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相信贫穷_自行车论文

年轻人不相信贫穷_自行车论文

青春不相信贫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相信论文,贫穷论文,青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贫穷是一种挑战,我要迎接它

刘显波出生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刘家冲村,爸爸是山石爆破员,靠帮别人炸石、采石这种危险而艰辛的工作来赚钱供他和弟弟的学费,繁重的农活和家务活都压在了妈妈身上。

因为四面环山,刘显波和伙伴们每天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校,冬天经常是不等天亮打着火把去上学。天亮了,他们把火把弄熄藏在一个地方,晚上回家路过此地时,天已经黑了,他们又把火把找出来接着点,照亮回家的路。在刘显波的记忆中,举着火把上学是一幅被定格的画面。

高二那年,刘显波的爸爸由于长年与石头打交道,吸入过多的粉尘,得了严重的矽肺病,住院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而病愈后的爸爸再也不能干重活儿,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风雨飘摇。

2001年8月,当刘显波接到湖北农学院(现长江大学西校区)录取通知书时,短暂的欢愉过后一家人陷入了沉思,巨额的学费哪里来?

第二天一清早,刘显波的妈妈就上山了,直到太阳落山,妈妈才背着比人还高的一大捆柴从山上挪下来,她每步都走得格外艰难。第三天,懂事的刘显波也早早起床,拿着弯刀上山砍竹麻,背十几里到清江边的收购站去卖,最多的一天卖了16元钱。

一个暑假下来,刘显波和妈妈砍柴、砍竹麻挣了1000多元,加上四处借来的3000多元,刘显波带着这些钱到荆州求学,为了节省一个人的路费,刘显波拒绝了父亲的护送,独自扛着行李到学校报到。到校后,刘显波留了500元钱做生活费,其余的钱全部交了学费,尽管这样,学费也未完全交齐,好在学校很体谅刘显波的处境,同意刘显波打一张欠条。

就这样,刘显波在进大学的第一天就成了一名背着债务的新生。

吃饭是刘显波遇到的最大难题。在刘显波的预算里,一个月只有150元的生活费。刘显波的伙食极简单,有时一天五个馒头对付:早上一个,中午和晚上各两个,就着学校的免费汤,连青菜也舍不得吃。

周末,热心的同学邀刘显波一起去打篮球,他总是拒绝,他查过资料:一个馒头的热量是200卡路里,自己一天吃的馒头刚好提供当天所需的热量,如果再去运动的话,会消耗掉大量的热量,那样会饿得更快--饥饿的滋味对于刘显波来说,实在是刻骨铭心的。

最让刘显波难受的是放寒假,当同学们都迫不及待收拾行李回家时,刘显波却不得不选择留校。一来可省去路费,二来自己守校每天还可以挣十块钱。大年三十,从洋溢着浓浓节日气氛的城区走到冷冷清清的宿舍,一想到家乡父母在年夜饭桌前的期盼,刘显波的眼泪就不争气的流下来。

贫困难道就一直这样伴随自己吗?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变命运?在刘显波的脑海中,他从未停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如果贫穷是一种命运,我要改变它

新学期到了,春暖花开的3月,许多同学都到学校附近的桃花村踏青,很多同学都喜欢骑自行车去,方便又经济。一时间自行车成了校园新宠,没车的同学纷纷想租车,而有的车却经常被闲置。刘显波灵机一动:如果出租自行车,不是可以赚一点儿钱吗?

想到就做。刘显波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一些有自行车的同学,与他们达成协议:刘显波当中介人,把他们的车租出去,收入对半分。“有车一族”都很感兴趣,刘显波与他们签了协议书。然后,刘显波去各个寝室宣传自行车出租服务。

宣传几乎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没过多久,就有两位同学要租两辆自行车,刘显波抑制住内心的激动,收了他们的押金,找到两位与刘显波签了协议的车主,把车租给了他们。第二笔生意更让他兴奋,有一个班要租二十几辆车集体出游,刘显波赶紧给他们联系好车辆,办好了租车手续。当捏着自己当天赚来的三十几元钱,刘显波觉得从未有过的激动和自信。

晚上,刘显波一个人来到教学楼楼顶,对着天空大喊,他要告诉世界:我要靠自己完成学业,我要与贫穷说再见!

