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下,地铁可以有效的降低交通压力,故此,在地铁工程施工中要不断提升其管理水平。本文主要以武汉市轨道交通21号线工程为例,具体讲述一下在地铁工程的施工当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现场管理控制。
关键词:地铁工程;现场管理;控制方法;优化措施
1、引言
在地铁施工当中,现场的各项管理将对地铁的施工质量与进度以及周边人群的安全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但是,在现阶段的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或者是其它方面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这就要求地铁工程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视度,加强施工中安全防范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及周边人群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的保护。
2、工程概况
武汉市轨道交通21号线工程途经武汉市江岸、黄陂和新洲三个区,两端均预留延伸条件,一期工程从江岸区后湖大道至新洲区金台,线路全长33.7km,共设车站15座,分别是后湖大道站、百步亭花园路站、新荣站、黄埔新城站、谌家矶站、武湖大道站、梅教街站、武湖站、沙口站、军民村站、武生站、平江路站、阳逻开发区站、施岗站、金台站,其中地下站5座,位于江岸区,高架站10座,位于黄陂区和新洲区,在武湖汉施公路以北地块设武湖停车场,在倒水河西侧设倒水河车辆段,控制中心设于武湖停车场,全线新建2个主变电站,分别位于武湖站和施岗站附近。
3、地铁施工现场管理的控制方法
3.1施工人员管理与控制
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是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施工总体筹划目标的要求,成立一个由施工人员管理的领导小组,并设立现场施工人员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设专人管理,以各项制度和措施加强对劳动力的管理,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3.2特殊工种管理与控制
从事地铁施工作业特殊工种主要包括:电工、焊工、起重机司机、司索、架子工、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工种。特殊工种由标段项目部具体进行管理。在管理时,要严格执行国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切实做好对特种人员的培训、考核、管理工作。其次,特种作业人员要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操作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其从事作业的范围、等级与证件所规定的操作项目符合。另外,还要坚持上下岗检查制度,及时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3.3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施工过程中,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管理方针,把质量管理工作摆在施工过程的首位,将设计、工程材料、设备、工程检测实验、工程施工、工程验收和移交等影响工程质量各个环节的相关因素综合分析,统筹考虑,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合理组织连续施工和工序交叉作业,使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建设全员及全过程,确保实现质量目标。
3.4安全生产管理与控制
安全管理采用“预防为主、三级管控”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见图1。
图1 预防型管理模式基本步骤图
3.5风险管理与控制
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并构成项目公司对机场线建设风险管理的循环过程;先确定风险源,再进行定量分析,并制定专项方案,采取相应措施。
开工前,由项目公司及标段项目部组织工程、安全、物资、设备等有关部门人员,依据公司《重大危险因素管理办法》及武汉市轨道交通21号线一期工程BT项目一标段工程合同规定相关风险控制要求,审查施工图纸,开展现场调查分析,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全过程、全工序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性分析,排查、确定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
4、地铁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出现的漏洞
4.1政府有关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
在地铁施工建设中,政府有关部门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在进行管理与监督时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也未能很好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在大部分的工程施工中,工程当地有关的监督部门只停留在突击检查的监督形式上,而没有真真切切的做好实时的监督,这就使很多的检查与监督都只是一个面子工程,在工程当中出现的差错不能做到及时的发现以及有效的调整,为整个工程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4.2地铁建设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
在从事地铁施工的人员有一部分没有经受过专业文化的培养,可以说是毫无文化基础的农民工,在上岗前也只是接受短时间的培训,整体的文化素质较低,在没有经受过专业培养则展开现场的施工,无疑会给工程的安全建设与高质量建设造成直接的影响,从而给整个工程带来了潜在的危害。另外,在地铁施工过程当中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对于在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做到及时的发现与处理。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没有较好的自我保护能力,不仅对施工造成影响,还会对自身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4.3 缺乏先进的管理体系
现阶段,我国在地铁工程的建设领域中的地位还较低,发展这一行业的时间也不长,技术水平也不太高。另外,还没有对地铁的管理建立专业的理念与思维,从而在地铁施工中的管理工作中必然会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漏洞,建立不起一个安全、高效的地铁建设体系,对我国地铁工程的发展与建设造成严重的影响。
5、解决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漏洞的优化措施
5.1建立并健全监督机制
在地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使施工的安全与进度得到有力的保障,必须要建立健全管理与监督机制,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按照科学的方法对施工中的每一项环节进行实时的监督与管理。与此同时,将监督的结果反馈给专门设立的信息部门。另外,要严格要求监督人员的工作状态,使其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以此形成一个良好的监督氛围。
5.2加强对地铁施工人员的选拔和培训
在进行地铁现场施工人员的选拔时,要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选拔,并对选拔出的人员以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提高现场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并对发到国家修建地铁的相关规范与标准进行学习与考核。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培养,使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能够主动的去学习新技能,利用先进的工作思维与方式工作,并用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模式去进行现场的管理。
5.3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
在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现场的管理主要是围绕管理体系加以展开,这就说明管理模式是决定现场管理是否顺利与成功的一大关键。但目前我国现有的地铁工程管理体系较为落后,所以,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引进力度,积极的向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学习,学习模式的同时还要学习管理思路与管理理念,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出符合我国地铁发展的管理模式,使其对我国地铁工程的现场管理起到促进的作用。
6、结束语
在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与管理中,对施工技术与管理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又因为地铁工程所处环境较为特殊,使得施工较为复杂。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强地铁工作者对于现场管理的重视度。本文主要从施工当中的几个方面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希望可以通过文中所讲到的优化措施,对我国地铁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科利.地铁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控制方法及优化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6):23-24.
[2]王小丁.城市地铁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安全管理[D].深圳大学,2017.
[3]王玉晶.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措施分析[J/OL].交通世界,2018(08):129-130.
论文作者:贺志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地铁论文; 工程论文; 现场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