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国图书馆社会学研究的三个难题_社会学论文

制约我国图书馆社会学研究的三个难题_社会学论文

制约我国图书馆社会学研究的三大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社会学论文,难题论文,图书馆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图书馆社会学研究作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在我国图书馆学的发展、应用的过程中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早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我国图书馆学的奠基人之一杜定友先生就明确指出:“图书馆学,则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著述史等为原理,以分类编目修补等等为应用。”[1]杜先生在文中提出了社会学是图书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主张图书馆学的发展和应用应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之中来考察,应重视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还认为图书馆学应用社会学理论,研究人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研究人们智慧结晶物质化的著述史理论作为图书馆学的原理,并在图书馆实践中把这些原理加以灵活的运用,从而在实践过程中产生新的理论。这种思想对杜先生日后的学术研究乃至整个中国图书馆学界的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使得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注重图书馆学研究与社会学的最新原理相结合,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注重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加大图书馆建设的数量和质量,服务人民大众;在检索过程中,注重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充分考虑汉字特点和我国人民的社会文化心理等等。

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注重电子传媒和以网络为载体的“电子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高速发展,本应在这一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的图书馆社会学却处于逐步萎缩以致渐为人所淡忘的地步。笔者检索200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专题库,发现收录关于图书馆学研究的专题文章194篇,其中竟然只有1篇关于图书馆社会学研究或应用方面的文章。作为南方图书馆学研究重镇的某高校的图书情报专业也多年没有开设图书馆社会学有关课程。许多图书馆从业人员和专业的研究人员也视图书馆社会学为“旁门左道”,认为检索和编目才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主题。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部分人甚至包括许多所谓图书馆学专家对图书馆社会学研究的轻视,认为社会学知识对图书馆学的理论和应用几乎没有什么用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当前我国图书馆社会学研究发展的三大难题:(1)跨学科研究本身存在的问题;(2)图书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3)针对图书馆研究的社会学研究严重滞后。

1 跨学科研究本身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有它自己的研究方法和对象,也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涉及历史、地理、心理学、目录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社会学同样如此,它包含研究政治体制与社会分层的政治社会学,关注社会发展与人类文化的社会人类学,还有历史社会学、旅游社会学等等分支。作为综合学科的这两门学科本身需要关注和学习大量的知识,并各自有着丰富的研究对象。所以作为这两个跨学科的交叉领域的图书馆社会学研究往往较易为研究者所忽视。笔者统计2000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专题库,检索到关于图书馆学主题的文章共194篇,其研究的对象或主题分布如下(见表1):

表1 有关图书馆学(包括情报学、档案学)文献的研究主题分布

研究主题论文篇数

图书馆管理 45

图书馆学基本理论

36

数字图书馆建设

 35

图书馆技术(编目、检索)研究35

图书馆学史 17

其他(包括书评、会议综述、启事等) 25

图书馆社会学1

合计194

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1年第一季度政治类专题数据库检索到关于社会学主题的文章共189篇,其研究的对象或主题分布如下(见表2):

表2 有关社会学(包括人口学、人类学)文献的研究主题分布

研究主题论文篇数

社会学基本理论

 83

社区研究以及社会问题研究

45

社会学史

17

社会人类学 10

社会心理学 7

社会统计学 3

人口学

 6

其他(包括书评、会议综述、启事等) 18

合计189

比较上述两表,可以发现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最容易为两个母学科所忽视。在194篇图书馆学论文中,只有1篇论述图书馆社会学;而在189篇社会学论文中,竟然没有一篇以图书馆社会学作为研究主题的。

另外在我国的教育体制和学科划分中,作为两个独立学科的交流是非常困难的。一个参加了图书馆学会的人,很难再参加社会学学会。这主要由于我国严格的学科划分以及专业意识。在我国研究图书馆学的学者和图书馆的从业专业人员,多数是从图书馆学专业毕业,极少学习过社会学的专业理论。同时,作为在改革开放后才恢复的社会学,其培养的人才也极少从事图书馆的专业工作。缺乏跨专业的人才,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图书馆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而在美国,据1978年的一项统计,在454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信息学和图书馆学研究人员中拥有社会学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员达到23位(5.1%)。[2]考虑到图书馆学和社会学众多的分支学科,这已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比例了。

2 图书馆社会学——一个理论学科还是一个职业领域的研究

作为一个理论学科,社会学可以定义为研究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起源和社会制度的功能的这样一门科学。[3]社会学脱胎于哲学,早期的许多社会学大师同时也是哲学大师,比如孔德(Comte)既是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实证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因此,社会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社会现象的归纳和总结,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然后用以指导社会实践。

而如果将图书馆作为一种职业,那么图书馆学毫无疑问应该是研究图书馆作为一个职业领域的学问,它更强调图书馆的功能,包括采访、编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等功用。杜定友先生对图书馆学有个界定:“图书馆学是人类学问中的一部分,专研究人类学问记载的产生、保存和应用。”[4]它研究的更主要的是关于图书馆的保存和应用人类知识的技术。

