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文明可持续运行的新理念(二)_社会公德论文

论社会文明可持续运行的新理念(二)_社会公德论文

论社会文明可持续运行新思路(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论文,新思路论文,社会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六 公德:精神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级规范

光明日报在《每月聚焦》专栏中曾就公民意识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具体事例入手讨论社会公德,中央电视台则就公民公德问题进行了系列报道。中央几家主要新闻单位密切配合宣传社会公德,社会反响强烈。社会公德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人,关心人,特别是要注意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人,尊敬烈军属和荣誉军人,关心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要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礼貌。要提倡人人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和资源,自觉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党要加强直接关系社会稳定进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社会公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忽视社会公德的培育。

(一)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具有以下含义:(1)它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反映,是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公共生活准则。(2)它涉及人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衣食住行到举手投足,从人际交往到对待自然。(3)它是社会公共规范体系。在公共生活中,人们不再扮演原来的社会角色,而是承担新的暂时社会角色。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最低层次,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规范准则。因而它的要求往往十分明确、具体、清楚,甚至一目了然,一望即知,所有社会成员都容易识别、理解并遵循。如交通路口的红绿灯,影院内禁止吸烟,不许在文物古迹上涂抹,不许随地吐痰,不许携带危险品乘车等等。这些极为简明的行为规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内化为习惯,便成为个体自觉、自动、自主的道德选择。正是社会公德的这种简单性,使之被社会全体成员普遍遵循与践履成为可能。社会公德还具有相对稳定性。它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公共生活中形成的行为准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共识。如礼貌待人,诚实,勇敢……这种种社会公德乃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当然,社会公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其内容、创造新形式,比如同样是尊老爱幼,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说,古代和今天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

(二)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社会公德是有层次的。简言之,它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包括:个体文明举止。这是对个体仪表风度的要求,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际关系方面应遵循的准则。如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讲究卫生,遵守各种公共场所的特定要求等人际关系交往中自尊与尊重他人。自尊,指人际交往中健康的人格态度;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尊严与个性,容忍不同意见,平等地对待交往中的任何人,主动维护、尊重陌生人的权益。它还包括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善待残疾人,遇有争端,主动谦让,自己有错勇于承认等等。当前,尊重和不妨碍社会大众的权利尤其应该引起重视。社会交往中的诚实守信。遵守契约,言而有信,避免言过其实、言而无信等等,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在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没有秩序,社会正常生活就无法维持。遵守公共秩序意味着对纪律、规章、法规等社会公约的尊重和敬畏,意味着严格的自我约束和一丝不苟的奉法精神,意味着个体和社会的合作态度。其标准是不妨碍社会大众的权益与利益。具体来说,遵守公共秩序的要求有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有明文规定的,即遵守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规章、准则、公约、纪律。如交通规则,图书馆借阅规定,公园游乐须知,学校学生守则,考场纪律等等。它通常有一定的强制性。另一种则是没有明文规定,是人们在长期公共生活中形成的道德经验与行为习惯,如购物排队,乘车讲秩序,在阅览室不交谈等等。公共秩序是维持社会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它对社会成员具有同等的约束力。是否遵守公共秩序,鲜明地表现出个人对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是一望即知的文明尺度。社会公益泛指关系和影响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社会公共财产与公共设施。如铁路、车站、港口、火车、公共电汽车等等。社会公益是社会整体利益的物质体现,对它任何形式的侵害都是对社会整个利益的侵害。维护社会公益,表面上看是人与物的关系,实质上它指的是1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社区、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尊重与维护保护他人的劳动成果。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唯一手段。对他人劳动、社会劳动的尊重与爱护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起码要求之一。它包括珍惜社会劳动成果,爱护公用设施和公共财产,以及公共卫生等等。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是:保护自然环境。长期以来,人类没有

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对自然处于野蛮索取的状态,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于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就具有了道德意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不论从何种意义上讲,保护自然环境都是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体现,同时亦是每个地区、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体现。

(三)社会公德:必须高扬的基本道德

无庸讳言,我国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的缺失现象几乎举目可见:随地吐痰,乱抛废物,乘车争先恐后;汽车上,商店里,一点小小的磨擦、碰撞,就往往会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遇到人与人发生冲突时看热闹起哄者众多,化解者往往被误解、遭指责。公共设施屡遭劫难,其被毁坏的速率十倍甚至百倍于私人财产。就拿北京街头的电话亭来说,破坏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币道被堵,话筒被御,钱盒被撬开,玻璃被砸碎,甚至有人在亭内便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1998年10月,天津市水上公园用万把伞设计了大地走红艺术造型,但只展览了两天,万把红伞便被毁坏或被盗走,令整个天津为之震惊。北京、天津是中国文明程度较高的直辖市,一些人们的公德状况竟至如此!足以令人深思。必须指出,社会公德水平的低落是以今天的社会对人们的要求作为参照的,是横向而非纵向比较的结果。因而,今天提出公德问题,并不是说现在的公德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低、都差。正如我们不认为远古尧舜禹时代是“理想国”。也并不认为盛唐四方来朝时民德必胜于今,不认为五六十年代的社会公德水平要普遍高于90年代。相反,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始终是与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一致的。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指针。事实上,今天表现出的缺乏公德现象,在传统社会并不凸现。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等,在一村一户的生产环境下几乎不具有规范意义。再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等,在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也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道德价值。因为在传统社会,社会公共生活狭小,个体行为的道德倾向很少甚至无从体现。如,一个农夫在自家庭院大喊大叫,只干扰了其家人和极少的邻人。而现代社会人口高度集中,只要有一家过大音量地开放音响,就足以使全楼的人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因而,传统社会重私德而现代社会重公德。公德是现代社会必须高扬的伦理道德。

