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蒋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省 潍坊市 262613
摘要:地基作为承载水利工程的根本,其施工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应用的质量。但是当前软土地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增加了水利工程地基处理的难度。文中从软土地基的涵义及特征分析入手,探究了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原则,并重点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引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相对于其他工程建设有着较大特殊性,多数均在海河等水量较大的位置建设,而这些位置通常情况下,由于长期受到了海水、河水的浸泡导致土质总体较软,水利工程地基呈现出软土地基的特点,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施工水平的提升,因此,对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1 软土地基的特征
准确分析软土地基的特征是制定正确处理方法的前提。软土地基具有压缩量高和强度较低的特点,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中土质有机物含量较高,不稳定性较强,无法为上部建筑提供均匀的承载力。如不正确的处理,极容易出现地上建筑的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的内部拉应力,造成上部建筑撕裂、倾倒等,具有很高的危害性。软土地基一般含水量较高,土质颗粒之间的孔隙率较高,在受到压力之后容易发生不规则形变。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由于其危害性及复杂性,往往会对施工进度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首先要做好勘察工作,为软土地基的处理留出必要的施工时间。
2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压实技术
在排水和填置完毕后,我们在这基础上要做好压实工作。这一步技术从资金方面来说不是很高,但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前期我们对土质进行了评估,在施工过程中对它进行改善,压实这一步不仅仅只是进一步的缩小缝隙,更重要的目的是对施工进行的中期检测。在压实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加强压力,在可承受范围内进行检测,在土地平整度上也要严格要求,不可过度紧实,导致地面高低,这就对我们在填充砂石取量上是否合理进行的一个小检测。
2.2换土法
换土法是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操作最为简单和效果非常明显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换土法能够改变原有地基的土质结构和受力特性,从而让原本不符合承载力要求的地基符合承载力要求。施工过程一般可以采用灰土、碎石、大量水泥等替换原来的软土,这种施工方法流程简单,效果明显。但是此种方法的局限性很高,运输距离、软土深度、面积等都会引起施工成本的增加,从而限制这种处理方法的使用。因此,在决定选用换土法处理之前要对工程所在地周边进行详细的考察,以便能够就地取材,降低换填材料的运输成本。施工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每层换填厚度、压实度、分段分层搭接长度等,确保换填土质的密实度和承载力要求。
2.3桩基法
桩基法适用于软土层厚度较大的工程,通过桩基础将建筑物产生的荷载直接作用在持力层上,从而满足地上建筑物的承载力要求。桩基础按照受力原理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软土地基一般采用端承桩,因为软土层不能够与桩身形成满足要求的摩擦力,而按照工序可以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在目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预制桩使用的较为普遍。具有施工简便、成桩质量高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群桩可以采用从中心向两侧对称施打和逐排顺序施打,避免由于沉桩造成桩间土体密实度提高而难以施打,也避免土体内部应力过大,从而影响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
2.4建筑混凝土
在一切程序结束后,一般的施工单位在此基础上还会采用混凝土来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由于混凝土材料的硬度和性能都能满足水利工程的需求,而且其成本不高,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甚为广泛。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首先我们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一个检测,使用合标准的产品,是作为一个建设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我们要根据施工地段以及周边的环境进行泥浆粘稠度的计算,并且充分考虑到地下水分的渗透的情况。在一切不利因素的全面考虑下,再进行施工。我们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法,主要利用其渗透的原理。混凝土凝固后具有一定的硬度,只有内外相统一的坚固,才能够抵抗各种压力的检测。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对混凝土的比例、数量等进行记录,还要考虑到水位,土质的变化,对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并加以及时的解决,做好记录,必要时写下心得,在各部门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过程的反省和质量的提升。
2.5排水固结法施工技术
排水固结系统主要是由排水和加压两个系统组成。在水利施工过程,排水固结法施工技术是使用大型的排水设施解决软土地基出现稳定性差和沉降的问题。处理软土地基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排水系统利用软土地基自身的透水性进行集中排水。根据加压方式的不同讲讲排水固结法进行分类,可以包含四种施工方法,为真空预压、联合加压、降水预压和超载预压。实际施工过程,需要根据软土的性能来制定相应的排水固结法。真空预压法是针对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在不含透水层的黏土地基表面先铺设砂垫层,然后再埋设垂直排水管道,再用不透气的薄膜覆盖。降水预压法在软黏土中设置垂直方向的塑料排水或者砂井,对地基打孔灌注沙土,并在砂上铺垫砂垫,对排水管进行固结。另外,由于联合加压超载预压法在具体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6填置砂石
对于软土区域我们要从本质上对它进行改变,一般我们采用砂石来进行填置,砂石有着良好的承重能力并且有良好的透水作用,不会像沙土一样一旦遇水就成为一滩泥泞,因此,砂石可以有效地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效果。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块区域的承重能力,我们在进行填置的时候要进行紧压,这一点使得沙土之间的缝隙得到缩小,在流水来袭时,更经得住冲击力的检测。在填置更换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软土挖及的深度,过度的挖掘会导致地下水系结构的破坏,还进一步的加重了资金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不明智的选择。因此在填置砂石前,我们要确定软土挖掘的深度,并挑选合适的砂石进行替代,确定其数量和质量上没有差错,这样才能使后面的工作顺利的开展,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够进一步提升,为人们在用水上提供更多的便利。
2.7井点降水法施工技术
井点降水法一般用在处理地下水水位高的软土地基,可以有效的降低地基中的含水量,降低成本,但是这种方法的施工期十分的紧张,主要就是把井点设置在水位很高的地方,然后进行抽水来降低土质中的水份,在施工以前应检查相应的设备,施工时应一次抽水到位,还应检查四周的环境变化,完成以后,应及时拆除井点系统。
结语
综上分析,软土地基的存在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施工效果,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全面认识到软土地基给整个水利工程带来的危害,坚持科学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原则,从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是明,邹福华.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02:78-80.
[2]王香云.水利堤防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4,12:211.
论文作者:张存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土地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土质论文; 水利论文; 预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地基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