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长三角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业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的提出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般地,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服务业的产值和从业人数都分别稳定在该国或该地区GDP和就业人员总数的70%左右。①服务业具有行业种类多,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于一个产业之独特优势,有较大的就业容纳能力。近年,在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领域,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产性服务业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与以计算机网络为业务基础的现代服务业有很大的交集,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要大力拓展的六种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中介服务业。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特色鲜明,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正在向世界制造业基地的目标迈进。该地区还是吸纳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重要区域,大量外来的农民工进入该地区谋生,地区内部也有不少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最近,长三角的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服务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1978年长三角地区的三产结构还是19.6∶61.3∶19.1,时至2006年,这个结构已经变化为5.4∶54∶40.6。与此同时,长三角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也在大幅度上升,1990年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为1275万人,2006年已经达到3120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长三角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由1990年的16.9%提高到2006年的36.2%。②国内有一些研究乐观地认为,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大,它正在逐步代替制造业,成为吸收转移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③
根据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以及其在就业结构中的比重一定会超过制造业。但对长三角地区而言,现在是不是就到了服务业大发展时期?生产性服务业在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如何,对就业的贡献又如何?这样的担心绝非空穴来风,因为我们只要回顾2000年到2006年的服务业发展状况就会很快地发现:长三角地区服务业所占该地区GDP比重连续七年都维持在40%左右(见表1),这是发展停滞、遇到障碍的信号。所以,研究上述问题对改善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和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服务业发展与劳动力就业:理论回顾
1.服务业就业在就业结构中的变动规律
17世纪的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名著《政治算术》中指出,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又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这种产业之间相对收入差异,是劳动力在产业间自由转移的原因,促进了劳动力向收入更高的部门移动。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所著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根据对二十几个国家各部门劳动力投入和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总结出了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变化规律,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来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上升的趋势,特别是第三产业上升更为显著。④克拉克的这一观点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根据这个定理我们可以得知: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较大;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低国家或地区的情况正相反。
世界银行前行长钱纳里则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就会不断上升,他认为这是世界各国就业结构变动中表现出来的普遍趋势。⑤国内学者也对服务业的就业效应也有不少研究,如李江帆(2003)⑥对中国第三产业劳动力投入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我国第三产业较之于第一、第二产业有更强的吸纳劳动力作用。张淑君(2006)⑦则通过计算服务业的就业弹性,认为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2.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变动规律
服务业内部包含的行业众多,既有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有技术、资本、知识密集型行业。由于它们对劳动力需求有所不同,故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有很大差异。由于社会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必然引发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当中逐渐外部化出来,从而实现社会化、市场化与专业化。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现代经济增长》⑧中指出:“在经济增长中,商业和其他服务业吸纳的劳动就业人口不断地、有规律地增长。其中,商业和金融业是服务业中最大的部门”,而金融业属生产性服务业范畴;Gershuny和Miles(1983)⑨对欧共体国家1963-1978年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就业比重变动趋势的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和非市场方式提供的服务部门(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政府服务等)的就业比重上升迅速,其他服务部门就业比重要么下降,要么变动趋势不明显。生产性服务比重上升是各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
3.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观点:(1)认为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业则是制造业的补充。例如,Cohen和Zysman(1987)⑩强调服务业内的许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这是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如果没有制造业,社会就几乎没有对这些服务于生产的需求;(2)与上述观点相反,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不可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3)认为服务业和制造业部门表现为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互补性关系,如Shugan(1994)、(11)Bathla(2003)。(12)他们认为,随着制造业部门的扩大对服务业的需求会迅速增加,同时也提高了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反之,服务业的增长要依靠制造业增加中间投入,经济发展程度越高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依赖程度深。总之,服务业的发展是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分工关系,而是一种不断加强的双向互动关系。
