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延续康复训练过程中心理问题与干预护理评价论文_肖茜予

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 湖南长沙 410016

【摘 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延续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阐明压力产生的相关因素,以及评价给予相关的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康复科的88名脑卒中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4名患者,其中44名患者在延伸康复训练护理时采用传统的心理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44名患者用电话进行一次压力源问卷调查,找出压力源后,延续康复训练过程中,我们给予对应的心理干预对策为实验组;6个月后两者患者比较两者患者SAS、SDS评分并对两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6个月后SAS、SDS评分得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脑卒中患者病程长,康复训练时间长,心理压力大,对脑卒中患者延续康复训练过程中应用压力源问卷调查,找出压力源后,延续康复训练过程中,我们给予对应的心理干预对策,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结局。

【关键词】心理问题;延续护理;脑卒中;压力源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指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脑卒中具有死亡率高且致残率高等特点[1]。脑卒中往往会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产生诸多继发症,其中肢体功能障碍是临床最常见的脑卒中继发症[2]。脑卒中患者病程长,住院花费高,很多患者因为承担不起住院开销,康复训练都在家进行。在我国,目前临床护理提供的是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一种护理工作模式,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的治疗护理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但是出院后这个过程就中断了。目前,奥马哈延续护理是安全及时地协助患者从急性期过渡到亚急性期,或由医院到家庭这一过程中所提供的护理照顾,通常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3],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也要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因为很多情况下,心理状况影响患者训练的依从性。我们选择选择2015年4月-2015年10月来我院神经内科的88名脑卒中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44名脑卒中患者延续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阐明压力产生的相关因素,以及评价给予相关的干预措施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来我院康复科的,88名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45-75岁,平均年龄为48.8±6.5岁;其中男性58例,女性3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4名患者,其中44名患者在延伸康复训练护理时采用传统的心理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44名患者用电话进行一次压力源问卷调查,找出压力源后,延续康复训练过程中,我们给予对应的心理干预对策为实验组;6个月后两者患者比较两者患者SAS、SDS评分并对两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病情、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家庭支持、婚姻状况、心理状态等一般情况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采用传统的心理护理指导。

1.2.2实验组患者用电话进行一次压力源问卷调查,找出压力源后,延续康复训练过程中,我们给予对应的心理干预对策,具体如下:

1.2.2.1对44名患者进行压力源调查问卷,压力源量问卷从⑴患者家庭状况的问题;⑵康复训练时间分配及量问题;⑶康复环境及设备问题;⑷患者家庭成员对患者康复训练支持方面的问题;⑸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等5个方面进行。前后各发放问卷44份,采用不记名的形式,回收44份,回收率为100%。

1.2.2.2对44名患者压力源进行汇总,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结合脑卒中患者疾病特点,进行逐层、逐项分解,查询大量的资料,咨询院心理咨询室资深心理咨询师,对实验组患者实行个性化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每个患者心理问题所在,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采用倾听、支持、减压、认知改造等心理干预解决患者心理问题。采用PDCA循环模式对患者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管理。

1.2.3 资料收集方法 量表评分资料收集: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和治疗6个月后,由研究者发放调查问卷并向患者解释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由患者独立填写或由家属代为填写,当场填完当场收回,并仔细核对。最终全部完成研究,失访率为0。

1.3评价

1.3.1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价 采用SAS、SDS量表[4]评价,SAS和SDS分别包括20个项目,均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每一项目所定义症状的出现频率,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实验组患者6个月后SAS、SDS评分得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为了顺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提高脑卒中患者综合治疗水平和患者生存质量,我们视每个患者的情况而定,根据自制的压力源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每个患者所承受的压力而制定心理干预措施。因为每个患者都是一个个体,所经历的生活经历、情感、家庭支持都不一样,所以每个患者在康复训练的不同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对每一位患者实行评估,对不同患者不同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这样患者也会感觉医务人员对他们的重视,对医务人员就会信任,同时患者的遵医行为也会提高,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在我国,目前临床护理提供的是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一种护理工作模式。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的治疗护理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但是出院后这个过程就中断了。近年来卫生部大力推广的临床护理路径基础上的延伸与发展,使整个医疗服务流程更加人性化,加强国际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渗透。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期间的延伸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心理状况的评估,根据每名患者心理问题评估的不同结果,我们选择心理护理的重点和运用沟通方式就不同。这样护理人员更加方便和快捷地寻找出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给予患者全面的心理干预措施,了解每个患者心理问题所在,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采用倾听、支持、减压、认知改造等心理干预解决患者心理问题。使得我们的护理工作及时服从病人的需求,提高了护理质量管理的效率,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的依从性,通过表1可见,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4结论

由于脑卒中患者病程长,康复训练时间长,心理压力大,对脑卒中患者延续康复训练过程中应用压力源问卷调查,找出压力源后,延续康复训练过程中,我们给予对应的心理干预对策,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结局。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04

[2]朱玉莲,胡永喜,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17(4):217.

[3] Brooten D,Maylor MD,York R.Lessons learned from testing the quality cost model of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APN)transitional care[J]. J of Nurs school. 2013,34(4):369-375.

[4]吴彩云.健康教育知识评估表与术后访视在HLAP患者运用效果评价[J].广东医学,2014,2(3):490-492.

论文作者:肖茜予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脑卒中患者延续康复训练过程中心理问题与干预护理评价论文_肖茜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