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路的光辉历程——对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历史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路论文,二十年论文,强国论文,改革开放论文,光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也是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成功实践所充分证明的强国之路。本文就我党关于改革开放总方针确定的客观依据、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光辉实践以及基本特点作一初步探讨。
一、改革开放总方针确定的客观依据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其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它的历史功绩就在于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的任务,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要求着手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方法认真改革;要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中共十一届三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党改革开放总方针的确定,其客观依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必须改革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参照前苏联模式,建立了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客观地讲,这种计划经济体制适应了我国当时经济规模比较小、结构比较简单、发展目标比较集中、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的情况,它在奠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体制日益暴露出其历史的局限性。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央包揽过多,统得过死,束缚了地方和企业的手脚;垂直型的计划管理割断了不同部门、地区和企业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资源不能横向流动,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对市场机制作用利用得少,限制得多,不利于经济正常运行;企业的一切行动都要服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既限制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又助长了上级机关的官僚主义和瞎指挥。针对上述弊端,从50年代末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我国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曾经在1958年和1970年前后进行过一些比较大的改革。几次变革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由于一直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根本特片,改革始终未能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仅仅在调整中央与地方的管理权限上兜圈子,在“统”和“放”的问题上做文章,因此,经济运行始终逃脱不掉“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有鉴于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从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根本问题上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
(二)必须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模式
建国初期,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基本上是沿袭了革命战争年代和前苏联的模式。毫无疑问,建国初期的政治体制同我国当时正处于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是相适应的,但也开始暴露了党政合一、以党代政、权力过分集中和官僚主义等弊端。“八大”前后,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也开始对政治体制方面进行思考,提出了许多远见卓识的主张,并着手进行了诸如精简行政机构、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工作、健全司法、监察体系及其制度,较好地发挥政协和民主党派的作用等改革。但是,自1957年夏季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党内出现了“左”倾错误,致使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难以展开。相反,高度集权逐步发展,以致导致了“文革”的爆发。十年动乱,政治体制发生了畸形的骤变,原有的弊端急剧膨胀,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后果。粉碎“四人帮”后,政治体制中存在着的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缺乏制度化、法律化;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政党国家化;重政策领导,轻依法办事,重人治轻法治等一些重大弊端依然存在,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富有远见地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
(三)封闭落后的中国社会需要对外开放
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28年间,总的来说我国实行的是封闭政策。第一,从经济方面看:其经济结构基本上还是以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为基础,商品经济很不发达。从国家内部来看,在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行业壁垒、条块分割、城乡隔绝、自我封闭的经济结构不利于产品交换。从对外关系来讲,担心进口的东西多了会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利用外国资金会导致“债台高筑”;对外开展劳务合作会损害我国的尊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有损于我国的主权;利用外国技术和管理经验会搞成“洋奴哲学”等等。思想禁锢,处于一种自我孤立的状态。第二,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看:一是商品经济观念淡薄。由于受到两千多年封闭社会经商观念的影响,广大群众很难突破家庭、民族、地区及国家的界限,与外界发生广泛的联系。二是对国外的先进理论拒之门外。例如,五六十年代我们只看到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消极因素,不控制人口增长,结果使人口问题成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又如,在“文革”中大批特批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结果使我国对外这扇大门关得更紧,商品经济更加滞后。理论界长期不能同国外进行必要的交流,死气沉沉,缺乏生机和活力。三是实行文化封闭。十年“文革”不仅使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一场大浩劫,外国的文化也被彻底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有的文化一概斥之为“精神鸦片”。其结果阻塞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影响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四是在政治建设中夜郎自大,拒绝接受资本主义一些对我们有用的经验。我国长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对具有几百年统治经验的资产阶级在如何管理国家方面形成的很多好办法,如公务员制度、党政分开等视而不见,其结果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历史进程。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自我封闭是条死胡同,只能越来越落后。因此,面临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日益紧密联系的格局,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如果不实行对外开放,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的积累实现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指导方针。
二、改革开放二十年实践的光辉历程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十二大以后全面展开。”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其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又进一步指出:“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据此,我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改革开放的起步时期。即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之前。
