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异化与技术共同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论文,共同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06)12—0156—03
0 前言
在不同学者的著作中,“技术异化”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1]。 本文把“技术异化”理解为是指人们在通过技术发明、技术应用、技术消费等活动以实现技术服务于人类的过程中,技术反而以一种异己的力量,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也就是说,技术异化实际上是指技术价值的负向实现。导致技术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技术共同体即从技术发明共同体、技术应用共同体和技术消费共同体的角度,对技术异化产生的主体性根源作一初步探讨。
1 技术异化与技术发明共同体
技术是由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发明和创造出来的,所有从事技术发明和创造的技术专家、技术人员通过技术的发明交往活动构成了技术发明共同体。
技术发明共同体的技术发明,是在一定认识基础上,把自己的价值性目的能动地整合到自然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中的过程[2]。在整合过程中, 技术发明共同体的认识水平和价值目的或者价值观对所发明的技术的价值荷载具有重大影响——正确的认识与合理的价值观有助于技术价值的合理荷载,认识的局限与价值观的偏差将造成技术价值荷载的缺陷从而导致技术价值的负向实现。也就是说,从技术异化的主体性根源上看,技术发明共同体的认识局限性与价值偏向性是导致技术异化的两大主体性根源。
由技术发明共同体的认识局限性而导致的技术异化有两种类型:
一是由科学认识的局限性而导致的技术异化。这是一种由于技术发明共同体对自然规律未认识或者认识不充分而导致的技术异化类型,DDT技术、 氟利昂技术就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例子——技术发明共同体在发明DDT技术和氟利昂技术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了这些技术都符合化学规律——利用化学规律,DDT 技术能有效杀死害虫,氟利昂技术能提供理想的制冷剂等,但没有认识到它们都不符合生态学规律,这两种技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极大威胁。
二是由技术认识的局限性而导致的技术异化。这是一种由于技术发明共同体对技术活动认识如“技术任务的提出、技术设计的进行、技术后果的评价”等存在缺陷所导致的技术异化类型。这种类型一般表现为技术目标设定不科学、技术设计不合理、技术评价不准确等因素而导致的技术异化。拿技术设计来说,如果技术设计不考虑技术与人的生理、心理机能的协调性或者考虑不周全,技术的使用或者技术产品的消费无疑会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由技术发明共同体的价值偏向性而导致的技术异化也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
一是由“纯技术型”价值观而导致的技术异化。“纯技术型”价值观认为:技术发明是一种纯智力型活动,追求技术上的成功是技术发明的最高目标;技术的误用、滥用与技术发明者无关。这种价值观实质上主张一种“凡是技术上可行的,就是行为上应当的”的观点。这是一种危险的技术价值观。如果技术发明只注重对技术的科学证明或者技术上的成功,忽视对技术本身的社会判断,这不仅意味着技术发明共同体道德责任意识的丧失,而且也会使技术的价值荷载存在缺陷而导致技术本身的异化。原子弹技术的发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二战时期,费米等科技专家对美国政府要发明原子弹技术就持一种“纯技术型”价值观,他们只对“纯粹”的技术感兴趣,而对发明原子弹技术“以外”的事情不感兴趣。原子弹技术发明以后,当西拉德等科学家意识到美国政府可能利用原子弹技术对日本实施核打击、并以请愿等方式试图阻止这一军事计划实施时,费米等作为“由政治家、军事家和科学家组成的临时委员会”中的专家组成员,“没有作出任何有悖于官方意图的表示,而且他对科学家的(请愿)活动一直不感兴趣”[3]。 原子弹技术最终成为了一种“杀人技术”。
二是由“纯功利型”价值观而导致的技术异化。“纯功利型”价值观认为:技术以求利为使命,追求局部、眼前、直接和暂时之利同样是技术使命之所在。换言之,从事技术发明与创造,应当“着眼于技术创造主体自己能够得到的最大现实功利”[4]。这是一种狭隘的技术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技术发明过程中只注重对个人、集团利益的追求,无视技术应用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只注重对人的利益的追求,无视技术使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只注重对眼前利益的追求,无视技术应用对自然和社会的长远影响。具体地说,受“纯功利型”价值观所支配,技术发明共同体在技术发明过程中,只关注技术目标中的“效益指标”,放弃或者“弱化”其“危险性指标”。在“效益指标”中,只注重其中的“纯功利”性“效益指标”,无视或者“虚化”心理的、道德的等层面的效益指标。无疑,“纯功利型”价值观既会导致技术发明共同体的极端利己主义,也会造成技术本身的异化。当代环境问题的出现,从技术发明共同体的角度看,其“纯功利型”价值观在技术发明过程中所造成的技术价值荷载的先天性缺陷,是技术后天应用中产生环境污染即技术价值负向实现的重要的主体性根源。