长三角服务业发展与就业结构
1.服务业前期发展较快,2000年以后停滞不前
改革开放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长三角地区服务业以高于第二产业(13)的增长幅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在1990年到2000年间的增长速度高出同期第二产业增长幅度4.5个百分点,服务业的三产产值比重也上升到40%。图1表示了1978年至2006年长三角地区的三次产业构成变动的状况,表1则表现了长三角及其三大行政区自1978年到2006年的服务业的产值及占三产产值比重。上海市的服务业在长三角地区最为发达,2006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达5244.2亿元,在三次产业中比重超出50%;进入2000年以后,江苏的服务业的产值虽然一直高于浙江,但在三次产业中比重却最低,2006年的数据仅为36.26%,比浙江低了近4个百分点,体现出长三角内部服务业发展的不均衡。图1和表1还显示出:2000年以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占该地区GDP比重持续徘徊,故整体表现出前期发展较快,2000年以后停滞不前的现象。
图1 长三角地区三产产值结构的演变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07》、《江苏统计年鉴2007》、《浙江统计年鉴2007》计算。
2.制造业就业比重占主导地位
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不论是服务业绝对就业人数,还是相对就业比重都得到了较大的增长。从1985年到2006年,服务业从业人员由963.7万人增至3120.75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速度为5.8%,高出长三角全社会就业增长速度3.4个百分点。服务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业越来越突出,具体的数据演变请参考图2。在这个演变中,长三角地区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就业比重急速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有所增加,但相对稳定;服务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由1985年的15.2%上升为2006年的36.2%,上升幅度显著。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以前,服务业就业比重以较快的速度持续上升,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处于高位但时升时降不很稳定;2001年以后,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到与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很接近位置,形成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共同上升的局面,却始终没有超越过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
以下我们通过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以及就业结构偏离度进行比较分析,从理论上验证制造业就业比重仍占主导地位的事实。
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相应地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就业弹性是衡量经济增长拉动就业效应的重要指标。就业弹性越大,经济增长就能吸收越多的劳动力,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大。图3表示的是1986年至2006年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就业弹性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农业的就业弹性很不稳定,绝大多数年份为负值。这意味着,农业不但不吸纳劳动力,还向社会释出剩余劳动力。进入90年代制造业的就业弹性逐渐稳定,而2002年以后服务业弹性也起伏不大,并且两者曲线几乎合一。其实,就业弹性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不一样。它通常的变化规律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业弹性减小。经济增长将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两个途径:一是技术的进步;二是与经济结构相对应的就业结构的变化。在第一种情况下,过去两个人的工作现在一个人即可完成,就业弹性当然会减小;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资金相对密集型的产业和行业的经济增长高于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或行业,就业弹性也会变小(14)。1995年以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就业弹性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服务业就业弹性从1995年的1.07下降到2006年的0.28,这个事实表明了服务业产值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正趋于减弱。
另一方面,某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该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与该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之差,即:
如结构偏离度大于零,表明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产值比重,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需要向外释放劳动力;相反,结构偏离度小于零,则表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需要吸纳劳动力。下面的图4表示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长三角地区三产的结构偏离度变迁轨迹。1985年以来长三角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结构偏离度一直都呈负偏离状态,并且,制造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都小于服务业结构偏离度,表明制造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高于服务业,2003年以后两者之间的距离还有拉大的倾向。所以,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仍将处于高位,说明制造业过去是长三角地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今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也有可能仍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2002年至2006年,长三角的服务业结构偏离度有所攀升,2002年服务业结构偏离度为-9.2,2006年上升为-4.7,意味着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所降低。
3.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吸纳劳动力的巨大潜能
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消费性服务业近年来就业比重变化不大。上海市是长三角中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我们就以该市为例,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作为消费性服务业的典型行业,考察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情况。从表2可知,2004年上海市的消费性服务业就业人数为83万人,到2006年,这些行业的从业人数几乎没有变化,表明消费性服务业的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已经减弱。与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缓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如表2所示,在上海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等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范畴的行业吸纳就业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就业比重增长很快,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业人数从2004年的38.11万人迅速上升到2006年的58.98万人,就业比重从4.55%上升到5.76%。虽然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时期不长,但已经显示了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巨大潜能。
