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以陕西省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陕西省论文,为例论文,综合分析论文,区域论文,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对城市化研究的广泛与深入,人们对城市化的性质与特征有了更多的共识:(1)城市化是持续的、动态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具有进程性。(2)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是广域空间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遍在性。(3)城市化是个涉及经济、社会、 人口、地域空间诸多方面的复杂的多维问题,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既然具有进程性,则必然存在阶段与程度的差异;既然具有遍在性,则必然存在区域空间差异;而内涵的丰富性,必然会有表现形式、特色和侧重点等差异。这些差异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所有这些差异的存在,就使得对比研究和分析评价成为必要,对比与评价结果能很好地表征区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1 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刻画指标
关于如何测度、反映城市化发展水平,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这是因为城市化是个非常复杂的多维问题。目前国内外最为通用的测度指标是“城市化水平”指数——即城市人口(或非农业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具有表征性强,便于统计,便于相互比较的优点,但它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且不说仅用人口这一个参数来反映城市化这样一个复杂多维问题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即使是这一指标本身,在理论上和应用实践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一些研究已专门对此进行了评述。特别是在我国,由于严格的城市人口限制政策和“农转非”户籍政策,使得户籍意义上的城市人口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人口城市化水平存在一定的脱节,从而使该指标的表征效能下降;而建制标准和统计口径的多变、不规范也使该指标失去了进行国内外横向对比及不同时期纵向对比的可比性,造成其应用价值的下降。所以,有必要选择和构造其它一些指标来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城市化发展水平。由于城市化过程的复杂多维性,使得任何一种单因素指标都很难有效地反映城市化的各个方面,应采用复合指标法建立一套全面的且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指标体系,从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来描述城市化的程度、速度和分布。但这并不意味着指标越多越好,指标还应具有典型性和显著性,应能最大限度地揭示样本间的差异,而对于那些意义相仿或在各评价区域数值相近的指标应予以舍弃。同时还应使指标具有可获得性、可比性和可定量性。
该文根据城市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衡量城市化发展水平,并构造出相应的刻画指标, 建立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图1)。
U[,E] 经济城市化水平
经济城市化最根本的内涵是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其中工业化是直接推动因素,而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兴旺则是城市化深入的表现。非农化生产所具有的高度聚集性特点,使得单位空间内经济活动强度和总量规模大增,因此可以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及单位空间非农经济活动密度来反映经济城市化水平。具体选择了P1—P4共4项指标。
U[,P] 人口城市化水平
人口城市化是经济城市化的直接结果,表现为人口向工业区聚集、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从而使非农业人口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规模扩大、等级提高,则会出现不同规模等级城镇人口比例的变化。所以可用“城镇人口(占全区总人口)比重”、“非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比重”、及“市人口(占全区市镇总人口)比重”等指标(P5—P7)来分别体现人口的城镇化程度、非农化程度、 以及在不同等级城镇中的分布与聚集程度。至于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就业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的变化,苦于无法找到完整的地、县一级资料,所以未纳入指标体系。
U[,S] 空间城市化水平
空间城市化是指城市化过程在地域空间的外在表现,包括城市景观的形成、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展、区域内城镇点数量的增多,城市密度增大,城市群与城市带形成。“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速率(或比率)”这一指标构思虽好,但由于统计困难,尚难以使用。因而只选定“城镇密度(P8)”和“(区域内全部)城市建成区总面积(P9)”这两项指标。
U[,L] 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过程是个深刻的、全方位式的变革过程。伴随经济、人口、空间的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都会发生转变,从而形成与乡村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乡村生活方式相比,城市化生活最突出的特点是生活现代化和服务社会化水平较高,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快节奏、高效率,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对外联络紧密,并且拥有较高的消费和较多的社会福利保障。这种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使城市更具魅力,对乡村和小城镇人口产生很强的吸引力。