2 技术异化与技术应用共同体
技术发明是为了技术应用,所有为生产技术产品而从事技术应用的工程师、工人以及应用技术进行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他们通过技术的应用交往活动构成了技术应用共同体。
技术应用共同体作为技术应用的主体,他们所从事或者进行的是把技术应用于对象、在技术与对象的相互作用中实现技术的生产或者实现对研究对象科学认识的一种活动。在技术应用活动中,技术应用主体能否合理地将技术应用于对象会对技术现实价值的实现产生重大影响——合理的技术应用有利于技术正向价值的实现,不合理的技术应用将导致技术价值的负向实现。也就是说,从技术异化产生的主体性根源上看,技术应用主体突破技术应用的合理性限度是导致技术异化的重要原因。
由技术应用共同体突破技术应用的合理限度而导致的技术异化,大体可归结为3种主要类型:
一是突破技术应用的生态限度而导致的技术异化。技术应用,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技术与地球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尽管地球生态系统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对程度较低的干扰和破坏能够自动进行补偿和缓解,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技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突破地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限度时,就会导致生态失衡,从而使技术走向异化。今天我们面临的生态危机就与技术应用共同体突破技术应用的生态限度存在直接的关系。
二是突破技术应用的伦理限度而导致的技术异化。技术应用,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必然要受到社会基本伦理规范的制约,如果无视技术应用的伦理限度,也会导致技术的异化。克隆人即通过基因技术塑造新人的技术应用就是典型例子。由于克隆人对于被克隆者来讲意味着一种根本性的外在决定,一种粗暴的强制,这就使被克隆者所应享受的基本权益在克隆或转基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侵害,他的惟一性、独立性大大降低,其作为道德主体所应拥有的自主性、自决权以及与他人一样的平等地位等社会基本价值理念也遭到无情否定[5]。这种突破社会伦理底线的技术应用,无疑会导致技术的异化。
三是突破技术方法应用的方法域限而导致的技术异化。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一切方法都具有方法域,不存在无域的方法”[6]。技术方法也是如此。 技术方法域限作为制约和限定技术方法有效性的适用领域和适用范围的相对界限,表明技术方法也有其使用限度:在其适用的“相对界限”之内,技术方法具有实现主体目的的可能或有效性;在具适用的“相对界限”之外,技术方法则具有背离主体目的的负效性。拿实验技术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来说,实验技术方法在心理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心理学中的许多经典理论由此建立起来。但是,如果无视实验技术方法的使用限度,无视其本身的“还原化”、“物质化”倾向以及可实证性特点所造成的对人类心理形成过程中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漠视、对人类心理活动固有意义和结构的损伤,就必然会对人们全面真实地把握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带来负面影响,就像现代情绪心理学家应用实验技术方法,试图将人的情绪心理仅仅还原为几个可以记录的生理指标而使人们对人的情绪心理的真正了解相去甚远一样,从而使技术走向异化。
应指出的是,技术应用共同体突破技术应用的合理限度是有其更深层原因的,这就是利益问题和认识问题。是这两大更为根本的主体性根源真正推动了技术应用共同体对技术应用合理性的突破而导致了技术异化。
3 技术异化与技术消费共同体
技术产品是供人们消费的,所有消费技术产品的消费者通过技术产品的消费活动构成了技术消费共同体。
技术消费共同体作为技术产品消费的主体,其消费活动是一种利用技术产品的功能满足其需要的过程,或者说是技术消费主体需要的满足和技术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技术消费主体的认知性解读和价值性选择活动——“技术产品的功能是什么?”“如何使用技术产品?”“我的需要是什么?合理吗?”“技术产品能满足我的需要吗?”“技术产品在满足我的需要的同时给他人、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何?”等等。在技术产品的实际消费活动中,上述问题似乎成为技术消费主体的一种常识而无须加以“研判”,但由于技术产品的高效用性、多功能性、反自然性以及人的需要本身的复杂性等特点,技术消费共同体在满足其需要和技术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技术消费主体的“主体性状态”将对技术产品功能价值的实现产生重大影响。具体地说,技术消费主体合理的认知性解读与价值性选择有助于技术产品功能价值的正向实现,不合理的认知性解读与价值性选择将造成技术产品功能价值的负向实现。也就是说,从技术异化的主体性根源上看,技术产品作为技术的物化形态,技术消费共同体的不合理的认知性解读和价值性选择是导致技术异化的两大主体性根源。