4.长三角服务业的内部结构缺陷与就业结构的比较:国际视角
虽然各国的统计口径有所不一,年份也不完全相同,我们还是可以从表3与表4的对照中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与美国相比存在重大缺陷。例如,表3告诉我们,2006年长三角代表生产性服务业的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占服务业总产值的17%左右;而通过比照表4的相应行列就可以发现,2003年美国的这一比重为31.12%。
低水平的产值就会导致在就业结构上处于较低的位置,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就业结构也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以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上海市为例,2006年服务业占全社会就业比重为57.25%(见表2),经济发达国家的这个数据在2003年普遍为75%左右(见表5);通过比照表2与表5在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就业结构我们还可以知道,长三角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上海市在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为9.14%,可以推算长三角整体还会大幅度地低于这个数字,而经济发达国家在这些行业的就业比重则普遍达到12%左右。同样地,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表3与表4、表2与表5的比较得知,长三角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其他具有生产性服务业性质的行业上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与经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可以说,长三角地区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一些主要行业上的发展滞后,是服务业就业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而另一方面,长三角的在传统色彩较重领域中的批发和零售以及住宿、餐饮业的产值结构上超过美国水平(见表4、表5相应栏),而且上海市在这些行业的就业结构接近英、美,且都基本稳定(见表2和表5相应栏),应无多少发展空间。
如果说长三角地区的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起步时间不长,比起经济发达国家落后不足为怪,但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产业结构的“定格”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定格”就意味着具有吸纳劳动力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的状况将继续维持下去,服务业内部结构缺陷不会得到改变。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归纳成以下两个结论:
结论1: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性问题突出。由于长三角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得长三角服务业就业增长放缓。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内部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传统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空间狭小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不仅成为长三角服务业发展的“软肋”,也是就业的“软肋”。故理顺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的关键在于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造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
结论2:制造业仍将是长三角地区就业结构中的主要成分。在本文的研究中没有发现长三角的服务业可以在短期内取代制造业成为吸纳劳动力主要行业的证据;在生产性服务业没有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制造业仍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长三角地区就业结构中的主要成分。
考虑到上述结论,我们向长三角地区的有关部门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带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的就业率。
未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战略是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产业发展的新格局,这需要有强大的生产性服务业做支撑。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有利于形成这样的局面,还可以期望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打破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长年停滞的状况,这还是提高长三角服务业就业率的有效途径,进而有扩大内需之经济效果,可收一石数鸟之效。
注释:
①《2005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②在无特别说明的前提下,本段落数据由笔者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07》、《江苏统计年鉴2007》、《浙江统计年鉴2007》计算得出。
③张亚斌、刘靓君:《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4期;蓝庆新、范忠伟:《世界服务业发展新特征、新趋势及我国战略对策》,《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3期。
④Clark,M.A.,1974,Colin.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s Progress,Mcmillan & Co.Ltd.
⑤霍利斯·钱纳里、莫伊斯·赛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
⑥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⑦张淑君:《服务业就业效应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⑧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⑨J.I.Gershuny and I.D.Miles.,1983,The New Service Economy:The Transformation of Employment in Industrial Societies,Praeger Publishers,New York.
⑩Cohen S,Zysman,1987,Manufacturing Matters:The Myth of the Post-Industrial Economy,Basic Books,New York.
(11)Steven M.Shugan,1994,Explanations for the Growth of Services,in Roland T.Rust and Richard L.Olive,Service Quality:New Direc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Thousand Oak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2)Bathla,2003,Inter-sectoral growth Linkages in India: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Liberalized Reforms.
(13)制造业为长三角第二产业的主流,此处提及的长三角的第二产业可以近似地看成长三角的制造业,以下同。
(14)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