(四)社会公德: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

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工业文明,社会化大生产使人们的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个基本关系上,都增添了传统社会很少涉及或根本不曾有过的崭新概念与涵义,在人与人关系方面,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广阔频繁,多方位的人际交往。并且,这种人际交往又主要地或经常地发生在社会大众层面,表现为个体与社会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由于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日益扩大,人们举手投足无不关系和影响着社会秩序、社会安定和社会公益,涉及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和生活方式。因此,个体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性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重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现今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甚至把公德同法律法规相衔接。例如,新加坡有这样的法规:随地吐痰罚款200新元,随地扔一个烟头罚款1000新元,后者相当于一般人的月收入。香港法律规定,从楼宇向外抛弃垃圾,亦属违法,可判罚款500港元或监禁3个月。有的国家或地区甚至通过了社会公德保护法。纵观人类社会道德发展史,公德作为社会生活的共识性准则始终与文明发展同步。社会越发展,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社会公德规范就越多。因此,公德作为起码的社会准则与共同道德认识,虽然对它不能用诸如崇高、伟大、高尚等词汇溢美,然而,它毕竟是与一定社会的道德理想,道德价值取向紧密相联的。即使社会公德只表现于个体行为选择,似乎是浅层次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观念,然而它同时又是个体较高层次道德观念的表现形式和外显行为。从个体公德状况可以窥见其道德修养水平和文明程度。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平则是该社会文明的表征。公德是工业文明的伦理基石,因此它必然成为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道德选择的基础,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近现代思想先驱们力图实现社会改造的焦点之一。严复、梁启超、孙中山、蔡元培等都曾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论及培养公德精神与公共意识。他们对于公德的关注,是我国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变迁中建构工业文明伦理道德的开始。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尤其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良好的社会公德正日益成为社会大众的认识和实践。

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要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公德的培育。社会公德是一个人的道德基础。只有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的人,才有可能去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并进而达到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境界。也正因为这样,党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尊老爱幼、敬师爱生,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要求,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抓好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当认真领会,努力实践,自觉地抓好这项意义深运的系统工程,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

七 职德:精神文明可持续运行的窗口

加强职业道德,同倡导良好的社会公德一样,是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必经之路。目前,不少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新闻媒介及有识之士,以此为重点和突破口,致力于整个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振兴,并立即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响应。

(一)职业道德——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

做“官”有“官德”,治学有“学德”,执教有“师德”,行医有“医德”,从艺有“艺德”,经商有“商德”。各行各业者有与本行业和岗位的社会地位、功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要求每个从业者遵守奉行。这就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职业是伴随劳动分工的深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职业分工是一种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并且主要是一种经济型和专业技术型的社会分工。其目的是通过专业化来提高效率,创造和实现更全面的社会效益,以满足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

我们如今生活在普遍职业化分工的时代。所谓“职业化”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社会职能专业化;二是成为个人生活的正式来源。这两点表明:职业的本质,是社会职能专业化和人的角色社会化的统一。从社会整体来看,无论生产劳动还是管理和生活服务,也无论政府部长还是勤杂工,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能,这种职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社会不仅事事要有人做,而且专事有专人帮。“专人做专事”是职业的第一特征。从人的个体角度看,每个从业就职者的岗位,都是个人在社会分工中所获得和扮演的一个公共角色。在现阶段,就业不仅意味着有了一个社会承认的正式身份,能够履行社会的职能;而且意味着以此获得生活来源,掌握了一个主要的谋生手段。所以在主观上,“干活吃饭,挣钱养家”还不能不成为多数人就业的主要动机,客观上也是职业的一个基本事实和特征。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价值体系。它的作用就在于通过确立和执行一定的行为规范,保护人的行为与社会秩序的合理、稳定,并引导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虽然,职业的性质主要在于经济和专业技术方面,但不等于就业者只要履行专业技术职能、完成其效益指标就行了。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职业本身就包含一定道德的基础和根据,所以它与道德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般地说,凡是有人群和社会活动的地方就会有道德,不是这样的道德就是那样的道德,职业自然不例外;特殊地说,职业还由于它所固有社会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必然要在道德上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所谓职业所固有的社会性质和地位简单地说,主要是职业和职务集中地体现着社会关系的三大要素——责、权、利。

(1)每种职业都意味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即职责。职责只与人的职业角色相联系,而不同于人生其他角色的责任。例如,发挥本职业和岗位的职能、保持职业目标、完成岗位任务的责任、遵守职业规则程度、承担职权范围内社会后果的责任,实现和保持本岗位、本职业与其他岗位、其他职业有序合作的责任等。这些责任是职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职能的具体化,其中就包括一定的社会道德职能和责任。

(2)每种职业都意味着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力,即职权。职权不论大小都来自于社会,是社会整体和公共权力的一部分,如使用、操作、管理或支配某些社会资源的权力,履行职责时要求他人予以尊重和合作的权力,通过职务报偿分享社会财富的权力等。在如何承担和行使职业权力上,也必然更多地联系着社会的公共道德。

(3)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益关系。在实现了职业分工的社会里,职业劳动是为社会创造经济、政治、文化效益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个人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因此,职业是社会整体或国家利益、职业服务对象的公众利益、行业集体利益和从业者个人利益等几种基本利益的交汇点、结合部。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职业的责任和权力之所在,也是职业内在的道德内容。归根到底,职业道德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这是所有职业道德的共同本质。它与职业的社会地位、分工职能、职业技能、职业效益等一道,共同构成完整的职业生命。不仅如此,职业道德还渗透和表现于职业的其他方面,对它们起着保证和引导作用。没有相应的道德规范,职业就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它的社会职能,也就不可能长久存在。因此,职业道德既是职业系统自身的、也是社会的一种必要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随着时代发展,随着社会上具体行业和岗位的划分呈越来越细的趋势,职业道德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地位越来越重要。如果说近几百年伴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到来,人类在道德文明方面有了重大进步,那么职业道德的兴起和发展正是其中的优秀成果之一。

(二)为人民服务——职业道德的灵魂

职业道德主要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通过人们的职业活动、职业关系、职业态度、职业作风以及它们的社会效果表现出来。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但无论什么职业道德,其基本原则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人的职业行为要与行业岗位的社会地位、职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从而保证行为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所以职业道德必然成为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准,起着对外树立行业形象,对内培养和考评人员素质、协调和统一群体风格的作用。职业道德主要通过人的职业行为和效果得到落实和体现,重在实践。但是,人的行为和实践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合理的科学的职业道德观念并不是孤立自主的,它最终依赖于科学的先进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价值观的确立和贯彻,集中凝结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为人民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宗旨,也是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导价值观念,是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实质和价值导向。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观念的灵魂,就是为人民服务,它贯穿于职业道德观念的方方面面。一般说来,职业道德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职业社会定位的认同和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是全部职业道德观念的核心。如果没有任何认同,就不会有尊重和忠实于职业的敬业精神;而认同的方面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敬业态度。因此,历来职业道德建设的首要环节,是从职业认同入手培养敬业意识。例如,西方主有些资本家很重视以“感恩意识”教育自己的雇员,强调职业是个人生活的来源,顾客是职工的“衣食父母”,决定着个人的福利和命运;因此要敬业畏业,把事业当作谋生手段(在资本家那里则是攫取财富和控制社会的手段)来看待的,“敬”的根据是“畏”,由“知”而“畏”。

