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效应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论文_刘国成

巧用心理效应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论文_刘国成

刘国成 辽宁省北镇市中安镇汤屯小学 121303

【摘要】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表现出的一些特殊的反映效果。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气氛状态两个方面,教学中同时存在着师生间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的交流回路。近年来,教育界对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重视。小学语文教学说到底是对人的教育,离不开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把握,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认真研究学生心理状况,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并根据心理效应的特点及作用,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和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效应;教学技能;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5-132-01

语文课程是学校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以语文知识为中介,涵养学生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及其情感态度的系统的实践活动;是学生积淀语文素养,发展主体性人格的一种学习过程。本文从语文知识教学与心理效应相融合的视角,来探讨如何利用心理效应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并借此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卓越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巧用首因效应,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结果第一组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则相反,这一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要使学生爱语文,首先就应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时,利用“首因效应”抓住学生的心,想办法让这第一堂课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要通过简洁风趣的开场白吸引学生并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生动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丰富、博大精深,通过对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的形象阐释,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要竭尽所能,充分展现出语文所独具的魅力,让学生为之倾倒,难以割舍,从而稳固语文学习的阵地。

每逢新学期开学,教师如果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就能大大的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小学生刚接触到新老师,如果第一节课,就给学生留下很好的印象,学生会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喜欢上语文课。因此,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都应作充分的准备,从衣着、表情,一直到讲课的内容、重点、难点、时间分配、作业布置等,都要精心的策划。就是开头第一句话如何说,结尾如何收场,我都要做认真的安排。讲好第一节课,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不仅能赢得学生的敬佩,而且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巧用“超限效应”,提升学习效率

超限效应是指一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明的教师则善于根据“超限效应”的原理,科学合理地安排内容,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规律,将二者巧妙结合,把每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用最简明、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并适时地加以训练巩固,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好。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接受能力有限,如果一节课上内容过多,超限效应的结果会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为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高效率课堂,有些教师全然不顾学生的倦怠、烦躁、心不在焉、左顾右盼,甚至在下课铃声骤然响起之时,还继续扯着喉咙传递着自己那份无尽的爱心和希望,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有的教师惟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拽着学生在题海中奋力游弋,不仅苦了学生也苦了自己;有的教师布置作业只求“量”不求“质”,却不知超出学生心理负荷的作业量容易引起学生的倦怠、反感、厌学等不良情绪,容易导致学生干脆抄作业或不做等不良行为。聪明的教师会精讲精练,最大限度地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学得轻松腧快。

三、巧用门槛效应,奠定进步之阶

所谓门坎效应,指的是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一个较小的要求,为了避免给留下不一致的印象,也就可能接受随后提出的较大要求。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坎效应”对人的影响。教育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遵循“门槛效应”的原则,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可以经过努力实现的小目标,而一旦学生迈过了一道道门槛,子目标都得以落实,教师就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以达到预期目标。

教师给学生设定门槛,树立目标时,应先对学生过去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作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然后根据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区间的估计,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教学效果。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施教。最近发展区是指介于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所能达到的实际水平与经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所能达到的实际水平之间的那段差距。人各不同如其面,为了让学生能进行有效地学习,教师必须寻找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施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比如说作文教学,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写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且要语言生动、立意新颖、构思巧妙,恐怕绝大部分学生难以完成任务。如果硬逼着他们去写,结果只会让他们越来越怕作文,越来越讨厌作文。这时不妨用“门槛效应”,把作文教学分段进行。先让他们从片段写起,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先练习人物、景物描写,从低台阶起步,品尝到成功的乐趣,进发出写作的热情。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兴趣和爱好是一种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性与活动的倾向性,它能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追求真理,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上,应充分利用心理学知识,巧妙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自觉防止和克服心理效应的消极影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张经童.利用心理效应优化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课程.2017.

[3]薛红.心理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J].市场周刊.2015.

[4]者永涛.巧用心理效应促进教师成长[J].中国校外教育.2018.

[5]施佩.从“心”开始用“心”打造―运用心理效应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3.

论文作者:刘国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巧用心理效应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论文_刘国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