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的“意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间舞蹈论文,意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间舞蹈是我国舞蹈体系中一个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根,也是最有民族性、群众性的舞蹈形式。近几年,舞蹈界不少人对民间舞蹈在理论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的侧重于研究民间舞蹈的历史沿革及社会根源,有的侧重于研究其地位和价值,有的侧重于研究其动律和风格。一些人追求正统的民间舞蹈风格,另一些人则认为民间舞蹈与当代人的思想感情、审美观点距离较远。尽管两种态度截然不同,但都表现了对民间舞蹈前途的焦虑。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事物发展过程的完成结果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2页)马克思对思维的逆反规律的论述,揭示了我们长期以来对民间舞蹈的一些本质问题无法深入把握的关键。由于没有意识到这种认识事物途径的逆向性,至使长期以来对民间舞蹈的认识陷入一种盲目的错觉。民间舞蹈艺术形式本来是一个从外到内,再从内到外的复杂过程,即一个民族基于社会生活的内心观念、意向、情感外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态的过程,而我们通常是从它的形成结果——外在形式入手的。人们往往误把所接触到的民间舞蹈的表层——外在形式当作其全部,因而一部分人陷入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两种极端,一部分则陷入无所适从的“二难”境地,阻碍了我们掌握民间舞蹈的能动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实质上,民间舞蹈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同时具备着形式、内容、发展变化三要素。作为民族心理的对应物,民间舞蹈本是一个民族风情的展示,在它的外在形式中蕴藏着无限丰富的内在意蕴,它们互相撞击、互相制约,共同支撑着民间舞蹈的整个构架,使之成为有机的完形。失去了这个充满活力的内在意蕴,民间舞蹈就成了一个僵死的躯壳。因此,遵循思维的逆反规律,研究民间舞蹈的深层机制,是探寻民间舞蹈内在规律应该解决的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这不是对已有论点的推翻,而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掘进。
一、民间舞蹈意蕴的动态层次
如果扩大审视民间舞蹈的视野,我们会发现,尽管民间舞蹈在外在形式上异彩纷呈,但它们在内在机制上有着共同规律。
如果把真、善、美作为艺术内在机制的共同意蕴,我们会发现,民间舞蹈在体现这个共同意蕴的前提下有着自己特殊的方式和规定性。紧紧把握民间舞蹈内在机制的共同规律及其特征,将会使我们从整体上对民间舞蹈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们且把民间舞蹈的内在意蕴视作一个母系统,那么,通过艺术的共同意蕴透视民间舞蹈的内在机制可以看出,生活底蕴、观念意向、审美情趣就是这个母系统中三个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不同的层次。
生活底蕴:这是民间舞蹈内在意蕴的基础层次。民间舞蹈所涵的千姿百态的生活底蕴,不是刻板的生活原型,而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主客体相交融的世界。在生活和艺术异质而同构的对应关系中,体现着民间舞蹈意蕴中的“真”。
观念意向:这是由生活底蕴派生出的层次,是民间舞蹈内在意蕴的中枢。社会生活的核心是人,真正的艺术,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民族精神的升华。观念意向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这个层次以开掘人们的心态为宗旨,表达人们的欲望、意志、理想,体现着民间舞蹈意蕴中的“善”。
审美情趣:这也是由生活底蕴派生出的层次,是民间舞蹈内在意蕴的精髓。这是指以民间舞蹈的特殊艺术手段把握自然和社会现实的趣味和能力,即把自然美、社会美升华为艺术美的态度能力,它以意向和情感体现着民间舞蹈意蕴中的“美”。
民间舞蹈内在意蕴的三个层次,有着自己特殊的流向,体现着艺术共同意蕴——真善美的“这一个”,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它突出表现为:生活底蕴的风俗性、观念意向的象征性和审美情趣的区域性。
(一)生活底蕴的风俗性。
在各种舞蹈种类中,民间舞蹈离生活最近,它直接来源于生活,生根于生活的土壤中。而在所有的民间艺术形式中,民间舞蹈又离生活最远,它不是生活原型的表象的再现,而是生活本质的艺术浓缩。这种与生活既亲切又疏远、既熟悉又陌生的“若即若离”、“似与不似”的特征,是通过生活底蕴的风俗性显现出来的。
