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腹腔出血、皮下血肿、穿刺孔出血、呼吸道感染、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降低患者术后住院及排气时间,降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159-02
子宫肌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进而产生良性肿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孕症、腰背酸痛、下腹坠胀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改变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不但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及生理痛苦,还有可能发生癌变,进而发展而恶性肿瘤,威胁患者的生命。在临床上,通常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后,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改善预后情况,促进患者更快康复痊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7例,年龄在24~36岁,平均年龄为(28.1±2.1)岁;对照组患者47例,年龄在23~35岁,平均年龄为(27.5±2.2)岁。所有患者中,包括23例多发肌瘤患者和69例单发肌瘤患者。所选患者中,不包括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不包括患有其它妇科类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肌瘤类型、年龄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指导、管道护理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模式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管理。(1)对患者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观察,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1]。(2)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鼓励患者增强信心,对于患者存在的不适感,应进行耐性的倾听和及时有效的处理。(3)术后指导患者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对患者的注意力进行转移,缓解患者的疼痛不适感,与患者交流一些患者感兴趣的事,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调节,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4)术后指导患者取胸膝卧位,帮助排除腹腔参与气体,降低对膈肌的不良影响。(5)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出现血压骤降、冒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应立即将静脉通路进行开放,检查是否发生了腹腔出血症状[2]。(6)术后3~6h,指导患者适量食用米汤、萝卜汤等食物,确定患者情况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帮助排出腹部残余气体。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腹腔出血、皮下血肿、穿刺孔出血、呼吸道感染、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的几率。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 18.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会对患者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如不及时治疗,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而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子宫肌瘤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子宫肌瘤素活性、内分泌情况等因素相关,临床症状并不典型,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腹部触及肿物、阴道出血等症状[3]。子宫肌瘤多为良性肿瘤,在临床上常采用腹腔镜下自动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这种手术方法具有术后恢复快、出血量少、切口小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不过,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人工气腹进行建立,因此在术后容易发生腹腔出血、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并且延长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影响患者预后情况。
基于此,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虽然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其临床护理效果较为有限[4]。相比之下,采取术后综合护理干预的模式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管理。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的生理、心理情况,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指导患者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及不适。对患者进行体位指导,帮助患者术后排气,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上报医生并进行处理。同时对患者术后饮食进行指导,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5]。针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术后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以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综合护理干预,相比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同时降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晓兰,陈文娟,钟日英.系统化护理干预提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康复效果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8(14):1245-1246.
[2]孙建平.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发术后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09(13):80-81.
[3]赵霞,方向明.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5,08(12):1293-1295+1309.
[4]吕秀宁,张玲玲.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04(19):84-86.
[5]黄漪.标准化护理程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8(13):43-45.
论文作者:崔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腹腔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并发症论文; 时间论文; 镜下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