如果将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探讨它的社会学功能比作“用”的话,那么图书馆的职业功能研究毫无疑问就是“器”了。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图书馆社会学的研究到底是应以“器”为主,还是以“用”为主,也是困扰当前图书馆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难题。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社会学研究也已走出了构筑宏大理论体系的年代,更多关注社会的具体现象,带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强调对具体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有很强的应用性。那么当前的图书馆社会学也应顺应社会学的大趋势,抛弃所谓的“器”“用”之争,以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为己任。这实际上也是要求将图书馆应用技术和其社会服务功能相结合。比如,“会改社”是当前社会的趋势,那么我们的图书馆社会学研究就应该顺应这个趋势,及时探讨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广州地区来说,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了较大的变化,不需要亲自去图书馆查阅需要的材料。那么这样是不是就说社区图书馆就没有建设的必要呢?答案是否定的。研究表明,电脑网络的普及造成都市社区人际关系网络的退化。[5]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到公共的场合展开面对面的交流,而社区图书馆则是这样一个理想的场所。笔者所做的调查表明,广州某社区有90%以上的社区居民希望拥有社区图书馆。他们选择社区图书馆的原因多是有文化气息,可以让人放松,可以与人交流。针对他们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社区图书馆保存和应用知识的功能在社区已经退化,而它提供社区休闲和交流的功能却突显出来,这给我们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者提供了一个参考,要求我们在设计和管理社区图书馆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这样,我们既研究了社区图书馆的“用”,反过来通过“用”的研究影响了“器”的研究。

3 针对图书馆研究的社会学研究严重滞后

制约当前我国图书馆社会学研究发展的第三个难题是针对图书馆研究的社会学研究严重滞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图书馆学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图书馆社会学发展的高潮,有一大批深谙图书馆学,同时又懂得当时社会学发展最新潮流的大师。比如杜定友先生将图书馆置于这个社会大背景下考虑它的社会定位,考察社区人口对社区图书馆的人口统计学影响等等。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学正是迪克凯姆和法国年鉴学派的整体论和因果论统治社会学潮流的年代。杜氏既掌握了最新的社会学潮流,又将它结合到图书馆的具体实践中去了,当然就会在图书馆社会学研究上取得巨大的成就。

当前,一来由于近二十年来的社会学理论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再像过去那样一种理论独霸一时,造成图书馆社会学研究者无所适从;二来精通两个专业的研究人才不足,缺乏既了解社会学当前最新趋势,又能把它和图书馆的实践工作结合的研究者,使得当前关于图书馆研究和社会学研究脱节,很多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能应用到图书馆的实践工作中去。而关于图书馆社会学研究的成果又不能代表社会学的经典或者是最新的理论成果,一出来就沦为过时的东西。这种现象不仅在我国比较突出,在全世界图书馆社会学界也存在相似的问题。据美国在1978年对指定的22种美国权威的社会科学杂志的统计,当年有关图书馆学研究的文献中共有1327条社会学参考书目,其中引用频次最高的10位作者中,只有4位是社会学家。而最经典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只被引用8次,排在10名以外。而以《资本论》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思和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迪克凯姆更是各被引用了1次。[6]1978年的另一项调查则表明,对当年权威的期刊中关于图书馆学研究的文章的参考文献的出版年统计发现,所有文献的平均出版年是1972年;而其中引用社会学的文献的平均出版年是1968年。这表明,那些应用的社会学的东西比较其他学科是过时的东西。或者说不能代表社会学的最新成果。

类似的问题,还反映在当前的图书馆社会学的研究趋势上,我们现在的图书馆社会学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应用社会统计学来统计分析有关读者数据,进而通过反馈读者信息来改善图书馆的结构和功能,比如如何采购、采购什么书目等等。这种想法本身没有错误。但我们也应注意到社会学近来的发展趋势,当前的社会学研究由于社会变迁的加快,影响社会现象的社会因素过多,越来越不适应采用宏观的统计方法来进行研究了。所以社会学也有从研究没有个性的"people"向研究有个性的"person"转变的趋势。因此我们当前的图书馆社会学也应该顺应这个潮流,更多地从人性出发,照顾人的个性,在图书馆服务、馆舍建设甚至图书馆的座椅颜色搭配、书籍和数据库的使用上更多考虑到人性化。注重和读者以及社会各方的互动,而不是仅靠几个静态而且不太准确的数据进行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

当前是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图书馆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也会更为显著,因此也应是图书馆社会学大有用武之地的时代。如果我们能针对上述问题多研究,争取构建信息时代的新的图书馆社会学,则图书馆幸甚,社会幸甚!

收稿日期:2002-12-11

标签:;  ;  ;  ;  

制约我国图书馆社会学研究的三个难题_社会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