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现实意义与应用论文_任永恒

隧道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现实意义与应用论文_任永恒

中铁六局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根据党中央一号文件显示,加强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隧道工程施工管理中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有助于提升工程施工效率与水平,保证施工进度与秩序,保障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生安全。现阶段,隧道工程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施工工艺和设备得到了更新,但是施工管理问题仍然不断出现,对于工程施工有一定影响。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转变传统管理模式提升隧道施工的安全系数。信息化建设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是当今隧道施工管理的必然趋势,可以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高效性。文章基于隧道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论述,分析相关应用策略,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施工管理;信息化技术;现实意义;应用策略

一、隧道工程施工管理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意义

隧道工程相比较其他其他道路施工工程,具有独特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工程施工具有一定安全风险,对现场施工管理有一定要求。尤其在前期的地质、水文、岩层勘察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特征和变化规律,调整和变更施工方案设计。加强隧道施工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资料收集,加强通讯交流,能够根据区域性特征变化,优化施工细节处理。对于工程较长的隧道施工,能够加强不同施工区域的沟通交流,减少施工环节的交叉施工,提升施工效率。隧道工程信息化建设能够形成新时期现代化施工管理模式,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的全面性、整体性、细节性管理。信息技术在监测勘察系统上的的应用能够进行工程动态监督,了解各个施工环境和区域的相关信息。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还包括对围岩及支护结构受力状态量测的有关信息。有助于对施工进行技术指导,

二、隧道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一)资料数据整合,构建信息库

现代化数字软件和信息资源库的合理应用,能够基于隧道工程建立一个专属的资源数据库,汇总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内容和资料文件,统一规划施工方案设计。信息库的建立能够便于施工工程的记录和保管,便于集中管理,并且能够方便查找和翻阅。数字化软件的运用能够统筹分析工程施工方案,分析安全风险点和事故发生率,提前做好相关应急防范工作,减少经济损失。

(二)监测系统的应用

我国现阶段隧道施工管理模式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对于监督管理工作不能落实到位。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够对隧道工程施工开展高效管理。在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可以通过无线电、视频监控,随时对施工进度进行掌控,端正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并且能够对施工工作进行监控管理,注重部分工程环节技术管理,发现施工内容中的细节问题,通过保留视频录像作为证据和记录。在组织会议和技术性探讨时作为典型示范进行探讨和分析,发现问题,找出解决方案,降低安全风险系数。监测系统的应用主要包括监测录制、信号传输和后续管理。

监测部分中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摄像头的安装、信息源的显示器安装。通过在隧道施工现场装设,将施工现场状况实时反映给监测中心,为了确保清晰度和施工过程的细节处理,应当选取超清、高分辨率的监控设备和显示器。对于一些施工范围较大的区域工程,需要按照可调节角度、自动变焦的摄像镜头,以在环境昏暗的施工环境中成像。值得注意的是,还需要加强对监控设备的保护,防灰防尘防水防撞击,以提高监控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监测工作水平。

信号传输部分需要考虑到隧道工程的长度和信号覆盖程度,要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必须要合理覆盖有线规划,通常是选用信号损失较少的光纤在沿边缘覆盖隧道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隧道施工的布设工作能够有效保证信号传输,如果不注重相关工作,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损坏线路,维护工作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还要耗费大量资金成本。对于部分开阔区域,可以使用无线电设备接受信号,加强信号的传输工作,减少线路敷设的成本。

后续的控制管理工作包括对信息的收集、汇总、处理等工作,对于信息处理软件和电子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选择性能较好、内存较大的计算机配置,加强信息化处理工作。还有些管理者由于需要外出出差和学习,对于相关施工现场不能及时进行督查工作,可以通过将摄像信号同步上传至网络,不但能工远程监督和管理,而且能够远程实时操控。

(三)施工人员管理系统

信息化建设还包括施工人员的管理系统,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分属工程不同区域,通过在工作人员身上配备相关设备,能够有效对施工人员进行定位和管理,有助于提高施工作业的效率,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性。相关设备能够检测区域空间的不良因素,如空气质量、安全隐患、事故征兆等情况,保护人身安全。当发生风险事故时,可以根据施工技术人员身上的定位系统精确救援,保障生命安全。

另外,施工人员身上配备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可以使用语音双重对讲系统,达到实时语音传输的效果,有效帮助施工人员之间交流和沟通施工情况,也能加强管理人员联系施工技术人员的即时性。语音对讲系统能够便于管理,了解项目建设情况,从而及时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项目。尤其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施工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情况,及时安排人手处理,减少资源和时间损失。隧道建设需要深度,所以很多信号设备不能正常使用。语音双重对讲系统有效填补了沟通空白,能够有效实现隧道内与隧道外的及时有效沟通,实现有效的施工管理和控制。

(四)超强地质预报

由于隧道施工工程工期较长,前期的地质勘察工作是基于满足施工条件而进行的,后期随着施工工程的进行,还需要进行更深程度的勘探。当发现内部地质条件阻碍工程施工时,为了防止施工进度受太大影响,要通过信息化建设中的超强地质预报了解某一区域的内部特征和环境,对于岩层结构、岩层软硬程度、地下水位及流向、矿物资源分布能够有效勘察,减少自然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超前地质预报能够通过超前钻探和TSP等途径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对隧道施工方案和设计进行有效探测,根据探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决策,有效提升施工作业的质量,减少无效施工的概率。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分析能力,确定施工前方围岩性质,节理裂隙分布、软弱岩层及岩层的含水状况等情况,同时出现一系列参考数据,初步测定岩石的弹性模量、密度、泊松比等参数,作出对应的施工策略,提高施工时的安全系数,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

结语:

随着工程施工技术的更新换代,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减少安全风险事故发生的频率。总而言之,文章阐述了隧道施工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意义与措施分析,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强工程施工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进度为前提,完善工程施工模式,改进管理方法,有助于推动隧道施工管理现代化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涛.刍议信息化监控技术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1):257.

[2]肖峰,李明.基于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36):102-103.

[3]毛鹏飞.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0):133-134.

[4]陈称峰.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2):96-97.

[5]景岗山.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8,37(07):199-200.

[6]冉光明.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04):159-160.

论文作者:任永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隧道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现实意义与应用论文_任永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