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的财政政策论文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的财政政策论文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的财政政策

邓永玲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财政局,山西 长治 046000)

摘要: 随着山西省的不断发展,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日渐明显,不断增大的城乡收入差额导致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如果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长期得不到调节,那么将会影响到山西省的社会稳定情况。由于对于农业方面的财政支出未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并且政府对山西省乡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方面的矛盾日渐激烈,需要政府从财政支出制定相关政策等方面入手,尽可能的减少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关键词: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财政政策调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山西省也积极加入到发展经济的道路上,使得山西省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不断的增大,这种不断增大的城乡收入差异将会对山西省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山西省的城乡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将可能会引起山西省社会的不稳定,而这样的社会矛盾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财政政策给予调控和指导,以保证在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减的工作上能够得到有效的推进。

一、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在山西省发展的过程中,各类新兴行业和高科技行业不断涌入山西省的先进城市,这些新兴行业和高科技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从事脑力工作,同时给予员工相对优厚的工资待遇。随着新兴行业的不断发展,其所占的收入比例在不断提升使得城市的收入增长十分迅速。对比来看,山西省乡村来源通常是种植业和养殖业这类体力劳动。首先,种植业和养殖业这类体力劳动本身就与城市中脑力劳动的收入相差甚大,所以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城乡收入差距;其次,现代社会新兴行业和高科技行业的收入增加速度远远大于乡村养殖种植业的收入增加速度,这样便导致山西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3)Ev是指施工项目在考核期内,基于拟投入的安全成本,以实际安全保障水平为前提,所需的项目安全成本计划费用值。

首先,将山西省近15年的城乡人均收入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近15年以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且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已经由最初的3400元左右增加到16000元左右,可见山西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增长情况不容小觑。一方面,城乡居民所从事的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山西省的政策改进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得城市收入不断增加,而乡村的剩余劳动力质量不高数量减少导致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增大。同时,受城市人口饱和等因素影响,近几年城市居民的收入增加速度有所缓和,而乡村农业方面得到了政策的支持,使得农村收入有所增加,山西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增速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仍然处在不断扩大的状态中。其次,将山西省与周围其他省份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平均收入是周围省份中最低的,但山西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是最大的。

二、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

1.山西省财政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较低

山西省调节城乡收入差距主要是通过对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进行调节来达到目的。在山西省的个人所得税征收过程中,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所得税所征收的规模在不断的增大,但是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城乡居民日常收入的比重却在不断的降低,使得个人所得税本应拥有的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能力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与此同时,消费税作为山西省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另外一个重要工具,应该对高收入水平的人群征收相对高额的税收,而对于低收入水平的人群进行一定的保护;但现实状况却是,消费税对于山西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节能力不够,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并未能覆盖所有高端商品和服务,同时对一些低端商品进行税收,使得城乡居民在消费税方面的支出相差无几。

2.对于农业方面的财政支出投入力度不够

从我国政策也可以看出,中国在发展高科技行业的同时,加大了对于农业生产的补贴,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而政府对于农业的财政支出将会对农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对于农业发展的补贴力度越大,则农民的收入状况也会变得越好,同时也会增强农民在农业发展上的信心。但山西省对于农业方面,财政支出所占的比例偏小,相较于我国一些发达的省份和其他发达的国家来说山西省在农业方面的投入明显不够,山西省每年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在总财政支出的5%左右波动,而发达地区一般在农业方面的财政支出占到10%以上。同时,山西省对于农业方面的财政资金投入呈现着不够稳定的局势,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而是存在一些年份的农业财政支出与前一年相持平的情况,在2003年~2005年农业财政支出所占总财政支出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在2006年~2007年虽然有了一定的增长,却在接下来的几年未能保持增长趋势,只是保持前一年的比例,这样便使得农民的收入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得不远离家乡务工,同时也致使山西省在农业方面投入的劳动力久久得不到提升。

3.山西省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

农村的医疗设施和社会保障等资源远不如城市,山西省对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工作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导致山西省很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例如,医院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服务效率低下难以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

4.乡村的基层建设体系不完善

教育业的平稳发展也将会有力地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虽然山西省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基本保持稳定,但仍然存在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远不及城市教学质量的情况。首先,农村学校难以像城市学校一样,给予学生专业的硬件设施和科学的发展规划,农村学校在实验仪器和学生住宿方面都远不如城市学校,并且为了解决教师短缺的问题,可能存在一个教师同时带几个年级学生的状况,也存在着减少一些非考试科目的教学的现象。很多教师更愿意去城市进行教学工作而不愿意在农村进行教学,使得城市的教师已经远远超过所需要的数量,而农村的教师却极为缺少,同时,农村的教师缺少学校培养的机会,优秀教师的数量极少。