社会主义敬业精神的基础,是对于人民群众主人地位的认同和自我认同。各项职业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作为就业者的每个公民也都是人民的一员;对于人民群众来说,“为人民服务”本质上是“人民自我服务”,即公民之间通过相互服务来谋求共同幸福;每个职业岗位上的服务者,在别的岗位面前都是被服务者,这里的职业分工原则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职业分工的根本意义,在于人民有组织地干自己的事业。因此,在人的发展与事业的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与手段之间,是可以、并且应该在职业岗位上统一起来:敬业即是自爱自强,“敬”的根据是“爱”,由“知”而“爱”。爱祖国爱人民与个人自爱自强的统一,表现在“主人翁意识”和“为人民服务意识”上。这是我们职业观的精髓。

职业目标理想的确立及其表现——乐业意识。人们通过职业追求什么样的目标和理想,选择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职业道德观念的进一步表现。在职业中有一些东西,如岗位的责任和任务、岗位固定性、业务技术要求、制度规范约束、效益和利益的比较、乃至职业的社会形象等,都会对人形成一定的压力或挑战。一个人在职业岗位上是否能够做到敬业,取决于他追求什么、能否从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如果一个人只把谋生致富当做职业追求,那么,他在职业中只不过是一个“挣钱机器”,而不会有更多的人生价值和乐趣。树立起富有时代的精神、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并把它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岗位上,是确立乐业意识的思想保证。它的前提在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在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下,把职业放在“为人民服务”的天平上衡量,凡是能够为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做出贡献的职业,都是有价值的、高尚的;个人要寻找发挥才智、创造人生价值的天地,就要重视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重视社会的现实条件,并把它变成自己的需要和条件,社会的全面繁荣和发展,最终也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保证,因而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是值得的;在职业中,只有诚实的劳动和创造,才是人生光荣境界的标志,而贪婪虚伪和欺诈则是人生的堕落与渺小;敢于应付困难和挑战,并能够战胜它、超越它,而不被它所压倒,也是发现和创造人生价值的成功与乐趣所在……。总之,社会主义的敬业乐业精神,包括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事业心和成就感,以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职业信念、信心等,并通过守规、勤业和精业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表现出来。

对职业规则的信奉及其表现——职业规范意识。职业规则包括经济的、行政管理的、业务技术的,也包括道德等各方面的行为规定,通常表现为必要的规章制度和程序等。它们大体上来自职业活动方式、条件、特点和目的,服从于职业适应外部环境、履行职能和内部自我发展的需要。职业规则是维系职业和岗位的自我保证,不是任何人的随便意志。对于每个人业者来说,是否能够充分理解、正确执行这些规则,不仅表明他是否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也直接反映出他的职业道德水平。具有高度自觉的职业规范意识,意味着不仅能充分认识和正确执行既定的规则,而且能积极地发展和完善合理的规则,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是职业活动不断从必然走向自由的一种境界。

对职业价值的追求及其表现——勤业精业意识。一般地说,职业有多方面的价值:对于社会,它不仅有实现各种职能、创造效益的价值,也有组织社会结构、稳定社会秩序等价值;对于个人,它既有谋生的价值,又有学习和锻炼的价值,既可以创造服务与贡献的社会价值,也可以实现人生塑造的自我价值等。总之,职业上所能实现的价值也就越大、越丰富。但是,无论追求什么样的价值,都只能以实现职业的职能和效益为前提。只有职业本身的存在和发展有保证,才能为实现更多的价值提供保证;本职工作做得越好,其他追求和实现也越有机会和条件。所以,勤业精业与通过职业实现人生价值之间,并不冲突,反而相辅相成。勤业表现为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执行规则、坚持不懈,它是实现职业最基本价值的保证;精业表现为本职工作的业务纯熟、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它是实现职业最高效益的价值追求。对于具有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人来说,勤业精业是自然而然的。越是懂得什么是人生的价值、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人,越是自觉地勤业精业。

(三)立足现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存在于现实之中。这里所说的“现实”指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上职业道德的现状;二是职业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当前,我国职业道德的状况,有很多让人欣慰的进步,也有不少令人担忧之处。例如,干部队伍中的政风不正: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铺张挥霍、弄虚作假和渎职犯罪等;一些部门的行业不正之风:管理者乱摊派乱收费、徇私舞弊,有的执法者做人情交易、贪赃枉法,有的医生收红包,有的大众媒介搞有偿新闻,有的地方部门搞保护主义;不少人职业道德意识薄弱:缺乏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差,业务不求上进,行为不守职规,只求少干多挣,不讲服务质量;社会上职业秩序混乱,一些反社会、反道德的行当,如造假贩假、走私贩毒、卖淫设赌、装神弄鬼等,也趁机滋生或重来,甚至成了“职业”。这些令人深恶痛绝的丑恶现象,不仅是对职业和职业道德的公然践踏,也以它们散发出来的腐朽气息败坏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当然,这些腐朽的现象仅仅是社会现实的一个方面,不是本质和主流。仅就道德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干部和群众的职业态度端正,职业表现良好。没有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克尽职守、兢兢业业、默默无闻、艰苦奋斗和劳动创造,就不可能取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此巨大的成就;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举国上下对于当前道德状况的高度重视,敢于揭露问题,为加强和改进社会道德,包括职业道德所发出的强烈呼吁和采取的对策及其效果等,也进一步表明我们的道德基础是坚固的,发展方向和主导趋势是上升和进步的。综合正反两方面的情况,不仅要看到问题的严重、挑战的严峻,更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加深对职业道德的特点、规律及其意义的认识,从而提出更有力度的理论和对策。从总结经验的角度看,有些传统观念需要改变,对职业道德要重新认识。