民间舞蹈是表现性的艺术。它所反映的生活,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在一些叙事性的民间舞蹈中,情节也是简化的,以突出“情”为主,它在本质上受两个决定性因素——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制约。
(1)生产方式的制约。 生产方式即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8 页)它是促成民间舞蹈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个因素的制约下,我国民间舞蹈从体现狩猎、采集、刀耕、火种到小农经济,基本上形成了农业经济的传统。纵观民间舞蹈,无论秧歌、旱船、龙舞,还是踢踏、弦子等等,都明显地体现了这个因素的制约。
(2)生活方式的制约。 生活方式即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方式。它包括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信仰、习惯等,是民间舞蹈生活内容的主体。长期以来,民间的各种风俗活动,同时也是人们的一种娱乐方式,是民间舞蹈赖以生存和流传的契机。如汉族的春节、蒙族的“那达慕”、维族的“库尔班节”、藏族的“望果节”、傣族的“泼水节”,都是民间的歌舞大会。民俗活动包括祭祀性和娱乐性两种,有的则是两种功能交织在一起,无论是祭神、驱鬼、祈雨等祭祀活动,还是各种自娱性活动,甚至婚、丧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风俗礼仪,都离不开民间舞蹈。
生活底蕴的风俗性,使民间舞蹈具备了对生活高度浓缩的凝聚力。民间舞蹈从产生之日起就渗透到人们的经济生活、风情习俗中去,成为民族风情的表征物。
(二)观念意向的象征性。
象征性是民间舞蹈表意方式的显著特征。由于民间舞蹈反映生活的抽象化和高度浓缩,恰恰促成它表情达意的特殊方式。生活底蕴的浓缩性——风俗化和表情达意的“淡”化——象征性,民间舞蹈在这二律背反中呈现出自己特有的意蕴。当我们置身于民间舞蹈中,会有一种神奇的感觉:虽然它不是生活原型的再现,却是那样的令人难以忘怀又难以尽言。即使是有些情节性的民间舞蹈,那些叙事性过程往往被淡忘,而那些闪光的瞬间、朦胧的意象却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震撼我们的心灵,撩拨我们的情思,洞开我们想象的闸门。你看那展翅的雄鹰飞越高山之巅,翱翔于蓝天之上,不正是草原人民粗犷豪放英姿的写照吗?那轻捷灵活、翻转腾挪、矫健的狮舞,不正是让人联想到我们这个东方民族的威武剽悍和猛醒?那轻柔典雅、俏丽洒脱的孔雀舞,不正是傣族人民含蓄细腻的性格展现吗?就连那红火的秧歌和激烈高亢的踢踏也会使人从中领略到生活的节奏和生命的撞击。民间舞蹈表情达意的这种象征性、模糊性,虽然淡化和限制了单一的、具体的观念意向,却强化和拓展了更加广阔的观念意向。
象征的作用原理,是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创造等值,架起多维、多向的思维桥梁,造成了广阔的心理空间。
民间舞蹈观念意向的象征性,把民间舞蹈从“形似”推向“神似”的高度,它使民间舞蹈借助舞蹈形象和抽象性的思维相沟通,具有特别的启发性和诱惑力。民间舞蹈正是由这条意向的金线串起来的珍珠,永远洋溢着一种内在的神韵。
(三)审美情趣的区域性。
民间舞蹈没有古典舞蹈那样严格的程式和高难度的技巧,为什么却散发着特别诱人的芳香,除了它在意蕴上的风俗性、象征性外,还在于审美情趣的区域性。
民间舞蹈是民间文化的产儿,而审美情趣是影响民间文化的重要因素。每个特定区域的语言、自然环境、经济生活、社会背景及人们的心理素质、性格特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稳定的系统,而使生活在特定区域内的人们形成在文化生活上独有的审美情趣。它不仅影响到民间文化的特征,也影响到民间舞蹈的特征。审美情趣的区域性,使民间舞蹈具备了别具风采的风格、清新的泥土气息和鲜明的区域感。
风格即人格,它是民间舞蹈的灵魂。植根于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是当地人民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精神气质的艺术浓缩。如极尽东方韵致的傣族舞,当我们一踏上我国西南大门最前哨——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就会被那满是江河绿树、飞禽走兽、奇珍异物的自然美景所陶醉,同样也会被那充满着平和、恬静、隽永、含蓄的舞蹈风格所感染。那儿的人们生活在亚热带河谷上、坝子上,生活安定而富裕,没有旱涝灾害,更少战争,旖旎的山川,丰盛的物产造就傣族人民特有性格,连外形也特别美,“国泰民安,则歌舞升平”。所以他们的舞蹈隽永平和、朴实自然,就象生活一样毫无雕凿之感。舞蹈动作中那造型丰富而个性鲜明——头、胸、腰、胯、膝、手、腕、肘、臂、肩,每一个关节都尽量弯曲,使整个体态由多种曲线组成,形成最婀娜柔美的S型, 富有典型的东方美。不论手腕推拉和脚步起伏的动作,还是孔雀舞中那美丽的造型和流动美,不仅使人感到那秀丽山河的自然动律美,而且也使人强烈感到傣家人生活的宁静平和、朴实自然,以及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恬静幸福生活的向往。绚丽多姿的民间舞蹈展现了我们民族丰富多样的性格特征:北国人的粗犷、豪放,江南人的细腻、缠绵,草原人的宽博坦诚,高原人的敦厚朴拙。如果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七色光彩的话,那么多姿多彩的民间舞蹈更能反映我国辽阔大地上各族人民的自然美、人情美。
