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刘忠富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刘忠富

云南省楚雄市鹿城小学 675000

摘 要: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智性学科,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综合实践的综合性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面广。然而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只是一些静态的画面和简单的文字介绍,以及供小朋友自己动手实验所需的材料说明。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创造空间,活化了科学教学,使学生不受条件的限制,能间接接触环境、了解环境,不仅能学到课本上的知识,还能领略到更广的课外世界,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在精神上得到陶冶、在能力上得到提高。信息技术是学习过程与教学管理和评价的有力资源,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激发 发现 突破 自学 探究 提供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和培养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在课堂教学中,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依据教学内容对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就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科学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可以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动态的画面,加上鲜艳的色彩引起学生的注意,用三观的图形及和谐的声音使枯燥、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使科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如在上《国旗怎样升上去》一课时,我用视频播放了天安门升国旗的情景课件,图文、声像并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了,气氛活跃,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很好的创设。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将有时用语言难以完整而准确地表达的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实验过程等进行呈现,创设出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化抽象为直观。如在《神奇的能量》一课中,由于能量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可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能量的存在和转换。再如:在《洗衣服的学问》一课中,视频播放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肥皂去污的原理。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变静为动,引起学生的注意,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一课中,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达尔文考察的路线、环境状况以及当地的生物特点等内容,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效率,不但教育教学活动得到了丰富,而且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得到了拓展,对以后的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期盼。

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小学科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做为主体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眼与心、手与脑、行与知以及学与创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力求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潮流。要及时吸收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学科要求。而科学课要求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实际应用”,所以课堂上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景有助于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更快进入探究的环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快捷方便地创设某种科学情境,如在上《定滑轮和动滑轮》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视频动画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整节课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只有文本教材以及简单的图画资料,其信息的存储、传递、再现功能都受到限制,“动态”展示上几乎是一片空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大到宏观世界的自然规律,小到微观世界的精细结构等,教师无法准确表达,学生学得朦胧迷茫。现代信息技术就能将微观的、不可见的、抽象的、变化太快或变化太慢的教学内容逐渐演示给学生观察,形象直观,具体生动,效果明显。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策划每一节科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如教学《摆》这一课,学生能够单独知道每一种运动方式,但比较这三种运动方式的相同与不同就成了这节课的难点。所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视频上同时出现三种运动方式,并标出中心点,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难点也一下子就解决了。再如:在《做酸奶》一课中,教学难点在于计算细菌繁殖的个数。课本上展示的是用纸杯中放豆子来模拟细菌繁殖的速度,而在实际教学中,前5个杯子豆子的数量比较明显,从第六个杯子开始,随着数量的成倍增加,现场计算已经不太可能,只能用提前预备的大袋豆子来演示,而且以后数量的增加只能通过学生的想象来实现,效果不是太好。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了纸杯模拟结合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前5个杯子采用现场操作,并且通过展台进行展示,方便全体学生清晰地观察。之后采用多媒体动画播放的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学生直观看到数量成倍增加的震撼场面。现场不时传出学生的惊叹声,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细菌繁殖的惊人速度。再如:在《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一课中,教学重点是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的作用。我通过收集当地特有的树化石给学生进行实物展示,让学生亲眼看、亲手摸,同时播放化石形成的视频,让学生亲身感受化石的真实形态并观看化石形成所经历的漫长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探究能力

多媒体教学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能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构造问题,指导学生学习并给以必要的反馈,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总结反思能力。如教学《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要保护矿物资源?怎样保护矿物资源?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到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学生带着问题找到了《矿物资源保护》专页,呈现有矿物信息、矿物知识等内容,有的观看到了爆破开采矿物的视频,有的看到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矿物的图片……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上网浏览信息,获取有关资料,并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领悟到了保护矿物的必要性、紧迫性。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呈现了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突出了学生个体的创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凭借信息技术有效地获取信息,有个性地探究和创建信息,从多方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素养,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活动提供便利

现代教育技术为探究式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基础,能够创设“声、色、光、电”俱全的教学情境,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的“空间”,延长教学的“时间”,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有效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台来展示学生作业、图表、考试卷、一些比较微小不易观察的物品或标本等,以便于学生观察。例如:在《神经》一课中,学生看不到、摸不着,教师也只能从理论上讲解,学生迷迷糊糊,理解不了;但通过视频播放,学生一目了然,了解了神经的分布和功能,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再如,在教学《寻找生命》和《植物?动物?人》时,学校里的植物动物资源很有限,从音像及摄影、美术作品中取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通用的教学资源,把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面对生动的画面,学生们会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上,通过视、听、思等多角度去观察,积极性自然由被动转为主动。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的知识,使探究过程变得科学和高效,在求知欲上得到了满足,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给我们的课堂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程整合的深入,对课程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本着“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亲身体验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努力引导他们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资源,使他们更多地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论文作者:刘忠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  ;  ;  ;  ;  ;  ;  ;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刘忠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