一个月下来,刘显波的租车生意还不错,可是最后一盘算,却发现并没有赚到多少钱,刘显波总结了一下,一是要与车主对半分成,二是有的租车人不爱护车辆,修车费用不少;三是车主有时难找,或是他的车腾不出来,影响了租车的效率。刘显波意识到,要把生意做下去,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有的校友临毕业了,急需出售自行车。刘显波一边主动与卖主联系,订购了10辆自行车,一边找可以合作的伙伴。他出钱刘显波出力,买下了这批车,随后刘显波在校园内正式成立了自行车租赁公司,取名“大众”,意思是服务大众,挑战自我。

有了自己的车,经济效益越来越好。第一个月下来赚了300元,不久就把本钱全部赚回来了。刘显波兴奋不已,又联系了一个修自行车的师傅,每月给他30元钱,把自行车定点放在他那儿修。这样,比起以前零零散散地找人修车节省了一笔钱。刘显波还到旧自行车市场以低廉的价格购进了10辆车。这样,“大众车行”有了20多辆自行车,基本满足了顾客的需要。

一学期下来,刘显波赚的钱,除了管自己的生活费与日用开支外,还净剩1100元。这年暑假,刘显波终于回了家。再次上学时,父母给刘显波的学费刘显波只拿了一半,刘显波有信心凭自己的能力赚足其余的学费和生活费用。

在不大的校园内,在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善于思考的刘显波发现了商机。“思路决定出路,凡事领先一步”是刘显波自己悟出的商业经。

2月14日情人节,刘显波意识到这天学校将是一个庞大的鲜花消费市场。节前一个星期刘显波到市区花店低价进了2000枝玫瑰花,然后用清水养着,水里放进适量的小苏打和糖水,这是从自己专业老师那学来的绝招。一时间,宿舍里所有的脸盆、水桶、杯子、碗等容器都装满了鲜花,寝室里弥漫着醉人的芬芳。

情人节晚上,刘显波雇了十几名同学在校园各个地方摆开地摊卖玫瑰,进价8毛,卖价2到3元。这个价与当晚8元一枝玫瑰的市场价相比极具诱惑力,所以购买的学生踊跃,甚至还有社会上闻讯赶来的年轻人来买花。晚上10点左右,刘显波进的玫瑰已经销售一空。回到寝室一算账,除去各项开支,净赚1000元!比父母在家里辛苦半年赚的钱还要多!

当身边的同学喊着郁闷无聊的时候,刘显波的生活却异常忙碌,在保证自己学习不被耽误的同时他还要打理生意,不亦乐乎。

如果贫穷是一种耻辱,我要雪洗它

到大三,刘显波已经被同学和周围的人开玩笑称为“刘总”了--刘显波的“大众”公司已经改为“大众”集团公司了,旗下拥有租车行、鲜花店、广告公司、大众食府、大众网站等实体,业务遍及荆州市的各大、中专院校。

一路走来,刘显波和他的“大众”集团感动了很多人,也受到了媒体的密切关注。《中国青年》等媒体都做了专题报道,《湖北日报》更是将他和他的“大众”集团称为“刘显波现象”。

而荆州媒体评选的“2004年度荆州十大新闻人物”中,对刘显波专家评语是“身上体现了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很大,很多人要走自主创业的路,在响应国家动员自主创业号召的同时,刘显波这个贫困大学生已经成功自救了”。

在“商场”中几年的摸爬滚打使刘显波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但他依然保持着土家儿女的纯朴和憨厚。他从未改变过对和自己一样的贫困学生的关注,到现在,累计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2300人次,而这个纪录还在不断刷新。

2005年,面临毕业的刘显波比同龄人多了一份从容,当别的同学还在为工作四处奔波的时候,他已经和创业伙伴们正式注册成立了荆州市启点信息服务公司,这是荆州市第一家大学生自主创办企业,刘显波说,启点谐音“起点”,希望这是一个象启明星一样闪亮的点。

刘显波告诉记者:“在大学生创业的路上,我确实走在了前面,但事实上,来自家庭的压力依然很大,父母已年迈,而弟弟也马上要高考,我贫困的命运还没有改变,只不过我已经清楚,贫穷不可怕,如果它是挑战,我要迎接它;如果它是命运,我要改变它;如果它是耻辱,我要雪洗它!我会一直走下去的,改变家庭,改变命运,改变家乡面貌,这是我一生的责任!”

标签:;  

年轻人不相信贫穷_自行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