民间舞蹈意蕴的这三个层次,不是简单相加,单向发展,而是形成互相交织的网络,是民间舞蹈内在意蕴魅力的奥秘。
民间舞蹈意蕴魅力的奥秘,还在于它的各个层次不是固定的、静止的,而是永远处于运动状态之中。首先,民间舞蹈在纵向的时间延续中,不断更新,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从原始的不完全具有自觉性的艺术活动,到同社会发展的步伐相适应,不断地在约定俗成的变革中形成了形象而生动的民族传统,在纵向变革中不断增添新的色彩,不断登上更高一级的阶梯。作为民族精神和风俗人情的艺术体现,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殷商时期的祓禊之风,南北朝时期的宗教祭祀,都在民间舞蹈中留下痕迹。受生产方式的制约,民间舞蹈在历史的变革中逐渐形成了田园牧歌式的以反映农业生活为基调的形式;受生活方式的影响,成为各种民俗风情的艺术焦聚点。这种在纵向的历史积淀中通过不断的变革所形成的民族传统,使民间舞蹈显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二、民间舞蹈个性的内核探究
民间舞蹈意蕴魅力的奥秘,还在于它在统一的民族基调上产生的横向变异。由于各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审美情趣的不同,各地民间舞蹈的风格也各不相同。民族不论大小都必然具有它自己的特点,具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它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这是民间舞蹈中的特殊个性、特有的气质、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是艺术形式、民间舞蹈个性的内核。民间舞蹈个性内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奏——节奏是舞蹈用以表达一定艺术风格的重要手段,它是促进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重要因素。民间舞蹈中的节奏本身最能体现出本民族的内在感情。各民族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就形成了作品的千差万别,在形式上有了鲜明强烈的特色——即节奏特征和韵律特征。比如:从舞蹈动律上看,各地区的民间舞蹈都有双膝的曲伸,但由于节奏形式不同,因而舞蹈的曲伸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动律特点。舞蹈的情是呼吸带动的,通过节奏把情感贯串进去,强弱(力度)、快慢(速度)、大小(幅度)、轻重(沉浮)、静与动等都是艺术表现上的韵律的形式。如朝鲜舞中的节奏多半是带附点的,快跟步,慢曲伸都有内在的含蓄的节奏特点,形成了舞蹈动作上的柔、刚、弹、倾的动律特征。
(二)动律——民间舞蹈中的动律受制于民族的生活方式。因此性格、气质、力度、敏感度、幅度等方面与其它民族有所不同,所以在感觉上、情理上,从内到外产生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效果。动律是形成民间舞蹈动作风格的基本因素,又是在民间舞蹈中构成舞蹈美学特征的基本因素,如东北秧歌中的曲伸是落脚实、抬脚快,再配合以手甩巾的动作,维吾尔族舞蹈中有三步一抬,朝鲜族的左右曲伸的沙布里等各有不同风格的动律特征,从而显示出各自的审美特征。
(三)舞姿、线条——民间舞蹈中舞姿、线条是按照本民族的审美要求来塑造的,它又是在民间舞蹈中,有个性特色的一个因素。舞蹈的人体动作和姿态的线条必须通过视觉上的线条、色彩去表现出来。绘画中的人体的姿态和线条、色彩是静止状态,而舞蹈中舞姿的线条和色彩是活生生的动的艺术形象,它通过生动的节奏展示舞蹈。
(四)神韵——民间舞蹈特色还存在于舞蹈的神韵之中,因为在动与静、俯与仰、起与落的细微处表现出来的神态与韵味,最足以体现出本民族的特有的心理、感情和审美情趣。韵律是每个民间舞蹈的“根和源”。所谓韵律就是贯穿全部动作过程中的点与线的有机结合,身与心的有机结合,外在节奏与内在节奏有机结合的总称。韵是表现在形体上的神韵,律是指身法运用的规律,是外部头、眼、身、法、步等做法和规律,因此韵律是民间舞蹈的又一特点。它是民间舞蹈中增强个性意识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民间舞蹈的个性特色,使民间舞蹈具有丰富性和差异性。比如民间舞蹈最普遍的主题是表现两性之间的爱情,各地的表现方式和手法迥然不同,彝族是送手镯,藏族是解下靴带,阿西是送荷包,壮族是抛锈球,有的直接、热烈,有的含蓄、柔媚,还有的是以间接、变形的方式,以“丑”的风趣、诙谐的特别方式表达出来。各地民间舞蹈虽然都有本质的、内在的联系,但风格因地而异,甚至同一区域的民间舞蹈,在基本统一的风格中也有各种“味道”上的差别。同是北方民族,蒙古族的舞蹈是一种粗犷豪迈的风格,常见鹰、奔马等象征勇敢吉祥的舞蹈形象,抖肩是它的技巧特征之一。维吾尔族舞蹈则是一种奔放热情的风格,舞蹈以情绪渲染为特征,最典型的动作形态是颈部摆动。同是南方民族,傣族舞蹈风格细腻,模仿孔雀,舞姿有著名的“三道弯”。彝族舞蹈“阿细跳月”古朴奔放,以排列变化,腿部伸踢及跳跃为特征。有的红火而欢快,讲求“逗”,突出“情”,充满了应变的活力;有的则深沉、内向而有“韧”性,还有的则显得刚健、洒脱而有“帅”气……。这些个性鲜明的地域风采,使各地民间舞蹈散发出诱人的泥土芳香。