2.应当看到,在我们的道德文明中,职业道德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现代社会,职业道德不仅是一个有特色的、新兴的分支,而且是一个较有代表性、起中坚作用或者说主导型的道德层面。

(1)它具有道德的时代特征。各种分工的职业化,是现实社会的一个重要趋势和特征。职业道德因此而兴。以往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多只注重它是“道德”,因而常常着重从个人修身、人际关系等普遍伦理的角度,把它当做一般的道德,不注意“职业”的特殊性,这方面的道德教育,也仅凭“师傅传、帮、带”之类的方式自发进行,而较少有专业系统性。造成了职业道德建设长期的“观念不到位”和“重点不到位”。细察上面例举的职业不道德现象,其中不少有职业不明(如官商不分)、角色颠倒(服务者与对象)、责权脱节(工效与报酬)等等的影子。应该说,今天的职业道德落后和薄弱状况,也是过去受传统观念局限的后果。

(2)职业道德是现实社会的主体道德。职业角色是一种群体角色和群体道德。职业群体的社会化程度高于个人、家庭和其他小型群体;职业人员的范围广、多层次,而且活动系统性强,其影响力大而持久。从这一点看,职业群体的道德也不能不在总体上成为全社会的主导道德。不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地位。

(3)职业道德的内容具有社会公共性和示范性。职业道德虽然都是针对职业特点建立的,各有侧重,但它们所依据的却是国家与社会公认的、共同的道德观念和理想。职业道德的共同原则和基本精神具有社会普遍性,并且由于职业行为都具有公共性(有的是直接面对公众,有的则是以其最终产品或服务间接地面对公众),因而职业道德具有公共示范性。一种可以面对公众的道德行为,本身就含有“当前社会认可的道德是怎样”的示范意义。如果说,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公共事务、公共行为、公众角色和公众关系上的道德,那么就应该说,职业道德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公德,只不过它是通过定向化、专业化而变得更加具体和深化。因而是高层次的、具有示范性的社会公德样式。实际上,职业道德的加强和改善,将会对改进整个社会道德、特别是社会公德面貌,起到关键性的带动作用。

(4)职业道德是一种实践化的道德。职业道德为道德的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具体形态。由于职业的特点,职业道德的范围比较确定,制定和执行规则的标准具体充实,效果也易于检验;并且在道德领域中,它是最能够与经济体制、法制建设直接联系、相互配套的一个层面。所以,从职业道德入手加强道德建设,不仅重要和紧迫,也是可行性较高、大有潜力的。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和完善、民主和法制建设得以不断加强的同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职业道德也一定会在现有基础上大大推进一步,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八 公民意识:精神文明可持续运行的风貌

公民意识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课题。当代公民意识的构成主要包括:自主、平等、爱国、公德、节俭、纳税、环保、科技、国土等意识。公民意识的确立,有助于反腐倡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助于公民自觉维护社会稳定;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一)公民意识的时代意义

公民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当代公民意识就是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主义的权利义务融为一体形成的自我认识。这是一种理想的公民意识,但是公民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表明不少人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公民意识。如公民应如何履行法律义务,自己对国家、他人、家庭负有什么责任。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如何才能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等都不甚明了。在全体公民中呼唤、树立、强化社会主义公民意识,遵纪守法,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对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1.公民意识的确立,有助于反腐倡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公民意识所唤起的自主、平等精神,使公民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激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治积极性,熟练运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以“官本位”为依托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不正之风予以打击,从而扶正祛邪,伸张正义。同时,也促使领导干部强化自己的公仆意识,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重任,严格自律,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公民意识的确立,有助于公民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法律意识,公民意识普遍觉醒,就能形成普遍的“法治”观念,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真正落到实处,并使以民主为特征的制度和法律的体系具有权威性而不致于因个人的看法或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促进中国社会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许多社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3.公民意识的确立,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经济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多元化以及平等竞争都需要健全的法制保证。公民意识的权力义务观,同宏观上的“法治”意识相配合、相渗透,必将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二)公民意识的丰富内涵

在当代,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其构成主要包括:

1.自主意识。自主指公民自觉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而存在,这是一种建立在宪法和法律原则、规范之上的自我态度。这就要求他应有独立的人格,勇于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敢于行使宪法赋予的各项民主权利;要求他能独立自主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参与竞争,用自己的诚实劳动或合法经营取得相应的合理报酬,依法享受各项经济权利;要求他敢于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社会精神生活,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捍卫宪法赋予的各项文化活动自由的权利。

2.平等意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平等意识要求公民懂得他周围的人同他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人的尊严,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别的公民同他一样享有平等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别的公民同他一样享有平等地参与竞争、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权利;在社会精神生活中,他同其他公民一样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享有同样的言论自由、批评与反批评自由等权利;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人,关心人,爱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人,扶助病弱残疾人等等。应特别指出,一个公民,无论他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他在法律上同其他公民处于平等的地位,他绝没有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任何权力。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一样,都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都是以宪法为核心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的具体展现。

3.爱国意识。邓小平说过:“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尊严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2]这深刻揭示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也充分肯定中国人民有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但从实际情况分析,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渗透、扩张,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甚至有损人格国格的现象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削减了民族斗志,所以,进一步强化爱国意识,对于加强全国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防止和遏制权利腐败和道德滑坡,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爱故乡、爱故土、爱祖国的优良传统,在伦理上一直倡导“国而后家,公而后私”,把“舍生取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对理想人格的最高追求。中华民族的这种为国为民的整体主义精神是各族人民的一种强大凝聚力,它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石,也是公民爱国意识得以确立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渊源。

