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 071000
摘要:在目前的市政施工过程中经常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还要注意混凝土的运输、搅拌、浇筑和振动、养护工作的管理,进而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引言
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比例,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进而确保市政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本文先对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以及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
2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
2.1规划性
对于市政工程行业来说,要从自身出发编制一套有规划、科学的规划方案,可以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利用一些先决条件,要时刻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市政工程离不开社会与自然的,市政工程施工也离不开社会和自然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对施工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必须把握时机,要精心制定施工方案,及时解决和预防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2风险性
现如今,我国仍然存在一些工程风险,这些风险组要都体现在设计,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等方面。还有一些政治、经济、法律等造成的风险。这些风险都是必须要避免的,二期还要制定相关的预防、防治方案,由此来降低因为风险而造成的工程损失。
3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
3.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混凝土的耐久性而言,主要受到钢筋腐蚀、炭化以及侵蚀性介质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并且还会受到冻融破坏、碱骨料反应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总体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整体性,对于外界自然环境以及荷载变化有着较强的抵抗力。另外,伴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这对于加快我国市政工程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2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通病
①在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蜂窝问题,主要是由局部或大部分松散混凝土结构引起的。通过做好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减少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浪费。由于市政工程中的施工人员数量比较多,为了保证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施工现场中的管理人员要结合混凝土施工情况,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并为混凝土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在保证市政工程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之上,不断提升市政工程的总体效益。对于这一质量通病而言,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模板的表面没有进行清理,或者模板在建造过程中没有浇水。与此同时,如果模板存在缝隙、局部漏浆等问题,也可以能导致麻面问题的发生。另外,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裂缝问题。如果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或者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不达标,将导致市政工程施工环节中出现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4.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通过做好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市政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一方面,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确保施工现场具备基本的施工条件。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信息披露工作,对于关键施工技术要进行沟通交流。另外,施工前还要做好实际试配工作。在进行试配工作时,技术人员需要对水泥的用量进行控制,并且这一过程中要对各种原材料的比例进行不断的调整,进而不断提高混合物的强度,降低裂缝、麻面等问题的出现。
4.2原材料的选择
水泥的选择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这主要受水泥性能的影响。作为混凝土施工的基础材料,水泥品种及规格的选择,需十分慎重。考虑到混凝土体积大、表面系数小,水泥水化放热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等特点,在水泥的选择的上,我们需遵循如下几个原则:①混凝土施工水泥用量较大,再加上混凝土施工截面比较大,表面系数相对也比较小,容易造成内部升温较快,形成温度梯度,引发混凝土施工结构中出现裂缝问题。如果在建造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水化热,并且不能进行及时的排出,将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下降。因而,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并且要确保水泥的强度达标。②矿渣水泥初凝时间较长,早期化学收缩较大,早强型水泥水化时间较短,热量释放较快,造成内外温差大,所以应尽可能避免选择这两种水泥。③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应尽可能选择有一定膨胀度的混凝土作为混合料配制的材料。④水泥的细度会影响水化热的热释放率,因此水泥的细度应尽可能降低。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市政工程混凝土养护质量较差,会降低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严重影响市政工程结构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混凝土养护质量得到更好的控制,养护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性,并运用合理的混凝土养护技术,不断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混凝土养护质量不过关,市政工程混凝土结构表面很容易出现裂缝,降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影响市政工程的总体效益。在进行外加剂的选择时,要选用一定量的粉煤灰,进而提升混凝土的防裂效果。同时,还要添加适量的减水剂以及木质素磺酸钙属阴离子活性剂等等,以提升水泥颗粒的分散效应。
4.3安装模板
在铺设混凝土前,应安装两侧模板,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板的厚度相等。安装模板时,根据放线位置将模板放置在底层。模板的两侧向底座钻孔,以固定模板。钢的间距一般为1.0~1.5m,外侧为0.5~1.0m。曲线和交叉点的边缘应用铁条适当加密。模板底部与基层之间的间隙使用水泥砂浆填充,防止注浆泄漏。用水平标尺检查模板顶部的标高,如果不符合要求,将进行调整。施工中要经常检查模板的平面及标高,并严格控制。增加模板的稳定性。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应涂脱模剂、废机油等防粘结剂,以便拆模具。
4.4装设传力杆
通过运用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质量控制措施,不仅能够提升混凝土施工强度,而且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保证混凝土施工人员更好地投入到施工中。伴随我国市政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混凝土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工程中的管理人员要对混凝土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让混凝土施工人员能够真正认识到配合比的重要性,从而保证市政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传动杆长度的一半通过刚性端挡板固定在横向定位模板上。浇筑时,先将下层混凝土混合料铺好,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再将上层混凝土混合料浇筑在正传动杆位置后。浇筑邻接板时,取下顶板木模型,设置接缝板、木镶件和传动杆套;搅拌混凝土时,应掌握混凝土结构的配合比,严格控制加水量,并根据实测的砂石含水量调整搅拌过程中实际用水量。混凝土运输至路面施工现场进行铺装、振动、找平,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和施工温度确定。为防止灌浆渗漏和离析,混凝土应覆盖或采取保温措施,卸载高度应低于1.5m。如果有明显的分离,铺好时要拌匀。
5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市政工程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遇。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并且该技术的应用水平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因而,要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进而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名天.加强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对策探讨[A].中国建筑,2016∶4.
[2]陈智林.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8.
[3]张伟建.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北京建筑出版社,2016,356.
论文作者:孙文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混凝土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泥论文; 模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化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