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1世纪,智能建筑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将现代化建筑技术、现代化互联网技术、现代化通讯技术以及现代化控制技术都应用在了智能建筑的建设当中,现在的智能建筑所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施工问题。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施工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仅会对用户和建筑商双方的利益造成影响,甚至会造成电气事故,对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现在智能建筑中这些常见的电气施工问题,我们必须结合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对智能建筑的电气设备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
1智能建筑电气综述
现如今,很多事物都开始讲究智能化,而智能建筑也是我国正在发展的一种新兴的技术产物,他和传统建筑的最大区别就是由人工走向人工智能化,将建筑当中的建筑环境结构和智能化电气系统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人工智能化建筑。而智能化的建筑最大的优点就是满足住户的需求,使住户生活的更加方便快捷舒适,这样的系统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当前社会中的白领人群,因为他们的生活普遍是快节奏,因此需要这样一个方便的生活环境来减轻生活的压力和工作上的繁忙。另外,这样的智能化系统也方便了物业进行管理,不再是上门服务,而是网络化的智能管理和综合管理,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并且智能化电气系统也是对住户的一种安全保障。
智能建筑的实现最基本的要满足以下两种要求。第一:对于用户来说智能建筑是一个快捷、方便、舒适、安全、实用、节省时间的一个生活助手,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因为智能建筑节省了他们在生活琐事上的时间,第二:而对于物业来说,智能建筑是一套完整的先进的科学理论技术,他要求技术的先进性、安全性、系统的完整性,从而能够使管理者更加全面的通过智能建筑来管理,所以这也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和物业管理人员,以及一切使用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的人员都要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够正确地使用智能建筑,将智能建筑的长处发挥到最大。
2建筑电气工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2.1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缺乏约束
经济建设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随之也带动了智能建筑电气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智能电气的发展而言,其在施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建筑企业相关部门应该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制度,用规范化标准来管理整个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程项目质量。
2.2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就目前智能建筑电气所取得的成果来看,无论从建筑建设还是建筑管理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建筑电气以及其他建筑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弊端。我国智能建筑电气的发展,受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理念的制约,仍然停留在基础水平,甚至是连一般的智能建筑电气规定水平都达不到,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这种情况急需改善。
3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策略
3.1建立健全智能化电气建筑相关政策规范
现如今,我国的智能建筑仍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需要领头羊和积极参与的专业人员一起来共同发展进步。所以要在这之前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建立相关的、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一系列可行的实施计划,才能促使智能建筑的健康发展。关于开始的一系列计划,都应该从政府做起,政府应该做到领导人的地位,带领刚刚起步的企业由幼稚走向成熟。还有就是关于人才的专业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建立相关的专业供学生去学习,培养大批专业人才为智能建筑电气工程做贡献。以下一些方面的规范和标准是亟待完善的:一是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涉及到的系统硬件设备,包括建筑智能电气控制所需的中央处理单元、系统监控和采集传感的前端单元、系统布线的管槽安装、系统通讯网络的光纤、电缆以及无线设备等,这些设备均是智能化电气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对智能电气工程之内的所有设备的参数指标和测试验收标准,系统设备的功能齐备,才能保证智能建筑功能的发挥。三是在评估智能建筑电气系统功能与性能时,一方面要定性测量评估;另一方面也要定量评估,在规定中对所有的技术指标予以数字化的明确,以此实现智能建筑技术标准的达标。
3.2提升智能建筑电气系统集成商的专业素养
智能电气技术往往是一体化的,系统集成商在其中的工作范围很广,所以十分重要。到底什么是系统集成商,系统集成商往往是为企业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的部门,也就是法人或者法人企业。系统集成商需要具备知识应用和销售、设计、执行、安装、调试以及支持方面的专项技能,只有做到面面具到才有可能将客户的满意程度达到最高。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系统集成商要做到对于相关专业的了解最大化,熟悉程度最大化。对于系统集成商的选择,必须从客户的使用满意度来衡量。要从客户的需求着手,才能确定最终方案。但是现如今这种全方位的人才十分的罕有,所以在培养上十分重要。应该制定合理的、有效的、完善的制度来使人才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并且在每一次实际应用后留下最有用的成果,为以后做铺垫,积累素材打好基础吸取经验教训。
3.3完善监理制度以保证施工质量
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涉及的专业范围十分大,所以监督方面就需要大量的不同的专业人才共同进行,这样一来监理工作就很难进行,就算是一名合格的监理工程师,在遇到一些不是他专业上的问题的时候也会束手无策,更何况智能建筑电气的施工中,很多技术型的工程与传统建筑相差甚远,例如电子传感、信息网络部件、各种线缆、弱电设备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均需要监理工程师对其进行量化的测试验收与评估,这就对监理人员的技术广度提出更高的要求。更何况,现如今要想找到一个优秀的监理工程师很难,找到一个经验丰富出错少的更加难,因为此类建筑对监理工程师的技术理论实践操作的要求非常高,很多监理工程师有理论基础,但又缺乏经验,这必然会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大大下降,影响施工,本文推荐以专业监理队伍来进行智能化建筑的施工监理,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首先能够对工程建设方有一个合理的监督与约束,对其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等均能进行评估和干预,保证了智能建筑电气的最终质量。其次,能够在施工过程中从项目业主的角度出发,对建设方所采用的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客观评价,降低业主的风险。
3.4规范化的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
智能电气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需要非常精细和认真,所以在动工之前,一定要事先充分准备好一套完整的、详细的计划和模式,施工时只有按照计划严格控制把关,才能将工程做好。大多数的企业都采取控制、管理、监理、协调一系列的计划对工程进行约束和规范,这里的“控制”,涵盖了智能化电气施工的质量控制,智能化建筑项目的投资控制以及具体施工周期之中的工程进度控制;而所谓的“管理“则一方面包括对施工合同进行严格的管理,另一方面则应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类信息与数据进行管理;“监理”则指的是应以事前、事中、事后的全周期模式对工程质量、进度及安全进行全面的监理;而“协调”则是说应结合行业规范和合同条文实现施工进程中各方的协调。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电气化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被人们广为接受,同时,对智能建筑电气的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方面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智能建筑的稳定性,促进智能建筑电气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之棠.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J].河南建材,2016,(06):123-124.
[2]左远明.探析智能建筑的电力施工管理与如何控制其质量[J].低碳世界,2017,(11):123-124.
[3]李德胜.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及管理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01):89-90.
[4]李长明.浅析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门窗,2016,(03):134-135.
论文作者:吴秀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智能建筑论文; 智能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建筑论文; 电气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