准[2]

借助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疗效评价标准为依据,在患者治疗8周过后,当患者的HAMA积分小于7时属于治愈;当患者的减分率在50%或者50%以上时属于显效;当患者减分率在30%以及30%以上时属于有效;当患者减分率低于30%时属于无效。治疗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选取数据全部利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百分率与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同时分别采用卡方以及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13%,显著低于观察组93.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现阶段,城市化的不断加剧,致使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经济压力增大,人际关系出现紧张的状态,焦虑症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增加,患病年龄也在不断减小[3]。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给予对症治疗,一般多使用苯二氮卓类以及选择性5-羟色胺,加之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长期服用的状态下,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就会下降,且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危及患者健康[4]。

中医认为,中医中的郁病、心悸以及不寐的疾病属于焦虑症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一般多因七情内伤、多思多虑,肝火较为旺盛引起,与心、肾、肝功能失调也有较大关系。在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焦虑、惶恐不安、多虑、失眠等症状,临床治疗中,需要以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脉象、舌苔作为依据,实施辨证施治的方法,并与西药一同服用,能够使患者的焦虑症状得到缓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5]。

综合上述实验分析,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13%,显著低于观察组93.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应用中医辨证结合药物疗法治疗焦虑症有较好的疗效,能够使单纯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消除,治疗方法较为简单,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飞.中医辨证结合药物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104-105.

[2]耿东,郭蓉娟.基于现代文献的焦虑症中医证候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7):484-487.

[3]李鸿娜.中医辨证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3,(8):896-898.

[4]常俊华,孙国朝.黄连阿胶汤加味合并氟伏沙明治疗焦虑症患者6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04(16):97-98.

[5]林跃泉.中医辨证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0,16(3):40-41.

论文作者:汤吉林,王惠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  ;  ;  ;  ;  ;  ;  ;  

探讨中医辨证结合药物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观察论文_汤吉林,王惠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