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福州 350122
【摘 要】“汤方”是中医学中最重要的方剂类型,以“汤”为名的方剂最早可追溯至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至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的出现,汤系方剂历经约500年的发展从起源走向成熟。《伤寒论》中汤系方剂之命名在中医史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方剂命名影响深远。本文在探究我国古代汤系方剂起源的基础上,通过梳理《伤寒论》中汤系方剂命名的分类,对其前承和后继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伤寒论;汤方;方剂;命名特征
中医是世界上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门学科,其文化与药理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世界上独一无二,通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医理论。中医文化研究事实上是中医药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换言之,仅从医学角度研究中医药理,无法掌握中医学的全貌。中医方剂命名是中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以“名”导义,梳理中医方剂的命名特征,有利于提高对中医方剂药理的认识。然而,综观已有研究,学术界将目光过多地停留在中医药理层面,而忽视了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由此,本文以《伤寒论》中“汤”系方剂命名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我国古代汤系方剂的起源,梳理《伤寒论》中汤系方剂的分类,对《伤寒论》中汤系方剂命名的前承与后继作用进行分析,旨在为客观论证中医文化与中医药理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参考。
一、汤系方剂命名特征的研究现状
从先秦以来我国医学典籍中方剂的命名特征来看,以“汤”为名的方剂在众多方剂中居于首位。仅就《伤寒论》来说,在113首方剂中以“汤”命名的方剂约占90%左右,充分说明汤系方剂在古代医家眼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尚缺少以汤系方剂命名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积累。吴剑宏等[1]综述了血府逐瘀汤方剂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姚鹏宇等[2]则对苓甘五味姜辛汤系列方的临床证治进行研究,均是从药理角度对汤系方剂予以分析;除此以外,大部分文献仅将“汤”、“丸”、“散”等方剂命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讨论。由此表明,汤系方剂命名学研究仍为薄弱。
二、古代中医汤系方剂的起源
多数中医学者认为,汤系方剂起源于《黄帝内经》,事实上,方剂起源与方剂命名的起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先有方剂、再有命名是中医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严格来说,汤系方剂起源于比《黄帝内经》更早的中药学著作,而《黄帝内经》只是首次以“汤”为方剂进行了冠名。通过梳理当前我国关于中药学的现有资料,证实先秦药学典籍中亦有关于汤系方剂的记载,而这一典籍被认为是中医汤系方剂真正的起源,即《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源出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3],将其与《黄帝内经》对比可见,该书中所有方剂均无五行学说痕迹,而五行学说则是《黄帝内经》乃至后世所有中医典籍的理论基础[4],由此说明《五十二病方》早于《黄帝内经》。而将其与同为药书的《神农本草经》对比,《五十二病方》载药243种,其中一部分药名出现在《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但也有若干药名在我国历代药学文献中均有所见,与后世本草书中药名不断增加的规律恰恰相反,如此,则说明《五十二病方》也早于《神农本草经》。
然而,《五十二病方》中虽有汤剂,却没有剂名,如“水煮药物,煎汁”,即为汤剂制法。再如:“毒乌豪(味)者炙口口(原文字缺失),饮小童弱(溺),若产齐赤,而以水饮……”,据考证,这一方剂主治乌头中毒,“毒乌”阐明了症状,“赤”即赤豆,意指方剂所用药材,“水饮”即制药方法,正确译文应为:“以童尿或水和以赤豆粉饮之”,说明该方属于汤剂。古代多以乌头炮制后涂于箭头,即毒箭,因此,也表明了这一方剂最早是为战争中中毒的士兵所制。
三、《伤寒论》中汤系方剂命名的分类
(一)以主药命名
将方剂以主药为名,与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古代封建社会中以“君”为主,“臣”为辅,而主药也可称为君药,因此,以主药为名是对药物的尊称,暗含古代医者对君王的尊敬。《伤寒论》中有很多以主药命名的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黄连汤、黄芩汤、附子汤等等,其中桂枝汤被称为“千古第一方”,是主药命名方剂中的代表。《伤寒论》中用桂枝汤解表的条文有21条之多,“桂枝”作为其中的主药,以此为名,则对方剂的功效、配方和制法起到了一定的概括作用,提升了患者对方剂的认识。
(二)以药物组合命名
自《黄帝内经》以来,以药物组合为名的汤系方剂一直延续到当代,如“桂枝加龙牡汤”,在当前的中医领域仍在临床使用,充分说明此命名方式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伤寒论》中以药物组合命名的方剂约占四成以上,其中如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桂枝甘草汤等等,都是药物组合命名方剂的代表。这种命名方式并非《伤寒论》独创,如《黄帝内经》中即有以“汤液醪醴”为名的方剂,说明了两部中医典籍之间的传承关系。
(三)以神怪动物命名
《伤寒论》中有些汤系方剂以神怪动物为名,如大(小)青龙汤、白虎汤和真武汤,其中,青龙和白虎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真武为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它们都属于古代阴阳学中代表方位的四象[5]。以此为方剂命名,是将传统文化与方剂联系起来,一方面夸大方剂的疗效,另一方面也传达了古代医者的图腾崇拜。据南朝陶弘景所著的《辅行诀》中记载,《伤寒论》中的黄连阿胶汤原名为小朱雀汤,经后世医者更名,使《伤寒论》中有“青龙”、“白虎”和“玄武”汤剂,而唯独缺少了“朱雀”,然而,这一记载的客观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论证[6]。
(四)以佐药数量命名
“十枣汤”在《伤寒论》中属于特殊的汤系方剂,从其命名特征来看,可归类为药物组合命名,但又可将其归类为一种新的命名方式,即以佐药数量命名。《伤寒论》中记载十枣汤的配方为芫花、甘遂、大戟、大枣十枚,四味药中唯独大枣规定了数量,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受到了该方配伍特点的影响。芫花、甘遂、大戟三味药具有毒性,故以大枣10枚为佐,从而缓和三药之毒,减少药后反应,因此以“十枣”为名,是表达了佐药在该方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五)以主治病症命名
