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研院所机制创新实现高质量科技供给的对策论文

加强科研院所机制创新实现高质量科技供给的对策论文

加强科研院所机制创新实现高质量科技供给的对策

张春育,李 宁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天津300308)

摘 要: 高质量科技供给是指面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瞄准国际前沿技术,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脉搏,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为了实现高质量科技供给产出,需要通过机制创新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包括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科研评价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科技金融机制创新等,通过优化创新生态圈,营造适于潜心创新的环境等途径提升科研院所高质量科技供给,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优势,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

关键词: 高质量科技供给 科研院所 机制创新 对策

高质量科技供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新概念[1],它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个发展理念下,为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是瞄准国际前沿技术,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脉搏,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提升科技供给的质量水平,既是确保我国科技实力突破原有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的重要工具,也是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关键。

然而,随着国家科研投入逐年增加,各类科研项目申请数量快速增长,项目申请日益成为科研工作的一种常态。由于竞争日趋激烈,为了维持课题组的运行和发展,稳定科研队伍,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申请各类项目;为了中标,不得不迎合各类项目申报要求,项目获批后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写论文、报专利以配合项目顺利结项,由此形成的所谓“科技成果”,已经无暇顾及国家战略、企业发展、产业进步究竟需要什么。因此,造成在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鲜有面向产业发展需要、国家需求的“高质量科技供给”产出,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化的问题愈加突出。

1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出问题分析

1.1 技术领军人员普遍缺少战略管理和市场化思维,导致应用开发思路受限

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在技术研发上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一些短板。一方面,科研人员在性格上往往比较内向,工作圈子相对单一,跟外界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少,缺乏推广和宣传科技成果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好的技术和成果需要技术领军人直接面对企业家,用企业家听得懂的语言使其理解并被技术成果所吸引,而不是单纯的寄希望于科学原理打动企业[2]。此外,很多科研人员对于自己的研究领域盲目自信,在科研选题上鲜有从生产实践中的实际技术问题进行考察和调研,开展研究涉及面小、内容少、重复多,总体忽略了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要求。这种缺乏战略和市场化思维并被固有思维限制的问题,导致很多研发方向和成果很难成为高质量科技供给,很难被市场所接受,为社会所应用[3]

1.2 科研人员普遍缺少稳定和可持续的科研经费支持

近日,《知识分子》杂志策划并联合自然科学研究、中科院物理所、科学人、科研圈、知社学术圈等新媒体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国青年科研人员的职业现状进行了调查[4]。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工资水平、生活压力、工作环境、科研条件、经费支持、成果转化、职业满意度、未来发展计划等方面。回收有效问卷2228份,有效回收率达 88%,调查对象几乎涵盖所有学科。结果表明,仅有 10.4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费充裕,可以进行一些昂贵的实验;超过 30%的受访者经费短缺,研究受到严重影响;57.32%的受访者表明可以保证正常的研究操作,但不能进行昂贵的试验。另外,81.87%受访者认为人际关系影响项目申报。这也说明我国科研领域的“圈子现象”制约了科研的发展,60%以上科研人员由于量化指标、科研经费不足或不到位、学术权威的话语权垄断、能力和工作经验不足等原因无法集中精力开展科研工作。另外 45%的被调查者每个工作日工作时间超过 8小时,62.3%的受访者在23点后才休息。

(3)原对流部左右侧水冷壁和各个管屏管束的吊杆重新设计,左右侧水冷壁刚性梁相应位置增加筋板进行局部加强。水冷壁吊杆为φ60,管束吊杆为φ50。

众所周知,社会金融资本常规都是在成果形成且成立公司后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来介入推动创新创业活动[5]。为了更好发挥金融资本催生科研单位高质量有效科技供给,建议把握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契机,不断探索科研与资本融合的创新模式,鼓励金融资本和各科研机构共建“科研金融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平台”。通过专业化的项目遴选和评估机制,打造金融资本早期介入科技创新研发阶段的新模式,让金融资本深深扎根于科技创新的沃土,利用社会资本力量助推科研院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主导市场化为需求的研发方向,建立成果所有权分享和利益共享机制,探索知识产权混合所有制,通过社会投资机构市场化人才介入科研机构的成果产出,进行专业化转化运营,提高科研院所成果转化运营率。这种金融资本介入科研机构不同阶段的技术成果模式,是探索一条以资本为引导的从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熟化、利用、收益“反哺”的成果转移良性运营模式,具体可通过社会基金、政府政策性引导基金和科研机构共同组建产业基金,突破社会基金不能投入传统体制单位的局限。

2 加强科研机构机制创新促进高质量科技供给的对策分析

2.1 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实现高质量重大成果产出

近年来,越来越多印度裔科技管理复合型职业经理人在美国硅谷科技型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前的硅谷是“Indian+Chinese”并重,现在印度人才比例越来越大,美国硅谷的绰号成了“印度谷”。相比之下,中国人在美国高科技企业中能居高位者却凤毛麟角,许多中国顶尖大学的有才华的学生在世界级企业里只是工程师。不仅在硅谷,在中国的软件行业,随着印度高管的比例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给美国做外包,成为给印度做转手二包。为什么印度人可以成为世界顶级公司高管?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在哪里?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据了解,印度的高等教育水平高,在校不仅学习专业课,印度的高校学生在学校都学习 MBA,很多大学生都是专业课与MBA的双学位,很多专门从事技术领域的工作者,在工作一个阶段后还会再去深造MBA课程。结合国内科研院所现状,建议加强对高端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战略管理能力的培养,科研院所应通过制定政策,开拓人才工作新视野,创新人才工作新机制,定期遴选优秀青年科学家和创新领军人才通过公派的方式到一流大学进行在职MBA的深造。在实践中逐步引导科研人员用战略企业家和市场化的思维去思考科研方向、科研战略和科研管理,用企业家更喜闻乐见和感兴趣的沟通方式去交流科学和推介成果,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式全面培养有领导力、有战略和市场思维能力的管理型科学家,促使人才尽快全面成长,为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领研发创新打牢基础,为实现科研院所国内卓越、世界一流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2.2 打造原始创新与现代金融深度融合创新机制,催生市场化导向高质量科技供给