三、缩小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财政政策建议

1.加大山西省财政支出在农业方面的比例

首先,应该加强对于山西省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对于农村的学校教学楼宿舍图书馆等基础设施进行翻修,保障农村学生的就学需求,同时也应该加大对于农村教师的补贴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给予农村教师定期培养的机会,并且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支教制度来吸引城市的教师投身农村的教育领域。其次,由于农村有着比城市更为丰富的土地资源,所以可以吸引一些民办学校在农村开设校区,将更加专业的教学水平带入农村中。

2.加强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

首先,山西省政府应该加强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增大山西省财政支出中农业所占的比例,对于农民购买种子、施肥、灌溉等环节给予资金支持。首先,结合山西省的缺水情况适量的增加山西省水利方面的基础建设,同时向农民推广科学技术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其次,由政府处理,加强山西省农业方面的科技发展,鼓励农民积极利用高科技机械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收割,这样可以在节约劳动力的同时为农民带来尽可能多的收入,也应该积极鼓励农民在农业科技上的创新,对于一些自然景观优美的地区可以由政府出力,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从而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能够逐渐跟上城市的脚步。最后,在农业税收方面,应该加强对于农产品收购的补贴,同时减少对于农产品的税收,积极培养规模化种植的农业大户,减少山西省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

3.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

在扶贫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扶贫任务的精准性,保证扶贫资金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山西省负责扶贫的组织、部门能够深入到被扶贫人员的家中,一方面,能够更加明确的了解被扶贫人员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被扶贫人员的家庭情况制定准确的扶贫项目,通过给予资金,住房改造,劳动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扶持,使得被扶贫家庭能够脱贫致富。对于一些农村中的荒山荒地,山西省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降低当地人民承包荒山荒地的资金费用,一方面,减少山西省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政府也应该根据承包方所提供的发展项目给予一定的支持,从而达到鼓励农村居民脱贫致富积极性的作用。

由于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老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使得老人能够及时就医老有所养。所以,山西政府应该从各方面入手,加大对于农村养老和医保体系发展的扶持力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养儿防老的现状,使得老人在养老和就医等方面有着更好的保障,让年轻劳动力更加放心地选择好的发展道路。对于一些所处自然环境恶劣的农村居民给予搬迁补贴,做好搬迁后的安置和统计等方面的工作,对于一些危房改造工程给予一定力度的补贴,使得农村居民拥有更加安全的居住环境。

4.完善农村的医疗保障体系

时空数据聚类是基于空间和时间相似度把具体相似行为的时空对象划分到同一组中,使组间差别尽量大,而组内差别尽量小[8].针对大型公共建筑物内的人员数据,首先将人员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划分,由此估计人员的物理状态,进而对轨迹数据进行聚类从而预估室内不同区域的动态负荷.

青贮方式为实验室塑料瓶罐装青贮,塑料瓶容积为1 L。将甜高粱与苜蓿按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青贮,甜高粱占比为0%、25%、50%、75%、100%,并将瓶内原料压实密封,每种比例混合青贮饲料制作10瓶,放在实验室避光保存备用。

四、结语

山西省存在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山西省政府应该从保障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在保证农民日常需求的基础上,加大对于农业发展方面的扶持,促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种植、收割等方面的普及,给予农村劳动者更为优越的收入发展空间,从而减小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为促进我国制种行业可持续发展,稳定主要粮食作物种子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近日印发通知,将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制种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目录。通知明确,农户、种子生产合作社和种子企业等开展的符合规定的三大粮食作物制种,对其投保农业保险应缴纳的保费,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目录,补贴比例执行补贴管理办法关于种植业的有关规定。符合规定的三大粮食作物制种,指符合种子法规定、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规定或经当地农业部门备案开展的水稻、玉米、小麦制种,包括扩繁和商品化生产等种子生产环节。

参考文献:

[1]张山.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的财政政策思考[J].经济问题,2017,(10):45~50+73.

[2]胡绍雨.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7(02):69~76.

[3]莫连光,洪源,廖海波.收入分配财政政策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效果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4,(03):32~39.

[4]刘扬.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中图分类号: F124.7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19)30-0106-02

作者简介:

邓永玲,供职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财政局。

标签:;  ;  ;  ;  ;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的财政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