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凤翔县医院; 陕西 凤翔 721400)
【摘 要】在医疗水平逐步上升的时代,人们对于医疗水平及护理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临床护理工作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极大,是临床医疗活动的核心环节。提高整个护理工作的安全,降低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一直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在骨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的干预对策,对于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大有助益。
【关键词】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处理对策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073-02
一、骨科护理安全隐患
1.1骨科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有了健全的制度作保证,才能保证骨科各项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很多医院中往往存在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使得对护理人员的监督机制欠缺,很多护理人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常存在不按照工作流程、规章制度操作,简化工作程序的情形,这是导致骨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1.2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过硬
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过硬是导致骨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虽然近年来各大医院对于护理人员的准入标准有所提升,但是从目前我国医院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来看,学历层次并不高,加之护理需求量的增大导致新进护士、实习护士在护理人员队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医院方面对于护理人员的培训机制又不完善,使得很多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欠缺,从而容易出现护理漏洞,导致骨科护理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3护理人员相应的安全意识不强
骨科护理工作量大且较为繁琐,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较强的工作负荷之下,心理上也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很多护理人员因此对护理工作产生懈怠心理,对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应付了事,对患者缺乏足够的爱心和耐心,而有些护理人员由于护理工作经验的不足,导致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缺乏相应的预见性,并且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紧急事件的能力较差,这些都使得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增加。
1.4患者自身因素
有些骨科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性格较为固执,我行我素,遵医行为较差,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不能积极配合,而有些患者的理解能力较差,导致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由于存在悲观、恐惧、急躁等不良心理,使得他们容易对各项医疗以及护理工作产生抵触情绪,这些都容易导致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骨科护理中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
首先应该对护理人员开展相关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并规范其护理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该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注重对护理人员的仪表培训、护理人员应该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带患者到病床并对其进行入院和健康教育工作,用激励的语言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加强同患者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饮食活动和休息及其锻炼方式等,让患者了解其所患疾病的治疗方法,消除患者的悲观和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之前应该进行岗前培训,培训老师要给护理人员一定的学习机会,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要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关系。在输液的高峰期应该尽可能实行分班制,护理人员在输液时应该尽量和患者进行较多的沟通,争取得到患者的理解。护理人员要详细告知患者住院费用项目明细,耐心向患者解释关于费用的疑问,杜绝乱收费和多收费导致患者住院费用增加的现象出现。
2.2加强相关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
要注意观察骨科患者的肢体受伤部位:医护人员应该及时观察患者受伤部位的皮肤颜色、肿胀和有无剧烈疼痛感出现等,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并进行急救处理。医护人员应该充分考虑骨科患者的负压吸引问题,避免出现渗血现象,发现异常时应该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调节患者的吸引负压,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止血。医护人员在进行引流管放置时应该保持引流管的畅通,避免出现引流管脱落现象,如果引流管引流量较小或者是没有引流物时,应该迅速对引流管进行检查并通知医师调节引流管负压或者是将患者送入手术室重新放置引流管。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类药物,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解有协同作用,能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应用较为方便,无需特别监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1次/12h,2次/d,进行皮下注射,2周为1个疗程。溶栓、抗凝治疗期间患者至少卧床1周,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尤其是室内无烟环境)。由于骨科患者的特殊性,患者长期卧床,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多深呼吸,预防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并发症。告知患者食用含有粗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还要告知患者家属协助患者经常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压疮的出现。指导患者进行功能性锻炼,预防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防止患者跌倒和坠床。
2.3护理记录正确书写和术前准备工作管理
护理记录是每个患者病案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出现医患纠纷时医院维权的有力证据,医护人员应该注重对护理记录的正确书写,保证其完整性、客观性,还要保证护理记录和医疗记录的一致性,加强对护理病历的质量检查工作。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在进行护理记录时保证其准确性,事后进行详细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护士长要不定期对质检人员工作进行检查,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并签字,病历柜应该加锁保管,防止出现病历丢失现象。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出现切口上下延伸或者是需要徒手牵引和直视下复位以及肢体位置在手术中的交换等,因此骨科手术皮肤准备范围同其他外科专科手术相比要更广泛。原则上讲,手术前皮肤准备范围应该扩大到手术部位的上下关节并将其包括在内,术前2h内执行备皮医嘱,使用不会伤及皮肤的剪刀或电推剪进行备皮,保护手术皮肤的完整性,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洁皮肤。
三、结语
总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理论、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骨科也容易发生各种安全隐患,骨科护理工作者作为骨科科室的重要组成,通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自身业务及安全意识水平多方面努力,对骨科科室消除安全隐患,最大可能地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罗虹.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4):155-156.
[2]张伟.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2117.
[3]冯艳涛.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2):252.
[4]李菊亚.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分析与防控措施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8):11576-11577.
论文作者:郭金花,邓静,汪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患者论文; 骨科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皮肤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