为了保证科研人员在原始创新过程中获得更多持续而稳定的支持,为其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使其能够真正安心的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允许科研人员坐得住冷板凳,不用再为解决研究组基本的生存问题而漫无目的地申请各类项目,建议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引入社会资本,建立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科技研发+产业基金”的新机制,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快速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撑。

以上调研数据表明我国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长期面临职称、经费、科研、收入等多重困境,常被称为“科研民工”。他们的时间大量被占据,缺乏休息,而没有时间去踏下心来做自己最擅长且应该做的科研工作,导致科研效率较低。经过了8~10年,虽在学术界具有一定成就,经费申请、科研等各类压力减小,却错过了科研创新最佳和高产的阶段。

2.3 创新“精英管理战略型科学家”的培养机制,引导科研人员市场化思维方式

为了克服各科研单位科研活动“碎片化”,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加速实现重大高质量科技供给产出,建议科研院所除了按照传统领域进行学科研究组设置外,探索建立“总体研究部”的创新项目组织管理机制,采取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推进重大任务的总体规划设计、任务分解和系统集成。总体研究部实行项目负责制,主要负责科研院所内重大项目的总体设计、任务分解和系统集成,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从重大科技问题、重点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关键问题出发,通过战略规划牵引,组织和集中优势力量,进行重大项目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应用。科研院所根据领域方向和学科布局设置特色学科组,专业分工参与重大项目,实行项目制运行,强矩阵管理,让研究组与项目部有机结合,打破传统蜂窝煤式的研究组单兵作战模式。这种研究组的研发与总体研究部相结合,推进创新研发从单兵做战转向协同创新,组织和集中优势力量,打通创新价值链全过程,实行资源、人员和装备的统筹和调配,进行重大项目的研发与产业应用,促进跨越式发展。

2.4 建立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引导科学研究向高质量、有价值的方向发展

科研考核评价是科研院所科研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现阶段实施工作能力评估、工作量核算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效益计算的主要方式,直接关系到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对科研的引领和激励起到指挥棒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科学研究价值观,创新科学研究价值理念,打破从科技到经济的制度藩篱,使创新链与产业链更好地相互贯通、有机衔接,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科研院所发挥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和核心价值的作用。建议科研院所在科研评价机制方面弱化经费、论文数量、影响因子、专利数量等因素,强调成果质量和价值,以是否达到国际前沿水平、是否解决了重大学术难题、是否具有重大原创性突破、是否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来评价,建立以重大成果为导向、强调“贡献和影响”的考核与评价机制,评价一名科研人员,以对国家、地方科技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以及在科学界和产业界形成的重大影响为考核指标。在这一评价体系引导下,创新突破度、指标领先度、企业满意度、社会贡献度成为评价科研人员的主要指标,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问题、提升合作企业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落实在每个科技人员的日常科研工作中,在提供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质量有效科技供给的同时,科研人员自身价值也得到体现。

观察组:男、女占比各为24:16;年龄段在45~66岁之间,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55.52±1.34)岁。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提高事故预控管理水平,需要在生产中有效落实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工作,提高对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深度挖掘影响安全生产的风险种类和因素,在具体辨识和评价中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合理的控制与管理手段,降低生产中的事故风险,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复兴就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发言[N/OL].(2018-05-30)[2018-08-07].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8-05/30/nw.D110000renmrb_20180530_6-01.htm.

[2]孙希昀,翟振宇.加快人才集聚 助力创新发展——上海市科研院所人才队伍建设探索与建议[J].经营与管理,2018(9):68-70.

[3]李庆明,徐欣,巢俊.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17):15-17.

[4]科技日报.青年科研人员生存状态:绝大多数受访者经费不够用[EB/OL].(2016-07-19) [2018-08-07].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6/0719/c100728565-772.html.

[5]经济日报.开放式创新生态圈这样“链”成[N/OL].(2018-06-25) [2018-08-07].http://paper.ce.cn/jjrb/html/2018-06/26/ content_366012.htm.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Mechanism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Realize Supply of High-qual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NG Chunyu
(Tianji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Tianjin 300308,China)

Abstract: High-qual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ly refers to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of innovation, coordination,green, open and sharing, aiming at the international frontier technology, grasping the pulse of the new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change, and defin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high-qual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ly,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effective policies through mechanism innovation, including the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 mode, the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 innov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and the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inancial mechanism.By optimizing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and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innovation, a high-qual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ly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is enhanced to give play to the advanta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 and enhance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ength.

Key words: high-qual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ly;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mechanism innovation;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 G3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6-8945(2019)04-0015-03

基金项目: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工业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技术的转化和运营”(18PTZYCG00080)。

收稿日期: 2019-03-12

标签:;  ;  ;  ;  ;  

加强科研院所机制创新实现高质量科技供给的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