常理而论,方剂的最终目的是治疗疾病,故以主治病症命名的方剂应当占较大的比重,如此能让患者了解方剂的疗效;然而在《伤寒论》中,仅有一小部分方剂以主治病症为名,如四逆汤、调胃承气汤、大(小)承气汤和大(小)陷胸汤等等[7]。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所有方剂在《伤寒论》这一总目录下已无需用主治病症来命名方剂;其二,疾病名称是在后世医学发展基础上逐渐完善起来的,东汉以前的医者对疾病症状有着更深的研究,但却少有关于疾病名称的研究,因此《伤寒论》中方剂的命名通常较为抽象,并鲜有以主治病症为名的方剂。
(六)以药物和功效组合命名
《伤寒论》中有14首方剂是以药物和功效组合来命名的,如茯苓四逆汤、桃核承气汤、甘草泻心汤等等。其中,茯苓、桃核、甘草为药物名,四逆、承气、泻心本为病症名,但在方剂命名中也代表了方剂的功效,如“四逆”即四肢逆冷,“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凡肾阳衰微,阴寒内盛,或寒邪直中于三阴,以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皆可发为四逆之证”[8]。采用此命名方式是为了让患者了解其所患病症,并阐明药物与病症之间的关系。
(七)以药物加减命名
《伤寒论》中也有以药物或方剂加减组合为名的方剂,其基本结构为:在某一基础方上增加或减去某一药物或方剂,如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剂名中“去”即“减”,这一方剂可分解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芍药甘草汤”[9]。再如柴胡加芒硝汤,剂名中“芒硝”为中药名,“柴胡”实际上是“小柴胡汤”的简称,故此这一方剂的组方为“小柴胡汤+芒硝”。这种命名方式在《伤寒论》中首次出现,是张仲景在其“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辩证思想上提出的一种方剂命名新方法。
四、《伤寒论》汤系方剂命名的前承和后继
(一)《伤寒论》汤系方剂的前承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出现汤剂记载的古医药典籍,而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源于长期的实践,据此推断,汤剂在夏前可能就已在民间广泛流传了,直至文字出现才由医者将撰成集。自《五十二病方》以来,越来越多的医药典籍出现,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等等,而《伤寒论》正是前承了这些古医药典籍,作者张仲景在整理和完善这些古籍方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传承或独创了汤系方剂,为后世汤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众多古医药典籍中,对《伤寒论》影响最大的首推商代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法》。据西晋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中记载:“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充分说明了《伤寒论》中汤系方剂大多前承《汤液经法》这一客观事实[10]。
(二)《伤寒论》汤系方剂的后继
《伤寒论》对后世汤系方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西晋王叔和对《伤寒论》进行整理和编次后,这部经典医著历经五代十国的战乱传至隋代,首先对《诸病源候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原作第八卷“伤寒病诸侯下”中的四十四症大多是对《伤寒论》汤剂的补充。至唐代《千金方》的出现,其伤寒方中的大部分汤剂完全继承自《伤寒论》,如大承气汤、桂枝二麻黄汤、赤石脂禹余粮汤等等。但《千金方》也对汤剂进行了扩充,如萎蕤汤、阳毒升麻汤、阴毒甘草汤和木香汤,都是后世中医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而宋代许叔微所撰的《普济本事方》又是对《千金方》的继承,该书卷八“伤寒时疫”中所载汤剂如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竹叶石膏汤等与《伤寒论》和《千金方》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也增加了一些新的汤剂,如桂枝加浓朴杏子汤、黄建中加当归汤、白虎加苍术汤等等。
五、结语
《伤寒论》是中医学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其改变了先秦汤剂单一且缺少命名的混乱局面,在前承古方剂的基础上将汤剂与丸、散、膏等方剂混合编撰成集,为后世汤剂乃至中医理论的发展都产生深远影响。研究《伤寒论》汤系方剂的命名特征,既是解构中医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亦可填补了当前汤系方剂命名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扩充中医理论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剑宏,陈幸谊.血府逐瘀汤方剂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3,35(5):1054-1058.
[2]姚鹏宇,张国凯,刘伟,等.苓甘五味姜辛汤系列方的临床证治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4):155-156.
[3]张雷.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释读再探3例[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8(5):12-13.
[4]罗曼.五行学说与《黄帝内经》[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唐增,熊力群,周宜等.三阴三阳辨证探源[J].亚太传统医药,2017(1):10-11.
[6]李锡春,潘燕,李世平.《伤寒论》朱雀方考证与临床[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12):743.
[7]徐晓琳,程发峰,王雪茜,等.承气汤及其类方功效探析[J].河南中医,2016,36(5):748-750.
[8]张少红,魏英凯,王延聪,等.浅论“四肢者诸阳之本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7):51-52.
[9]李忠祥.浅谈《伤寒论》中桂枝汤的加减运用[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10(3):201-202.
[10]钱超尘.《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12):683-685.
作者简介:
陈秋霞(1991-),女,福建漳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古籍语言文字研究。
通信作者:罗宝珍(1974-),女,福建南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文献语言及中医药文化研究。
论文作者:陈秋霞,罗宝珍(通信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方剂论文; 伤寒论论文; 汤剂论文; 黄帝内经论文; 桂枝论文; 中医论文; 这一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