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总方针之后,首先,农村改革先行一步。1979年9 月召开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农村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全会充分肯定了四川、安徽等地出现的联产到组的形式。在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到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时,全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的生产队已达80%左右,改革给农村带来了蓬勃生机。与之相伴的是党和国家还对整个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主要是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流通体制等。到十二大召开前后,政社合一的体制改革已基本上推广到全国。国家、集体、农民个体的多渠道流通体制也基本上形成。其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入试点。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功,推动了城市的改革试点工作。从1979年起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和疏通国营商业渠道;从1980年起对旧财政体制进行初步改革,即经济管理体制、税制、基本建设财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科技经费拨款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从1981年起,强调实行多种经济形式,迅速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等;从1981年起,在工商业推行经济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其三,政治体制改革启动。1980年8月,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方针、政策、内容和步骤等作了系统的精辟的论述。其主要点有:恢复和健全党的系统;恢复和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职能;重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精简机构;恢复和健全司法和检察机关;改革和完善基层党政关系;等等。其四,创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市划出一部分地区试办特区,作为吸收外资的一种特殊方式。翌年8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完成了设置特区的立法程序。经济特区的创办,构成了我国的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层次。
第二,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即从1982年9 月党的十二大到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谈话之前。
在这九年多的时间里,其主要内容为:首先,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中共十二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工作的全面展开。大会总结了拨乱反正的经验,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规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和任务,并在党中央最高领导层开始实现新老干部的合作交替。其二,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主要表现为:(1)农村改革以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要任务, 重点放在健全承包合同制,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上;(2)积极支持专业户的发展;(3)实行政社分设,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改革人民公社制度;(4)调整生产结构, 向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转化;(5)大力举办乡镇企业, 并随之兴起了一大批小城镇。其三,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其中增强企业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把过去过度集中于国家一级的经济决策权力,改变为以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的国家、企业和劳动者多层次决策的结构;把过去以指令性计划为主、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调节体系,改变为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利用市场机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的经济调节体系;把过去政企职责不分、以纵向隶属关系为主、以条块分割为特征的经济管理结构,改变为政企职责分开、以横向经济联系为主、以中心城市为枢纽的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经济组织体系。与此同时,在财政、金融、税收等体制改革中,也加强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其四,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首先进行了党政职能分开、改革政府工作机构、改革国家政权体制以及党和国家在民主法制建设、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和干部“四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政治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其五,文化领域体制改革。这方面的突出表现是:(1)1985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科学技术改革的决定》。《决定》颁布后,科技体制改革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工作:一是改变拨款制度;二是开放技术市场;三是强化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开发能力;四是改革对科技人员的管理制度。(2)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决定》精神,全国加快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撤销教育部,成立国家教委,以扩大工作职权范围;改善教学条件,改革教师工资制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改革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等等。(3)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不仅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作了明确的规定和深刻阐述,而且对理论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法制观念建设、党风建设等,都做了新的概括和论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个时期,全国广泛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全民文明礼貌月”、军队的“四有三讲两不怕”等活动,组织了大规模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和各种演讲、报告活动。各行各业加强职业教育,制订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公约、乡规民约、工作人员守则、道德规范、学生守则等,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其六,对外开放前沿地带逐步形成,沿海发展战略开始实施,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1988年4月,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批准海南建省, 同时批准国务院提议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1984年5月,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14个沿海城市实行开放政策。1985年又将长江、珠海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作为新的开发区。1988年4 月,国务院决定扩大沿海省、市、区的经济开发范围。至此,已形成了“经济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有层次、有重点、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同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吸收和利用外资,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使国际合作与交流得到不断扩大和加强。
第三,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新时期。即从1992年1 月邓小平南巡谈话和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至今。
在这近七年的时期中,主要内容为:首先,制定了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宏伟纲领和行动纲领。在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江泽民总书记以邓小平南巡谈话为基调,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制定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宏伟纲领。以邓小平南巡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系统化、具体化,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一个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是指引全国人民不失时机地加快改革、加快发展的行动纲领。其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1)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抓了四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即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市场体系的形成;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农业, 加快发展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3)充分发挥各地优势, 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在政治领域,按照民主化、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强化法律监督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能等;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党政机构;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公务员制度等。