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是整个城市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化内涵丰富性的体现。虽然其中许多转变(如精神与价值观念的转变)是无形的、难以度量的,但区域内交通、通讯、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及社会服务等设施的发达程度能一定程度地反映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水平,其中最能体现城市生活方式的是消费水平、以及与外界联络的便捷与密切程度。本文选取P10—P14这5个指标来衡量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水平。
区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上述四个方面不是彼此割裂,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经济城市化是基础,人口和地域空间的城市化是经济城市化的表现,而最终的结果是促进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生活方式更文明、更现代化。四者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图2所示。
2 分析过程与评价结果
2.1 选择分析与评价方法
在建立起一套评价指标之后,便要根据指标的特点和所研究问题的性质,选取适当的分析评价方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综合评价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该方法的关键是确定各指标的相对权重,虽然已有层次分析法(AHP)等比较优秀的赋权方法, 但总是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对于本研究而言,因为经济、人口、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进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是同一整体的几个组成部分,因而刻画它们的各个指标均不是完全独立的,而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关联。所以该文决定选择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特别适合于处理象本研究这样指标和样本都比较多,且指标间存在一定内在联系的问题。通过主成分分析,不仅能够揭示出各指标间的内在关系,而且还能将众多的指标归纳、“化合”成几个综合指标,通过对最主要的综合指标(即主成分)的分析,便可实现对评价对象的排序分级或聚类分型。而且由于计算过程是完全依照指标间内在联系所进行的数学变换,避免了人为评分的主观性,从而结果更为客观。以下将以陕西省为例,对其各个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2.2 城市化发展总体水平的排序
首先统计、整理出陕西省10个地市14个指标的原始值, 然后用PCA主成分分析程序进行运算。从所得到的特征值相关矩阵可知:前3 个特征值的贡献率分别是66.18%、15.16%、6.91%,三者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91.06%。由此可见,尽管指标较多,但综合效果相当好, 这说明主成分分析法的运用是适宜的。前3 个主成分已包含原始数据信息的91.06%,已具备足够的代表性。
表1 第Ⅰ至第Ⅲ主成分载荷矩阵
指标因子
第Ⅰ主成分 第Ⅱ主成分 第Ⅲ主成分
P[,1] 非农产值密度0.9612 0.1742-0.1344
P[,2] 工业总产值 0.8819 0.1723-0.3970
P[,3] 非农业产值比重 0.7782-0.5623 0.0222
P[,4] 三、二产业产值比0.0773 0.9175 0.3620
P[,5] 城镇人口比重0.8451-0.3708 0.2866
P[,6] 非农业人口比重 0.8129-0.4380 0.3376
P[,7] 市人口占城镇总人口比重 0.3410 0.2506 0.8269
P[,8] 城镇密度0.6262-0.2047-0.1782
P[,9] 城市建成区总面积0.9201 0.2615-0.2294
P[,10]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0.9726 0.0766-0.0707
P[,11] 人均邮电业务总量0.9564 0.2276-0.0964
P[,12] 道路交通网密度 0.9176 0.3630-0.1202
P[,13] 每万人拥有电话机数 0.9135 0.2402 0.0334
P[,14] 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0.8277-0.3929 0.2403
表2 陕西省各地市第Ⅰ至第Ⅲ主成分得分值
地区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
第Ⅰ主成分 2.603
0.580
-0.013
0.028 -0.066
第Ⅱ主成分 0.528 -0.902
-0.347 -0.101 -0.198
第Ⅲ主成分-0.100
0.787
-0.392 -0.193 -0.227
地区汉中安康商洛延安榆林
第Ⅰ主成分-0.325 -0.653
-0.838 -0.503 -0.813
第Ⅱ主成分-0.244
0.7270.509 -0.066
0.095
第Ⅲ主成分-0.325
0.5170.240 -0.084 -0.223
主成分载荷就是主成分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表1 可以看出,除P4和P7之外,其它指标均与第Ⅰ主成分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认为第Ⅰ主成分代表的是区域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不妨称之为“总体水平主成分”。根据区域内各个小区总体水平主成分(即第Ⅰ主成分)得分的差异,便可进行城市化发展总体水平的排序。表2 列出了陕西省各个地市前3个主成分的相应得分值, 从其中第Ⅰ主成分得分值一栏可以看出:西安地区城市化总体水平在陕西省内遥遥领先,铜川、咸阳地区居于第二和第三名;而总体水平最低的后三名分别是商洛、榆林、安康;其它地区居于中间水平。这一结果与平素考察、调研所得结果非常一致。
