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对于先进技术的研发力度,这一战略目光的提出,使很多施工企业在市场当中占据了较高的市场地位和良好的声誉,这对于施工各环节的深入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帮助。而在建筑领域当中,要尽可能的应用可靠的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完备的施工水平和施工质量,第一能够保证居民的生活安全,第二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针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深入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技术;发展方向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建筑行业在不断总结过去建筑经验的基础之上,运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和水平,使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速度。而就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本身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建筑行业就成为标志性的产业。然而建筑施工具有方案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哪一种方案在具体的区域当中是比较合适的,必须要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选择最佳的施工组织方案,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1.1桩基技术
这一技术在灌注桩施工中是经常采用的,且具体的操作过程是,通过预埋注浆管,用一定压力将水泥浆压入桩底和桩侧,在桩底形成固化效应。而在过去的研究技术基础之上,进行了新的桩型研究,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起吊不当偏打,打桩应力过高等各种突发问题。
1.2深基坑支护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是为了适应不同坑的深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且使用土钉墙的施工技术,可降低施工成本,施工更为方便,一般来说比较适合于深度,不深于15米,周围环境要求不是非常严格的工程。一般而言,地下连续墙已用在基坑较深,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深基坑工程。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深基坑支护技术,经常被应用于水泥涂墙技术,土钉墙技术,排桩技术等等。
1.3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在我国新三级钢筋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推广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技术,这种技术在构物中经常被应用,比如说有压力管道,水池等等。具体而言,为了弥补混凝土过早出现裂缝的现象,在构件使用(加载)以前,预先给混凝土一个预压力,即在混凝土的受拉区内,用人工加力的方法,将钢筋进行张拉,利用钢筋的回缩力,使混凝土受拉区预先受压力。这种储存下来的预加压力,当构件承受由外荷载产生拉力时,首先抵消受拉区混凝土中的预压力,然后随荷载增加,才使混凝土受拉,这就限制了混凝土的伸长,延缓或不使裂缝出现。
1.4钢筋技术
钢筋技术,包括有粗钢筋的连接技术和细钢筋的连接技术,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粗钢筋的连接技术存在着巨大的问题,随着近些年来建筑水平的提升,粗钢筋连接技术也受到了一定的提升,比如说机械连接不会受到化学成分,可焊接性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实现粗钢筋连接的质量稳定,施工速度快等特点。目前在建筑领域当中,采用粗钢筋连接技术,包括有预应力网架,斜拉体系等等。而这些施工工艺的提升,更大程度的简化了钢结构的安装,实现了钢结构安装的可靠性。这些年来,部分施工装饰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包括有幕墙技术,陶瓷复合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我国的建筑外形更加的美观,建筑实用性有所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2.1重点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当中,我国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方面,将会不断的推广和使用桩基动力检测系统,通过桩基动力检测系统,实现指导桩的检测和相关的验收工作,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当中,还会做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以及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发展,充分丰富当前的支护墙岗位,逐渐减薄墙的厚度,进而能够减少墙体内部支柱的作用力。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完善,同时要重视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其质量水平有所提升,降低施工成本,优化排列组合方式,开发出能够适应不同的承载力、不同的地层、不同长度和直径的先进桩技术。
2.2施工技术管理信息化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施工队伍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各地的施工团队在积极的引入信息技术,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在管理方面,各职工团队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的优势,不断提高施工计划的信息水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利用远程监控等多种方式,实现施工现场的监督,这对于我国当前施工技术的管理及施工水平的提升都有极大的帮助,更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水平,缩短建筑物的施工周期,降低建筑物的生产成本,给施工团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方向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我国的建筑施工团队,应该不断的将一些大跨度的钢结构施工、信息化施工、环境保护施工等作为施工的重点项目。利用机械自动化施工技术,不断提升施工的水平和施工的效率,而且利用现代化的新能源技术,不断代替传统的高能耗、重污染施工技术,通过技术创新的优势,逐渐发展和改善建筑使用和存在形式,同时要强调,提高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和表现。
2.4建筑施工中的节能技术发展
在建筑施工当中,可适当采用相关的遮阳设施,这样能够直接有效的利用光线资源,改善屋内的光线环境,一方面,能够通过利用阳光,减少室内高能源电器的使用实现节能的功效。而对各地的光能资源的利用,应该按照建筑所在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气候环境,楼宇位置,窗户朝向的相关情况,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外形的要求,合理设计出完美的遮阳效果。同时要采用外墙体保温技术,在墙体当中加入一些苯板和具有保温性能的建筑材料,从而实现节能功效。而在较为炎热的环境之下,保温材料的设计,也能够提高室内的保温效果,具有较高的节能功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居住条件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建筑离不开建筑工程,但建筑工程的发展必须要以施工技术作为支撑,所以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拓最新的领域,使建筑技术能够摘取十分重要的地位,满足现有的房屋居住要求,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峰.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276.
[2]于博.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9):46-47.
[3]姜喆,孙会.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探析[J].江西建材,2015(21):120+124.
[4]裘力奇.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J].科技风,2013(16):155.
[5]董杰.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J].价值工程,2011,30(04):88.
【作者简介】王超(1990-2—),男,汉族,河南新乡人,本科学历,职称:助理工程师,河南云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研究方向:城建。
【作者简介】李艳平(1990-4—),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本科学历,职称:助理工程师,河南云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研究方向:城建。
论文作者:王超,李艳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发展方向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