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巨鹿县张王疃校区 张晓娜 055250
摘要:静观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这种现象致使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无兴趣。然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素养,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教师;课堂教学;活跃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消除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有趣。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激活课堂呢?
一、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程理念指出我们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1、转变教师角色
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进展,教师必须从主宰课堂的统领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例如《蟋蟀的住宅》一文中第七——九自然段是写蟋蟀怎样建造房子,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可看出蟋蟀的伟大?”学生很快找出来了,然后在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
2、合理运用电教手段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电化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较强,它可以给学生提供鲜明、生动、清晰的视觉形象,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乐学的情感,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师生之间的共鸣,而且能够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两只小狮子》一文,虽然文中对小狮子练习捕食的动作作了生动的描绘,但只靠教师的语言进行说教,狮子捕食的动作还是难以形象的呈现在学生的思维之中。并且单纯的教师说教很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甚至厌学,这样便无法理解小狮子的勤学苦练。倘若我们利用电教媒体把撕、抓、滚、爬等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情形就大不相同。此时,同学们会感到有趣,从而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很直观地就把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出来了。
二、课堂语言应和蔼可亲、循循善诱
要想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学生可以信赖、爱戴的老师,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上课时应用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用期待、信任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不能批评,更不能讽刺学生,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要不加理睬,而是要耐心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再予以肯定。这样,学生既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
三、善学深思,学识渊博
“丰富的人文性和社会性”是语文的主要特征,因此,对语文教师的学识就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古今贯通、中外贯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贯通,我们的语文课堂岂能不激情飞扬?如果你的课堂语言声情并茂,且是一口标准而又流利的普通话,再加上一手骨架刚劲、肉质丰润的粉笔字,那么你的学生怎会不“学”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呢?如果你在讲《渔歌子》时能顺手画一幅“春江垂钓图”,在讲《白毛女》中张口唱一段《北风吹》,这样一来不但学生会受到艺术的熏陶,而且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还会产生相当的魅力,还何谈课堂气氛不活呢?
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
要想使语文课堂活起来,首先得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不但需要教师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比如:在学习《春日》一诗时,我首先播放了“春天的景色”片段。学生在优美的乐声中,欣赏着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美景后。再引导学生:多么美丽、迷人的春天哪!让我们听听,置身美景中的诗人说了些什么?快打开书读读吧!孩子们怀着好奇心,也带着好胜心,兴趣盎然的读起课文来,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举起来,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的求知欲、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自然流露,对古诗意境的体会和感悟也自然升华。如此,学生又怎能不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呢?这样的课堂怎能不活起来?
五、相信学生、尊重学生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这样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那如何让他们获得成功呢?我觉得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得到这种尊重就会以饱满的激情,百倍的信心主动地去学习,另外要多表扬多鼓励。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就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活起来”,而不是几个好学生在那“唱主角”。可往往每个班都有学习困难生的存在,他们或许是因为理解能力真不如别人,或许是天生内向不爱表现……面对这些课堂上的弱势群体,教师的态度起关键作用。如果我们冷淡、不适当地批评他们都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削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对语文课也就不感兴趣了。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办法进行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答对了做对了其中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这样这些学困生就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紧接着教师要加强训练力度,适当增加难度,提高要求。如此训练下去,学困生定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总之,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然而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积极学习现代化教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和组织协调能力,为构建轻松活跃的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育》,伍卓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中国教育报》,王义武,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
3]《走进新课程》,朱慕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课堂教学技艺》,许高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张晓娜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语言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素养论文; 《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1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