4.公德意识。每一个公民都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所有公共场合、公用设施上都印有或贴有“严禁……”、“不准……”的字样,抑或先“请……”后“罚……”的警示,看上去是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产的需要,但实际上是在提醒公民有公德意识的同时,对公民道德的不信任,而这也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社会公德意识普遍偏低的结果,所以大家司空见惯,默然置之。现代社会的公民,应是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文明公民。公德意识是对公民道德的最低最具体的要求。公德是调节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利益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要求公民:一是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生活的安定。凡是有公共生活的地方,必有相应的公共秩序。一个国家的公共生活秩序如何,是该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公共秩序的维护,不但有赖于国家的政治、法律规范,有赖于公共道德规范,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公民自觉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力量。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经济、政治利益一致,目标、理想共同,在处理相互关系时,应该先人后己,相互谦让,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尊重人格,见义勇为,救死扶伤,尊老爱幼,而不应尔虞我诈,横行霸道,以强凌弱,见义不为;否则,就要受到道德鞭挞和公共舆论谴责。三是为人正直,诚实守信。一个人的正直、诚实、守信是他为人处事中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公民应该公正判断是非,有正义感、原则性,不趋炎附势、吹拍逢迎,见风使舵,争功讳过,挑拨离间,落井下石;而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弄虚作假,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奸诈诡谲等,只有认真实践了这些公共道德准则,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公民。四是尊敬师长、尊重长辈。公民的文明风度、品德高尚,既表现为对父母、教师的尊敬,也表现为对老年人、长辈的尊重。五是行为文明,礼貌待人。要做到:衣着整齐,仪表大方;举止庄重,行为检点;待人恭谦,大方热情;关心他人,助人为乐;说话和气,谈吐文雅等。公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有良好的公德意识,就会有良好的社会风尚。

5.节俭意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克勤克俭的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优良作风。从“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到“俭以养德”,从“南泥湾精神”、“小米加步枪精神”、“好八连精神”到邓小平倡导的“五种革命精神”、江泽民概括的“64字创业精神”,都贯穿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具体内容。大量事实证明社会成员花天酒地、一掷千金、奢侈铺张的“大老板”气派并不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而是享乐主义的放纵、眼光短浅的小生产意识的驱使。公民的节俭意识,就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思想勤勉、学习勤奋、工作勤恳,生活勤俭,大力节水、节电、节煤、节地、节约一切资源。节俭需要高度的理性,意味着对社会公共规范的尊重,对道德、人格、理想价值的赞赏,对良好心性品德的塑造,对小富即安、百恶俱纵的超越;也意味着对严重扰乱了人们的思想、行为、污染了社会风气、吞噬着固有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唾弃和净化。

6.纳税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充当“纳税人”角色,所以每个公民也就毫无例外地要树立纳税意识。但从目前的整个现状看,由于公民纳税意识淡薄,对依法纳税的深层意义、巨大作用缺乏正确了解,将纳税孤立地看作一种法律强加于自己的外在义务,没有将纳税与享有谋些权利联系起来理解,不但严重影响了纳税的主动性、自觉性,还有不少人钻法律的空子,逃税、漏税、偷税甚至抗税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状,与当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及作为法制两大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相违背。要培养、树立和强化公民纳税意识,就必须使公民懂得:纳税不是法律强加于公民的外在义务,而是维持、改进和创造公民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的客观需要,如国有机构的设立和运作、一切公共设施的创立和维持,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等等,都是公民赖以生存及其利益赖以实现的基本社会条件,而其庞大开支则主要来源于税收。纳税不仅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也是公民享有的许多社会权利的重要根据,特别是公民能够要求和监督国家公务人员依法履行其法定职责的重要根据。因为国家公务人员的薪金及他们所管理的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费用都是靠“纳税人”的税金支付的,公共权力设立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纳税人”服务。只有使公民把这些道德内化为纳税意识,才能增强公民纳税的自觉性、自愿性和主人翁责任感,增强对国家公务人员及其公共权力的监督。

7.环保意识。环保意识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新文明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因为环境恶化已是现在和将来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意味着当代人及后代人的生存空间更加脆弱。党中央将“加强环境保护”作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战略任务,表明了党中央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政府对环境保护也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专门法律和法规,最终要靠公民的环保行为来体现,而没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就不会有正确的环保行为。所以,树立和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也是环境保护事业的根本措施。要树立公民强烈的环保意识,以维护环保事业的发展,就必须把对公民的环境教育作为一项常规性的思想工作抓好。一是认清环保国策地位,加深对环保国情的认识。环境保护的国策地位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环境保护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具有时间上的持久性和空间上的广泛性,环境保护实质上是调整人与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因此,在道德建设中,应该引导公民弄清关系,加深对国情和环保工作的认识。二是认清环境现状,艰苦创业,对公民提倡“节省能源、适度消费”的观点,不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享乐,要把爱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行为规范。三是普及环保法律知识,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在环保事业上,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公民应认真学习贯彻,明确职责和义务,严格执行,全面推进环保意识的提高。[3]

8.科技意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早已获得社会普遍认同,社会群体尊重科技、热爱科技、追求科技、发展科技趋势不可阻挡。但作为社会个体的公民,科技素质的平均水平却并不令人满意。有人从公民的科技素质(包括科技信息源、科学术语周知度、我们的生活世界、人类和世界的过去、物理科学、生命科学、技术素养、科学方法、科学家、科技机构)和公民对科技的态度(包括对科技的关注、科技的结果、科技的能力、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职业声望、中国的科技)两方面对公民的科技意识作过“诊断”、调查,结论为:中国公众的科技素养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封建迷信活动猖獗,伪科学招摇撞骗,一些极端愚昧落后、违反最起码科学常识和原理的宣传有广阔的市场,甚至许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书店处境艰难、景象凄惨,只好纷纷改行寻出路,十分令人堪忧。党的十五大强调,实现“九五”计划和15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这就意味着,当务之急是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继中央《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之后》,一批著名科学家也强烈呼吁“必须大力加强科技普及工作”,这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旺和民族强盛的大事。由此看出,公民科技意识的提高,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4]

9.国土意识。我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地球上的22%的人口,被称为人类奇迹。可在奇迹背后,却是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1949年人均耕地0.18公顷,1957年人均0.173公顷,1985年人均0.093公顷,1996年人均0.08公顷,已不足汉代的1/6,明代的1/9,解放前的1/2。虽然在1986年就制定颁布了《土地管理法》,确定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但人均耕地下降的趋势仍没有得到遏制。据权威报刊披露,我国耕地每年以27~40万公顷的速度锐减。造成这一严峻事实的主要原因是:公民国土意识淡薄,对法律的无知和漠视,违法占用耕地,肆意糟蹋耕地,死人抢活人的地,城市土地收益流失严重等。我国人口在不断增加,耕地却不断减少,12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全仗耕地解决,这个关键问题不处理好,将严重影响“九五”计划和2010年过景目标的实现。所以,不断有人大声疾呼:“地球只有一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已不再是“地大物博”,而是“地少人多”,如果不珍惜土地,当代人就将成为历史罪人。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耕地越来越少的趋势,必须使每位公民都树立起强烈的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国土意识,自觉维护土地管理秩序。只有每位公民都树立起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才能把我国土地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共同消灭耕地“赤字”。