根据第Ⅰ主成分所得到的这一总体水平排序结果,可与通常采用的单因素的城市化水平指数(非农业人口比重或城镇人口比重)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表3)。从比较结果来看, 综合评价结果与单因素评价结果大体相似,但也存在不同。比如铜川地区的城镇人口比重和非农业人口比重均居全省第一,但其城市化总体水平却是全省第二,位于西安之后。铜川地区之所以拥有全省最高的城镇人口比重和非农业人口比重,主要是因为铜川所辖县很少(只有耀县和宜君县)、辖区内农业人口很少,并不是因为其城市自身特别发达。相反,铜川地区的小城镇发育很不充分,地区中心城市(铜川市)是个经济结构单一的重工业城市,人口仅40万人左右,其城市规模、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第三产业发达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等都远不如西安,而这些差异单用人口城市化水平指标就很难反映出来。再比如,陕北的延安地区城镇人口比重和非农业人口比重都比较高(分别为全省第五、第四名),但其整体经济实力和城市建设与发展水平毕竟不如关中的宝鸡、咸阳和渭南,所以其城市化发展总体水平只名列全省第七。由此可见,用第Ⅰ主成分为依据所进行的总体水平评价与单用人口城市化水平指标所进行评价相比,前者所包含的信息更丰富、结果更贴近实际状况,因而评价更为可信。这同时表明第Ⅰ主成分被确定为“总体水平主成分”是很适宜的,它的确能有效地、准确地区分出城市化发展总体水平的区域差异。仅用人口城市化水平来代表整个城市化发展水平,有时所得结论可能会对人产生某种误导,造成错误的印象,因为人们总是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达水平和生活现代化水平相联系,而有时有些地区人口的城市化水平却不能很好地体现经济发达程度和生活现代化水平,以至于会出现经济不发达、生活不现代化而人口却高度城市化的这种所谓“伪城市化”现象。只有对某地区经济、社会作全面考察,才能对其城市化发展水平作出真实而准确的判断。
表3 城市化总体水平排序与人口城市化水平排序的比较
地区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
城市化总体水平序次 1
2
4
3
5
相对得分值 1.000.410.240.270.22
序次
2
1
6
4
3
城镇人口比重(%) 67.868.442.450.853.0
序次
2
1
3
5
7
非农业人口比重(%)
39.544.420.817.515.3
地区汉中安康商洛延安榆林
城市化总体水平序次 6
8 10
7
9
相对得分值 0.150.050.000.090.01
序次
7
8 10
5
9
城镇人口比重(%) 42.439.635.745.436.6
序次
6
9 10
4
8
非农业人口比重(%)
16.611.5 7.818.711.6
2.3 城市化发展过程的类型差异
城市化发展总体水平是由许多个指标共同决定的,它是各个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由于城市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各个地区城市化的进程与特色不尽相同,因而具有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陕西省所辖地市不多,从概率上来讲不会产生太多的类型,但是依然能够相当清晰地区分出几种不同的类型来。
如果说第Ⅰ主成分的功能主要是用来区分各地区城市化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那么第Ⅱ、第Ⅲ主成分将有助于区分发展进程的阶段与特色的差异。从主成分载荷矩阵(表1)可以看到:第Ⅱ主成分与P4 指标(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产值比)关系最为密切, 二者正相关系数达 0.9175,因而第Ⅱ主成分主要刻画了非农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特征, 所以可称之为“产业结构主成分”。而第Ⅲ主成分则与P7指标(市人口占市镇总人口的比重)关系最为紧密,二者正相关系数达0.8269。市人口占市镇总人口的比重值越大,一方面意味着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很发达,“极化”效应很强、城市首位度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地区小城镇不够发育,城市体系结构不够完整。反之,该比重值越低,则意味着该地区中心城市极化效应不很强,小城镇充分发育,小城镇人口占据了城镇总人口的很大比重;有时这也表明该地区人口城市化尚处于相对初级阶段,此时城镇人口中许多人才仅仅成为“镇上人”,还未成为真正的“城里人”。因此,不妨将第Ⅲ主成分称为“人口分布结构主成分”,它通过人口在市、镇的分布比例,间接地反映了区域城镇体系的完善程度及小城镇的发育程度。根据第Ⅱ、第Ⅲ主成分与第Ⅰ主成分的相对关系图(图3、图4),便可进行很直观的聚类分型。
图3显示了各地区城市化总体水平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大致可区分出五种类型。
A型(西安):总体水平高—第三产业发达型。 其第三产业产值已超过工业产值,两者产值比为1.30。
B型(铜川):总体水平中上—工业主导型。 其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不发达。
C型(宝、渭、咸):总体水平居中—工业为主、 第三产业为辅型。
D型(榆、延、汉):总体水平中下—二、三产业较均衡型。
E型(安康、商洛):总体水平低—第三产业为主、 工业不发达型。两地的第三、第二产业产值比分别为1.49、1.35,这种高比值是由于工业产值低(即分母较小)造成的,而不是因为第三产业特别发达(即分子较大),所以与A型是完全不同的。
图4 则显示了各地区第Ⅰ主成分得分和第Ⅲ主成分得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各地城市化总体水平与城镇人口分布结构、人口城镇化进程阶段的关系。根据图4,也能区分出五种类型。
a 型(西安):总体水平高—中心城市发达—小城镇发育适中—市、镇人口比例较均衡型。虽然西安市是个特大城市,但全地区建制镇数量较多(46个),因而市、镇人口比例还比较均衡。
b 型(铜川):总体水平中上—中心城市极化强烈—小城镇欠发育—中心城市人口比重高。铜川地区建制镇只有11个,为全省最少;铜川市人口占全地区城镇总人口的77.9%,占绝对多数。
c型(宝、渭、 咸):总体水平居中—城镇体系较完整—小城镇发育充分—小城镇人口居绝大多数。宝鸡、咸阳、渭南三个地级市人口仅分别占各自地区城镇总人口的34.2%、35.0%和30.9%,小城镇人口是构成城镇人口的主体;而且咸阳和渭南地区除了咸阳、渭南这两个地级市之外,还拥有兴平、华阴和韩城这几个县级市,城市体系较完整。
