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分析论文_曹相海,高瑾

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分析论文_曹相海,高瑾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水工建筑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提高水工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需要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管控。基于此本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希望对水工建筑施工有所启发。

关键词: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施工质量对水工建筑建设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对水工建筑建设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首先应明确水工工程建筑意义,针对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现场环境限制和施工用水不达标以及养护工作不足等限制因素,阐述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科学运用好混凝土搅拌技术和对混凝土浇筑技术,从而更好地提高水工建筑建设质量。

1水工建筑概述

根据使用时间进行划分,水工建筑物可分为临时性、永久性两种,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暂时发挥一定作用的建筑物,主要有导流明渠、隧洞以及围堰等等。根据建筑类型进行划分,可以将水工建筑物划分为通用性、专门性两种,其中通用性水工建筑物包括堤坝和分水闸和水泵站等;专门性水工建筑物包括水电站和港口的建筑物以及船坞等建筑。水工建筑工程建设期间,施工人员在具体作业过程中对自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就导致水工建筑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落后严重,这将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可以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使相应的工作人员对水工建筑的实际建设情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在保证水工建筑质量能够满足应用需求的基础上,缩短工程的最终建设周期,使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2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施工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情况会对混凝土质量,以及相应的施工工艺造成一定影响。例如,水泥自身强度发生了波动,会对混凝土强度造成影响;各级石子超粒径颗粒的具体含量发生了改变,混凝土级配也会发生改变,这将会对新拌混凝土和易性,以及骨料中含水量的具体变化情况造成一定影响,由此可见,生产混凝土过程中,应当控制原材料。此外,还要进行经常检测,同时,质量控制人员要掌握各项材料的变化情况,并且,要通过相应的措施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例如,砂石含泥量超过相应的标准,要将问题及时反馈相应的生产部门,由其做相应的筛选工作,确保最终生产的混凝土的质量能够满足应用需求。

2.2科学配置混凝土

通过实验室对配合比进行确定,各级骨料都不会含有超粒径颗粒,并且处于保护状态。但是,具体施工过程中,受各项因素影响,骨料中经常会含有超粒颗粒,并且会存在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应当依据实测结果,将实验配比合理的转换为施工配比,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实验室中确定的混凝土配比,和易性与实际施工情况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或者,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方法、环境、运输距离等各项因素发生了改变,此时,也要改变混凝土的塌落度。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与施工要求相符,应适当调整混凝土中的含水量。通常来说,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塌落度都在3~5cm,当混凝土的配筋率超过1%时,其坍落度应当控制在7~9cm。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混凝土的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提升混凝土强度,确保各个部位应用的混凝土的性能都能够满足应用标准,应当将不同的外加剂适当的加入到混凝土中,通过合理的配置,使混凝土的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合理应用,这在混凝土施工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由此可见,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混凝土配置,混凝土早期强度得到了显著增强,加快模板周转和施工速度,从而使水工建筑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混凝土浇筑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当科学合理的将混凝土依据一定的厚度、方向、分层、分段布置在模板上,这样方便振捣工作的开展,并且,不会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留有明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通常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每层厚度都应当控制在振捣的合理范围内,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浇筑,通常情况下,厚度通常为30cm。浇筑长条状的混凝土时,例如挡土墙,应当分段浇筑,每段浇筑都要达到相应的要求标准,长度通常为10m。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如果平界面过大,应当采取分块的方式,完成相应的浇筑作业。混凝土浇筑要连续进行,如果浇筑间断超过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需要以及相应的要求对施工缝进行处理。

2.4混凝土振捣控制

进行振捣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振捣其进行振捣时,采用梅花形布点,确保不存在死角。振捣作业时,振捣器应当与模板之间保持50~100mm的距离,避免发生共振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在振捣时如果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应当将所有振捣的混凝土全部平面覆盖,通常最好重叠100mm。针对振捣过程中采用的附着式振捣器,在实际布置时可以依据长度和模板形状,以及振捣器的具体情况进行,同时要通过实验方式,完成相应的调整与修正。振好就是确保每个部位混凝土振捣到密室程度位置,振捣时长约为5~10s,针对坍落度处于25~75mm混凝土。一般振捣10s即可。

2.5混凝裂缝控制

水工建筑混凝土中,很多是大面积、大体积混凝土,采用的混凝土级别比较多,体型、工种工序也有很多,因此较易形成混凝土裂缝。一旦产生裂缝,就会使得水工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减小。通常,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以温度裂缝、表面冻害为主。如果混凝土面积比较大,其内部的水热化积累就多,散发起来比较困难,然而因为混凝土表面散热温度低,使得其内部温度高于外部,进而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为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配合混凝土时应当尽可能地减小水泥、水灰的比例,减小水热化。还应当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混凝土表明湿度,减小内部温度,可以洒水湿润、覆盖草席;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水泥能够弥补混凝土收缩造成的裂缝,还能够促进湿度应力的减小。如果发现裂缝问题,应当及时采取防渗对策。如果施工现场出现大面积的混凝土裂缝,需要采取二次抹面,减小收缩裂缝问题;若裂缝深度、宽度比较大,应当通过填充法进行补救,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并且具有良好的效果。若产生的裂缝较小,可使用灌浆方法,利用压送设备将浆液输送到裂缝中,进而实现有效修复。

2.6混凝土后期养护

水工混凝土在前期的水化过程中,假如不能及时养护,则会导致水分政府,导致水工混凝土内部水分出现迁移现象,最终导致混凝土耐久性下降,同时产生细微连通孔,甚至存在微笑裂缝,直接导致水工混凝土的抗渗性恶化。然而,如果在早期及时对水工混凝土进行标准化养护,水泥水化过程中所需水得到补充,孔隙里的水被消耗,减小水工混凝土孔隙率,从而表现出更高的密实程度。通常,即便不专门采取抗渗设计,仅通过后期养护也可以使混凝土的抗渗等级达到P14,可见后期养护对于提高水工混凝土抗渗性的重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水工建筑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其操作过程复杂,而且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影响水工建筑的整体质量。所以,在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中,作业人员要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问题加以解决,保证工程的质量施中都处于合理范围内,满足工程的应用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捷.关于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104.

[2]曾志坚.水工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预防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19):294.

[3]孟杰.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质量监理控制探析[J].山西水利,2016(11):38~39.

论文作者:曹相海,高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分析论文_曹相海,高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