民间舞蹈的意蕴层次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和空间上的横向差异所逐渐形成的种种变异,是民间舞蹈得以世代流传的生命所在。千百年来,民间舞蹈伴随历史沧桑,在不断的变革中以古朴的艺术魅力陶醉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三、掌握民间舞蹈的变化规律
民间舞蹈意蕴的动态层次和民间舞蹈个性特点,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民间舞蹈的运动形式总是要经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态,站在宏观的角度,在色彩各异的民间舞蹈中找出共同的内在规律,将使我们从总体上把握民间舞蹈的更深层次,充分发挥掌握民间舞蹈内在机制的能动性。展望民间舞蹈的发展趋势,它既不会消亡、断裂,也不会固步自封,而将在继承传统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产生时代的变革。因此遵循民间舞蹈的内在规律,自觉地促进民间舞蹈的这个飞跃,今天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自由地驾驭民间舞蹈,既不是可望不可及,也不能一蹴而就。这要求我们遵循思维的逆向规律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具体说来,掌握民间舞蹈的规律,要经过学习、变化、升华几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阶段。
学习:首先要全面学习,从微观、局部入手,即从民间舞蹈的外部形式入手,直接或间接地掌握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特别要重视到民间直接向老艺人学习,力图学象、学地道,掌握其规律。站在宏观的角度,运用网络型思维对民间舞蹈具体形式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深入探索,对民间传统、表演形式和内容、历史渊源和沿革、音乐和歌词以及老艺人的特点,作详尽的考察,在各种差异中求同,又在共同规律中求异。
变化:生活变化了,社会发展了,时代前进了,历史上形成的反映彼时彼地生活的传统形式,应该也可能随之变革。民间舞蹈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产物,它的生命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因此,变化是掌握民间舞蹈的变化规律的核心。比如,制约民间舞蹈生活底蕴的两个决定性因素——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今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虽然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但情况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流传在民间的各种民俗活动,其原有的自娱性又不能满足人们今天的审美情趣,传统的民间舞蹈与当代人的审美意识产生了心理距离。因此,站在时代的高度,按照民间舞蹈的内在规律在纵向的时间延续上进行合理的变革,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打破了文化生活的封闭状态,民间舞蹈已经不再是人民群众唯一的娱乐方式。各地文化生活的开放和交流,不仅使外地文化,也使西方文化渗透到群众性的民间舞蹈活动中。因此,在对民间舞蹈进行符合时代特点的纵向变革的同时,在空间上进行横向的变革,即把外来的舞蹈形式融化到具有特定空间的民族心理特征的民间舞蹈中去,也是今天需要解决的问题。
升华:经过学习、变化,民间舞蹈将发生质的飞跃,在继承内在结构规律的原则下改变其组合方式和外部形态,对传统的民间舞蹈化朽为奇、点石为金,从无序到有序再到混沌,进入升华的高级阶段。这个升华就是新时期的民间舞蹈系统。它的显著特点是:抓住本质,以我为主;面向时代、广采博纳。在这个统一原则下升华的民间舞蹈,将呈现出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蕴涵着新时代的生活底蕴、观念意向和审美情趣,成为新时代民族风情的表征物。
民间舞蹈的自身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等待我们不断认识它,掌握它,从而使民间舞蹈焕发出与时代同步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