d型(延、榆、 汉):总体水平中下—中心城市欠发达—镇数量较多—市人口比重偏低。
e型(商洛、 安康):总体水平低—小城镇数量偏少—中心城市人口比重偏高。但这与b型的铜川模式不同, 铜川地区城市化总体水平较高、中心城市工业较发达;而商洛、安康的总体水平较低,中心城市工业不发达。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A、B、C、D、E型与a、b、c、 d、e型的地区分组结果是一样的,因而可以将它们“嵌套”在一起, 综合地划分出五种类别:Aa类、Bb类、Cc类、Dd类及Ee类。Aa类(西安)的特征就是A型与a型特征之融合迭加,其它类别依此类推。
3 讨论与总结
城市化是个十分复杂的、内涵极为丰富的、全方位式的变革过程。各个地区在其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着程度、阶段、方式等差异,而这种差异仅仅用通常的人口城市化水平指数很难全面反映出来。因此该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组指标,从经济、人口、地域空间、生活方式四个方面来分析评价城市化进程,以期能对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有个全面的、总体性的认识。
该文选择主成分分析法为研究工具,因为该方法特别适合于解决因子和样本众多,且因子间内在联系较为紧密的这类问题。通过以陕西省为样本的实例分析结果来看,选择该分析方法是非常适宜的:前三个主成分不仅具有很好的综合概括性,而且具有明确的、易于理解的含义,利用它们能够有效地对各个地区城市化发展总体水平进行评价与排序,并实现对不同发展过程的类型区分。
从对陕西省的具体分析结果来看,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首先体现为总体水平的明显差异(反映在第Ⅰ主成分得分上),西安地区总体水平遥遥领先,关中(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普遍高于陕南和陕北。这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分布格局基本相同,由此可见,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确能够很好地表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除总体水平的明显差异之外,更进一步的差异则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和城镇人口分布结构上(第Ⅱ、第Ⅲ主成分)。产业结构和城镇人口分布结构主要取决于一个地区第三产业发达与否、城镇体系完善与否、以及小城镇发育如何。在工业化基础较好的地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城镇体系的建立完善,是城市化进程深化的表现,是城市化向后城市化阶段过渡的标志,西安地区业已出现这种态势。但在一些工业基础较薄弱的地区、或专以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尽管城市化总体水平不很高,但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产值比却较高,这种情况则不能算作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只能算作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小城镇发育增长的含义,也得从两个角度来判断:如果某地区城镇体系已相当完善且城市化基础水平较高,那么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则表明该区域较高等级城市的“溢出效应”已十分明显,已进入增长极核带动全区域整体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种高水平的城市化阶段。而如果某地区城镇体系不完善且城市化基础水平较低、缺乏中心大城市,那么这时小城镇迅速发展则表明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才刚刚起步,才处于初级阶段,这时应着力培育其中基础条件较好者,使之迅速成长为区域增长极核,以期不久之将来能带动全区的发展。总之,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结构的差异反映的是各地区城市化进程阶段和进程特点的不同。
单从人口城市化水平来看,陕西省城市化水平偏低,除西安和铜川地区之外,其它地区的非农业人口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陕西城镇数量偏少,城镇体系结构不完整,全省除西安这一个特大城市之外, 其余均为中小城市, 缺乏承上启下的大城市。 根据等级扩散(Hierarchical diffusion)原理,城市等级体系中某一层次的薄弱或缺乏,将会影响城市职能的扩散与辐射,特别是会制约高一级城市功能的扩散与发挥。陕西省城镇体系结构的不健全,妨碍了西安特大城市对全省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的发挥。今后,若能将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宝鸡市和咸阳市尽快培育成大城市,充当“二传手”,将有助于改变现在这种西安一枝独秀、其余相当落后的局面。
该文是以行政省为区域对象,比较了省内各个地区间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事实上,该研究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于更大或更小的区域,在评价对象区域的等级和范围发生变化后,可对评价指标体系略作增减。例如:当评价对象是县及县以下区域时,此时乡村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就变得十分重要,应增加能反映乡村工业化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等指标,而同时删去“市人口占市镇总人口比重”、“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等表征效能下降或意义变得不太重要的指标。
* 该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A49371030)部分成果。
收稿日期:1997—07—23修改稿日期:1997—09—15
标签:城市化水平论文; 小城镇论文; 成分分析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评价中心论文; 经济论文; 生活方式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