除上述公民意识外,公民还应当有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国防意识;了解历史,尊重历史的历史文化意识;防范国家公务人员滥用职权的监督意识;珍惜和保护自然矿产资源的资源意识等等。不管何种意识,始终贯穿着权力和义务的统一,公民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时,必须相应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触犯法律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5]

九 新的切入点:从“服务公约”到“社会承诺”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信义基本上属于道德范畴,而近些年来兴起的社会服务承诺还应具有制度上的约束力,甚至是准法律约束力。以往的“服务公约”、“安居告示”等内容比较原则、笼统,而社会服务承诺制的创新在于具体化、量化、可操作、易监督。[6]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解释道德起源问题时说,人们之所以遵守和尊重道德,是因为这么做能给每个人带来好处。欺骗、不诚实在一次博弈中可能受益,在多次博弈中必然受损。你这次骗人可能得逞,下次交往时别人就会把你当骗子对待,就很难再骗。亚当·斯密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孔子说过“德者,得也”,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古人把义利统一起来看。当然,孔子也说“君子不言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初始动机不去追求利,实际结果不言利而利自来。遵从道德原则,从长期而不是一二次博弈来看,肯定会促进物质利益的实现。孔子说“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说人如果不讲信用,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孔子又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是说所讲的信用要符合社会所认可的正当行为规范,所许下的诺言才可能实践。新近兴起的社会服务承诺制是对传统文化中讲求“信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所谓发展在于,传统中讲“信义”主要是讲做人的原则,是个道德行为,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而提出的;当今的社会服务承诺制是要树立企业或行业的形象,是以个体为基础的集体性道德行为,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提出的。

(一)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在必要的“付出”后将是“义利双收”

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义”和“利”之间的关系,从长期而不是一二次的博弈来看是正相关的。推行承诺制不能只看短期某个企业的利益,要看全社会的宏观利益。原商业部推行伪劣商品可退换制度,商业首先负起责任来,顾客找商场,商场再去找工厂。当时商业系统意见很大,认为是工业的问题,怎么由商业来担当?然而,从长远来说对商业信誉有好处。商业、服务业不是一锤子买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国有商业信誉很高,这就是一种“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这一概念把“义”和“利”、经济和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亚当·斯密认为道德情操、商业伦理的起源是一个自发的演变过程。很多自由派经济学家也相信,只要实现充分竞争,商业道德慢慢就会好。烟台等地搞社会服务承诺制,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现阶段,政府有很多工作可做。有人说,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过多。政府干预不是总量多少的问题,而是内部结构的问题,在某些领域做得不足,在另一些领域干预过多。服务承诺制是老百姓拍手称快的事,政府导向和推动很重要。同时还需要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通过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只有兢兢业业兑现承诺才能生存。爱国、为人民服务,过去想得很宏大,其实这些东西非常具体,在一些非常小的事情上也能体现出来。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好,这种敬业精神就是当代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马克斯·韦伯分析为什么资本主义在新教国家产生,认为一个重要方面是新教把个人工作神圣化。中国目前最重要的是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敬业实质上是要每个人对本职工作做出承诺,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前过于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大家的事情、集体的事情、社会的事情,而恰恰有点忽略个人的责任。这次的承诺制是个人或一个很小的集体做出承诺,把道德个人化、具体化了。承诺制不要一阵风,当作一种运动来搞,而要把道德、精神文明内置在个人心里。商业文明是社会文明最直观的尺度,敬业精神是当代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商业是一个中间环节,一头联系消费者,一头联系生产者。社会服务承诺制既是经济行为,又是文化行为。商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覆盖全社会,一方面要向社会领域延伸,引导社会;另一方面要向生产领域延伸,改进生产。承诺制最终要提高到文化层面上来,看成全社会的文明行为、根本的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商业服务业可以作为突破口,先行一步,为社会文化提供新的活力和动力。推行承诺制的初衷是促进企业素质的提高,但它也是服务者和服务对象双向约束、双向提高的过程。就拿民航来说,乘客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用什么途径来解决问题,就能避免无谓的争端。在现阶段,民用航空还没有成为全民运输工具,所以通过票价对顾客进行筛选,而筛选出来的素质还是参差不齐,与飞机这种现代化交通工具还不相适应。因此,乘客素质也有个提高的问题,通过服务者和服务对象的双向提高,进而带动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这就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社会服务承诺制具有某种契约的性质,能启发人们倚重契约的意识,进而使经济社会生活由过去单纯依赖道德原则逐步向“契约