在文化领域,建立和完善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机制,不断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改革国家创办教育的做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其三,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主要表现为:五大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采取扩大开放的新举措;广大中西部地区、内陆省份制定加快开放步伐的战略方针;边境贸易出现大发展的新态势;沿海沿边城市和以各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内陆地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许多新的形式也不断出现,譬如兴办保税区;土地成片开发;允许外商购买土地使用权;允许外商经营第三产业;发行B种股票;等等。其四, 确定和作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的战略任务和部署。1995年5 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在总结经验和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和2010年远景目标。其中在改革开放主要任务和部署中,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今后15年的战略任务。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通过的政治报告,从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科学地总结过去,策划未来,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极大地鼓舞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三、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基本特点
中共十一届三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它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台阶;它使中国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纵观二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发展轨迹,主要呈现出如下基本特点:
第一,中国改革开放是在总设计师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推广从根本上讲得益于总设计师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理论指导。邓小平在创立改革开放这一科学理论中,表现出了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和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非凡政治勇气。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并不是传统理论的简单延伸与具体化,而是一种新的质态、新的思维、新的逻辑体系。主要表现为:摒弃了社会主义单一模式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理论,从而阐明了改革开放的发展目标;破除了脱离具体国情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从而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石;革除了离开发展生产力来谈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传统观点,阐明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三个有利于”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标准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理论,从而规定了改革开放的根本任务;突破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不加区别,单纯理解“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传统观念,指出改革也是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论断,开拓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从而揭示了改革开放的性质;抛弃了发展社会主义只能采取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传统观念,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途径的理论,从而明确了改革开放的目的;突破了自我封闭、盲目排外的传统偏见,提出大胆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和借鉴有用的东西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从而指明了改革开放的策略方针。
第二,中国改革开放是紧紧地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根本上纠正了长期以来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的错误认识。经济能不能搞上去,关系到国内的政局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独立和主权的巩固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问题。中国能够在1989年政治风波中经受住考验,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大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现在国际上的斗争,主要表现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上不去,国力不强,就会受制于人,甚至会丧失政治独立、丧权辱国。正因如此,二十年来,我们实行的改革开放就是紧紧地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的。
第三,中国改革开放是在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中进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有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另一个是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两个基本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正确贯彻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甚至会走到资本主义邪路上去;不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就不可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可能充分显示出来,人们就会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丧失信心,四项基本原则也就不能真正地坚持下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表明,我们党就是紧密把握了这两个基本点相统一的原则,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
第四,中国改革开放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有步骤、稳妥地进行的。我国的改革始终坚持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并首先从农村开始,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决策,也是决定改革成功的决定性步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的同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文化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也相应地全面展开。我党明确的基本思路是:改革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相适应。在80年代改革的基础上,90年代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20年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到下一个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也就完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任务。总之,二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起步、全面展开、加快步伐几个逐步推进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进程。
第五,我国改革开放是在挑战和机遇同时存在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进行的。首先,我国改革开放所面临的严峻阻力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经济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二是我国同周边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也存在着挑战和压力;三是原苏联、东欧国家存在着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这在经济上也是一个挑战;四是我国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发展、政治安定都需要经济的增长。其次,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政治方面。(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这种国际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2)我国周边地区相对稳定, 那些过去曾不时打扰我国经济建设的不稳定因素现都降到了最低点;(3)我国国内社会、政治稳定。 二是在经济方面。(1)从世界经济环境看,经济增长速度平稳发展, 这种大环境对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比较有利;(2 )从本国经济条件来看,我国已形成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工业门类齐全,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 人民群众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我国改革开放正是在上述这种挑战和机遇同时存在的国际国内背景下, 开始起步——全面发展—— 不断深化和扩大的。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十四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