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从中高年级数学考试的卷面上看,小学生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表现在直接写得数,列竖式计算,四则混和运算,还有解决问题的题,列对了式子却做不对得数。很多家长甚至有的教师都认为这是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其实,我认为这是学生多方面能力缺失的综合表现,如果把学生算错的题目进行分析,可以从中发现计算错误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学生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以及漏写数字等视觉引起的错误是所谓的马虎外,大多数是因为概念不清,规律不明,对运算的意义、法则、性质等不能很好地理解。另外,口诀不熟,口算能力弱化也是造成学生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采取多种方法和策略。
一、熟记口诀,打好基础
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学生在低年级的计算能力往往直接影响后续的计算学习。比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时,如果乘法口诀不熟练,就会影响计算的准确率。如果20以内加法、减法口诀不熟练,那么多位数的加减以及小数的加减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20以内加法、减法口诀、表内乘法口诀,一定要求学生能做到熟烂于心,倒背如流。这样既可以提高计算速度,还可以提高正确率。另外,在四则运算中,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
二、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如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认识,运算定律和性质,及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都是运算法则的依据。但是这些都是抽象的数学知识,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的思维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对算理的剖析就要根据小学生的认识特点,通过教师的“架桥”,寓抽象的知识于具体形象之中,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导到抽象的彼岸,从而概括出计算法则。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感性材料,选择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动手操作创造条件,为进一步进行思维加工奠定基础。“同分母分数加减”是三年级学生新接触的知识,所以对算理不能理解,尤其是法则中“只把分子相加减”更感到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教学时,分别把两个相等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个圆取1份用红色表示,也就四1/4,另一个取2份,用黄色表示,也就是2/4。上课前,通过投影演示,请学生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1个1/4加上2个1/4是多少?学生通过观察演示,明白了1/4+2/4,分母没有变(也就是合在一起,还是将圆平均分成4份),只是合在一起后,所取的份数变成了原来所取份数的和,也就是两个分子相加,就是和的分子,这样通过演示,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同分母分数相加,只把分子相加的道理,达到了理法相融,理为法服务的目的。
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我还非常重视加强学生的说理训练。让学生说出是怎样算的,是根据什么法则、定律、性质计算的。既让学生知其然,又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既提高了计算能力,也提高了说理能力,更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三、会诊错题,提高辨力
学生掌握了计算法则,还要进行相应的练习,才能达到巩固的目的。如果只是加大做题量,搞题海战术,就会适得其反。部分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不愿计算,严重的可影响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更何况,新课改,我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我会安排一些专门的“错题会诊”课。
第一步,错题“会诊”。我课前会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在课堂上出示,让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并改错。学生独立练习后,就组织学生集体或分组讨论改错题的“症状”,相当于“会诊”。找准错误,分清原因,充分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叉反馈作用。
第二步,开出 “处方”。“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预防再出同类错误的方法,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些灵活多变的练习,让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并改错。且利用多样的练习形式吸引住学生,保证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我认为安排“改错课”,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错误订正,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提的能力。
四、计算数题,养成习惯
首先,计算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不要盲目地没有审清运算顺序就简便运算。其次,计算时要严格规范计算过程,解题时,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作业和卷面洁净,即使是草稿,也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当学生计算出现错误后,既要让学生检查计算过程,也要让学生检查草稿中有无错误,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自我验算的习惯。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就能养成一种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了。
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养成的。在计算教学中,应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把它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实实在在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掌握运算知识,形成计算技能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论文作者:戴华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2月总第2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4
标签:学生论文; 错误论文; 能力论文; 口诀论文; 法则论文; 原因论文; 就会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2月总第2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