由技术消费共同体的不合理的认知性解读而导致的技术异化,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由认知性“缺位”而导致的技术异化。技术产品具有高效用性特点。在消费活动中,技术产品的高效用性、人的需要多样性以及技术产品与人的需要之间所存在的复杂性,如果技术消费主体不能准确解读技术产品的功能、不能正确审视自己的需要、不能全面把握技术产品与人的需要之间所存在的复杂关系,即技术消费主体在一种认知性“缺位”状态下消费技术产品,技术产品就有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危害,或者技术产品在有效满足消费主体的某一需要的同时,又给消费主体的其他利益带来损害,从而导致技术的异化。举例来说,智能机器作为将人脑内部运行和计算过程外化和物化的技术产品,在消费活动中,智能机器一方面为消费主体提供着便捷、快速、准确的有效服务,但对于认知性“缺位”的使用者尤其是长期使用者,由于把本来能够极好锻炼人的智力的内部运思过程交付给了具有高度精密性和极高速度的智能机器,人的记忆能力、运思能力被智能机器所代替,“用进废退”的规律必然使人的内部智力出现弱化和退化,从而导致技术消费主体的智力下降,这在儿童智力的影响上尤为明显,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由认知性“越位”而导致的技术异化。技术消费主体是利用技术产品的功能来满足自己需要的,为了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这就需要消费主体对技术产品的功能加以充分地解读与利用。但是,“万物有度”,如果技术消费主体对技术产品的某一功能价值作一种“极端性”解读,技术产品的功能价值被一种“越位”的认知性解读所“放大”,技术产品将在其宜人的功能价值向度上产生“破损”,即技术产品在满足技术消费主体需要的同时又给技术消费主体造成损害,从而导致技术的异化。举例来说,现代技术已经把人带入到了一种新的生存状态——虚拟生存——一种去除了人的现实物理时空中的身体在场后,人的精神和意识在电脑所形成的虚拟时空这一“自由王国”里的“数字化生存”[7]。由于计算机及其互联网的神奇功能为技术消费主体提供了一种能够反叛与背离现实生存的“非奴役”、“无中心”、“去等级”的生存状态,在虚拟生存中,每个人都可作为独立的终端,自由地按需所取地获取信息、发布信息、自由交谈,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权力、话语霸权在虚拟世界消解了,物对人、人对人的奴役关系在虚拟世界摆脱了,技术消费主体真正进入到了一种“自由王国”的生存状态。但是,如果技术消费主体对网络产品的上述功能作一种“极端性”或者“越位性”解读——夸大“虚拟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而沉溺于“虚拟生存”中,网络产品的虚拟功能就不可避免地对技术消费主体带来损害,造成技术消费主体的“赛博失落”——“离开网络一天,心痒难耐,离开网络两天,产生负罪感,离开三天,就已经置身石器时代”[8], 从而成为一个既不能对自己负责又无力对他人负责的异化了的e代人,这无疑是技术价值的负向实现。
由技术消费共同体的不合理的价值性选择而导致的技术异化,也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由价值性“失范”而导致的技术异化。在消费活动中,技术产品的多功能性与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使得技术消费主体常常面临着多种价值性选择。如果消费主体在一种“失范”的价值性选择中进行消费,技术产品的正向功能价值往往会遭致“屏蔽”,其负向的功能价值将得以“凸显”,从而产生技术异化。网络消费中的诸如电脑病毒的制造、色情信息的传播、网络的非法入侵、网络谩骂、网络欺诈等,就是源于技术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中的价值性“失范”所导致的技术价值负向实现的典型例证。
二是由价值性“失控”而导致的技术异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产品在消费者面前越来越表现出了一种“谦卑但却聪明而且殷勤的侍者的形象”,它诱惑着、刺激着技术消费主体的消费欲望,诱导着消费者“变节”为物欲的奴隶。不仅如此,作为自然界的“异己之物”的技术产品,由于其非自然性的特性,它本身就意味着它具有“一种反自然天然的倾向以及由此提供了物化技术异化的可能”[9]。在消费活动中,如果技术消费主体缺乏“适度消费”的价值引导,沉醉于消费“失控”的状态中,技术消费主体的这种价值性“失控”,不仅会使其沦为物质的奴隶,成为没有精神和灵魂的躯体,而且还会因为技术产品经过“失控”的消费而产生的大量技术垃圾,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失衡,从而导致技术的异化。可以说,在消费活动中,今天人们在五光十色的技术产品面前所遭受的双重“压迫”——身的污染与心的荒漠化,与消费主体对技术产品的极度消费即消费的价值性“失控”不无密切关系。
收稿日期:2005—12—05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JSDZX00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05SJD720020)。
标签:认知过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