”和“法制”转化。而这些恰恰是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推行承诺制要有“付出”,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服务机构、管理部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真正这么做了,不仅不会损害,而且会促进商业利益。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可讲好多条,这里只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趋势上说。这个趋势就是,形象力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厂家越来越多,销售同一种商品的商家越来越多,消费者大有选择余地。购买商品如此,实现其他方面服务,如乘飞机、购票等,也是如此。因此,企业、商场、服务部门的形象如何至关重要。最近一些研究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学者提出了形象是现代企业较量的一个焦点的论断,提出了企业力等于商品力加销售力加形象力的理论。那么,形象力从何而来呢?形象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而同样质量的商品又因服务质量不同而销售结果不大一样,所以才讲“服务增值”。顾客不仅购买商品,而且也在购买服务。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正是增强企业、服务机构形象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服务承诺制与以往的“服务公约”等相比,是前进、深化和发展。它从内容上来说,更为具体、细化和量化。过去的服务公约、守则之类规定“态度和蔼”、“认真负责”等,也起过好作用,但一般地说,内容比较原则、笼统。而现在窗口行业和有关部门按照自己的社会服务职责,把应该承办的事情,以及须达到的标准、办事程序、办理时间和违约所应承担的责任做出具体规定,有了无可争议的明确标准。它就比过去的“服务公约”之类更便于公开、有效地监督和操作,对于某些顾客认为是垄断性的行业来说,对于那些尚处于卖方市场的行业来说,承诺制实质上是把它们某些得天独厚的权力责任化。把承诺纯粹当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建设职业道德的良方益法还不够,它还是树立企业形象的必要手段。它不仅是“纠风”,而且是“树风”。现阶段,在我国许多行业的服务水平不高、消费者投诉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一部分服务企业敢于自我约束,自担责任和风险,是企业实力的展示,是企业领导人素质和信心的表现。承诺制是企业自我加压的一种手段。既然是“加压”,承诺的内容应该高于行业标准。打个比方说,实行行业标准好比做一个守法公民,而实行承诺制则好比做一个模范公民。机场行李提取的行业标准不超过一小时,而现在作出的承诺是不超过半小时。通过推行承诺制的企业高于行业标准的运作向社会表明高于行业标准都能办,行业标准更是经过努力能办到的。为了保证承诺制的有效实施,民航总局借鉴了承包制的办法,把承诺的兑现与经济利益挂钩,与航空资源的分配挂钩,如新航线、先进飞机、机场新项目的分配、优惠政策的享受等,这就比过去的“服务公约”等有了较强约束力。

人们对行业不正之风比较反感,这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现象。经济主体变了,经济运行机制变了,出现了多元化的经济和价值观念,出现了自我利益驱动,但法制、道德跟不上,道德自律机制淡化了。在有些发达国家选购布匹,翻开来看,翻得乱七八糟,营业员还是不厌其烦,布匹弄乱了自己整理。中国有些营业员就不耐烦了,会问“挑挑拣拣,买不买?”李光耀说,关键是找到竞争与团结的最佳平衡点,新加坡是三七开,三分团结、七分竞争。市场经济有序竞争,就有个团结、纪律、道德的制约、引导问题。

“社会服务承诺制”这一概念有一定新意,引起全国社会关注,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个口号会不会有点居高临下的味道,而且它的覆盖面伸缩性较大,其实最终还是一个规范化管理问题。上海电信部门提出的“规范化服务”这个概念更完善、更科学。再如济南交警这一典型就不是承诺,而是规范管理。承诺制要坚持下去,关键是形成一个经济驱动加社会监督的机制,道德行为要和准法律性质的制度和经济利益相结合。此外,承诺制也不是孤立的,它要以全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为依托。

过去的“店规”、“堂训”中,也有属于承诺的内容。比如,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货真价实、待客和气等等,这也是一种承诺。同仁堂讲“济世”、“养生”,“炮制虽繁必不敢少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杭州胡庆余堂匾曰“戒欺”。这些都是一种承诺,是中国老字号的富贵精神财富。但过去的承诺基本上属于道德范畴;而今天的承诺后面有个“制”字。今天的承诺制仍然具有职业道德的内涵,但它又增添或强化了制度、规范、机制方面的内容。它不仅具有内在的道德约束力,而且具有外在的、硬性的、制度上的约束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称为准法律的约束力。要使承诺得到切实履行,除了依靠提高员工素质,加强自身修养和道德自律外,还必须依靠某种“强制”力量。古人曰:“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又曰:“轻许者失言”,“轻言则人厌”。社会服务承诺制作为规范行业行为的新举措,毕竟仅仅是企业或行业单方面向顾客或社会公众做出的允诺。企业实现诺言的可能性仍然是建筑在道德自律松软土地上,而不是以法律作为坚实基石。失诺以后,自愿认罚,说明自己还是“守信”,表明自己讲究职业道德;倘若自己不愿认罚,顾客最多也只能说自己不讲职业道德,而且也仅仅是说说而已,谁也无可奈何。目前,已有个别做出承诺的垄断性行业显露出这种失诺的苗头。因此,这种社会服务承诺制还有待于完善,尤其应该尽快寻找到建立监督和惩戒机制的办法。例如,可以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加上对失诺企业施以相应惩处的法律条文。

(二)信誉是商业文明可持续发展丰厚的资产

银建出租车公司从1990年作为北京亚运会备用车队时的40辆车,发展到1998年拥有3000辆“规范服务达标车”,并因率先向社会承诺不拒载而享誉京城。“银建”制定了公司“法律”——《职业规范守则》,内容包括:驾驶员仪表仪容标准、车容车貌标准、营运服务敬语、违纪处罚条例等等。公司设立投诉、举报电话,一经核实,坚决处理。“银建”向社会公开承诺后,创造了惊人的效益。司机月均工资达到2000~3000元,优秀司机工资5000元上下。公司总资产在1995年就突破了1.7亿元大关,名列北京市出租车行业第三位。京B-13753号的“面的”李司机感慨:中国人不是爱说“和气生财”吗?别人不接的累活、苦活我都接,市场回报自然不薄。而总经理冀军则断言:“银建”公开亮相说不拒载,实质是以信誉作抵押开展商业竞争,对乘客是承诺,对司机是约束,对公司是压力,对社会而言则是一大进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店客关系曾倍受传媒关注,工商银行进驻才2年,就以娇人的业绩表明:商业信誉是丰厚的无形资产。工商银行在“五星级”饭店安营扎寨,全北京就此一家。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写字楼的工作环境使朝阳支行国贸分理处姑娘们的服装都上了档次,有的还化了妆。起初员工的劳动纪律有点松散,与“五星级”的环境不配套。分理处及时开会,达成共识:按照支行“向服务要存款、向公关要存款”的精神,在“五星级”饭店建“五星级”柜台,酒香自有客人来。在国贸地下一层的储蓄所,柜台前有一排护栏,那是他们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惯例所采用的“一米线”制。等待办理储蓄业务的顾客与正在办理业务的顾客保持一米距离,使业务有保密性,顾客有安全感。每天都有大量客户来电查询某笔款项是否已入帐户,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作答,直到客户完全满意为止。客户来了境外汇款,他们急人所急,主动开车去总行国际业务部和支行取单,节省了时间。商业讲究“售后服务”,金融业则要先行一步,把工作做在客户登门之前。他们对客户投资总额、投资方式、主要产品、法人代表、地址、电话等情况了如指掌。该分理处把外勤组扩大为存款部,由业务技能全面、善于公关的同志组成,经常走访周围地区的企事业单位,主动吸收存款。老客户和工商局提供的信息,乃至亲朋好友的一句闲聊,路边的一块广告牌,都是新的存款线索。有的单位对他们不请自来态度冷淡,搪塞几句,甚至吃闭门羹。但他们锲而不舍,以水滴石穿的精神感动了“上帝”。设在国贸西楼的美国惠普公司原在另一家银行开户,存款部*

同志在1年多的时间里踏破了门槛。惠普公司想为员工办理个人信用卡,原支行行长李儒云闻讯后,当场拍板,由支行负责设法解决担保问题。“以诚相待,将心比心,就一定能取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存款部主任王亚京的预感终于在今年年初得到应验。惠普公司决定改在工商银行开户。[7]

国贸大厦属商业黄金地带,寸土寸金,分理处1年的租金达200万元人民币,如此高额的成本值得吗?现在回想起来,人们都佩服支行领导班子的魄力。因为分理处近5亿元的人民币存款余额已经做出了回答,而比数亿元存款更富有的是这个分理处日积月累养成的商业信誉。在这个灯红酒绿、嘉宾如云的“窗口”,他们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敬业精神,塑造着当代中国银行职工的感人形象。有位经济学家说过,一个商业信誉良好的企业如果有朝一日在全球的网点全部被毁,它还是能在一个月内卷土重来。因为信誉本身就是一笔丰厚的无形资产。

十 从青年文明号看商业文明可持续发展

青年文明是以青年为主体,在服务、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创造出高度职业文明和一流工作业绩的优秀青年集体。青年文明号活动是共青团组织实施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爱岗敬业、优质服务,推动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1994年4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了“青年文明号”。

4年多来,青年文明号活动以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以现代科学管理为手段,通过开展争先创优、建设有形载体、加强管理等举措,充分调动了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开辟了职业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成为当代青年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实践形式。目前,活动已经在32个行业,5000多万青年中展开,涌现了各级各类青年文明号10万多个,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青年文明号活动始终贯彻“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积极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在岗位上实践职业文明,给了我们很多有益启示。

(一)精神文明建设要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关键是要选准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一件件具体事情抓起,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带动精神文明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只有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事情入手,切实解决老百姓身边的问题,才能使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深入群众,扎根基层,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信心,汇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力量。青年文明号活动正是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抓起的。如商业系统承诺不卖假货、价格公平、售后服务;邮电系统承诺丢失邮包先赔后查,电话安装限期开通;卫生系统承诺不索要患者钱物,危重病人专人负责,严格计价收费;出租车系统承诺不拒载、不绕行、开发票、找零钱等等。这些承诺看似小事,却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虚功实做”

以具体、有形的载体作为依托。在创建青年文明号的过程中,青年们创造了“青年文明号服务卡”这个载体。也就是青年文明号从业人员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直接递送的一张印有承诺服务的具体内容、工号、联系电话和监督评价措施的书面证明。因为有了“服务卡”,使得青年职业道德建设的任务具体化,各行各业的青年都有明确的遵循,便于操作;使得行业的管理规范化,发卡的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了一套发放、管理、奖罚、监督的机制使得社会的监督有形化。群众如果对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不满意,可依卡投诉获得补偿,使得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明朗化,以卡为纽带,构建起一种人人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和谐人际关系。“青年文明号服务卡”一经推出,就受到各个行业和广大青年的普遍欢迎,目前已在30个窗口行业、500多个城市全面展开。

(三)精神文明建设要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

要使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标准成为广大群众共同追求的目标,就需要用那些反映时代精神的榜样来示范、引导、激励,从根本上提高精神文明的整体水平。青年文明号活动从一开始就注重发展、培育、宣传不同行业的典型,深入挖掘、大力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以此激励青年、影响社会、推动活动的深入发展。近年来,全国先后推出了以“为人民服务不掺假”为服务宗旨的服务活动。如济南铁路局徐州列车段265/6次车队,以老百姓最关心的事为份内事和工作准则,福建漳州110报警服务台,以“两毛残币换来万元存款”而名誉神州的工商银行济南分行大观园储蓄所等典型。取得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成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立足岗位、苦练技能、建功成才的积极性。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青年文明号事迹报告会中,来自不同行业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打动了每一位听众,在短短的2个小时的报告中,全场共响起38次掌声,充分表明了榜样所具有的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巨大力量。

(四)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建设需要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提供保证;反过来,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如果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建设,也要落空。那种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脱离开来,搞成“两张皮”的作法是没有出路的。青年文明活动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效益作为考评基层青年集体的综合指标,始终坚持以效益论英雄,以贡献论优劣,形成了积极的导向。实践证明,青年文明号是现代管理的一种先进模式,这项活动通过规范服务标准,优化服务过程,有助于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尤其是推行“服务卡”,塑造了企业单位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赢得了很多“回头客”,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据调查,凡是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推行“青年文明号服务卡”的企业,其经济效益较以前都有明显地提高。例如,全国青年文明号西单商场文化商品部照相器材组,自发放“青年文明号服务卡”以来,每月营业额较推卡以前增长30%。

(五)精神文明建设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精神文明建设要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必须以科学完善的机制作为根本保证。青年文明号活动之所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在于健全、完善的机制起着重要作用。一是管理机制。团中央制定并下发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对青年文明号的组织领导、基本条件和申报、考核、命名、表彰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定,各行业、地区也分别结合实际,颁布了行业标准和管理办法,促使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监督机制。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监督。聘请青年文明号特邀监察员,组织青年志愿者义务监察队,对青年文明号进行经常性的明察暗访。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摘牌。1998年,根据群众举报和年度检查情况,取消了11个全国“青年文明号”的称号,在基层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从而维护了青年文明号的先进性和导向性。三是激励机制。基层单位普遍把对青年文明号集体和个人的奖励包括工资资金、住房分配、上学深造、晋级晋职等方面纳入本单位奖励序列。各行业、各部门也都把青年文明号的负责人作为青年干部和管理者加以重点培养,提供学习和锻炼机会,从而调动广大青年参与这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8](完)

标签:;  ;  ;  ;  ;  ;  ;  

论社会文明可持续运行的新理念(二)_社会公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