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在配电生产管理中对其进行应用,这就使供电质量得以有效的提升,并使配电管理实现高效性,从而使配电生产管理的效果得以有效提高。在配电过程中实现自动化,需要对相关覆盖配网设备进行缜密考虑,在相关操作中,需要对配电设备的相关操作流程进行严格执行,以此使信息资源实现高效利用,同时,需要对生产指挥与配网调度之间进行融合,从而使配网管理水平从根本上得以有效提高。因此,本文对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生产管理;应用
配电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扩大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在实施配电自动化时,应综合考虑覆盖全部配网设备,遵循“标准先行、统一规划、优化设计、信息共享、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总体原则,综合利用信息资源,加强配网调度与生产指挥的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了配网管理水平。
1配电网及配电自动化使用现状
1.1配电网技能建设开展不平衡
配电网的建设较为落后,目前国内对配电网的建设目的更多倾向于高功率的输出以及变压等方面,有些方面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应用需求。我国人口密度不均匀,分布不平均,使得国内电力主干线较长,可线路的分段点却缺乏,因而配电网线路的联络程度都不是很高,单辐射线路仍然占有着相当大的份额,无法到达系统技能使用的水平。近几年来因为国家对配电网的开展体重要点指示,加强对配电网建设的力度,使得配电网建设日益完善,技能水平也在相应进步,对配电自动化的使用也有了相应的提高。
1.2配电自动化实用性弱
因为文化大革命等前史原因,国内现代化开展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以后,致使技能落后,配电自动化即是其中之一,比较起先进国家同期水平,普及型和技术含量角度,发达国家配电自动化的普及率在百分之六十五以上,而中国只有百分之十以下。并且实用性也比较缺乏,资源分配也很不合理,比如相当多的配电自动化设备处于闲置,也导致经济浪费,影响配电发展甚至滞后。
1.3配电管理不完善
目前国内的配电自动化技术水平还是较为落后,甚至不能完全掌握应用到实际当中,对于众多的自动化设备不可以做到实际应用以及管理,更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研发。而国内引进的部分自动化设备,由于实际配网规格不达标,管理不到位,无法掌握技术等搁置在一旁。从而达不到实际应用效果。而在配电管理方面我国缺少统一的管理标准,现如今各地方管理标准不一样,不仅造成国家对配电管理的难度增加,更是增加了配电自动化的引入。所以我国应该尽快指定以及实行一套完整的统一管理制度。这是达到配电自动化的基础,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原则
2.1安全原则
配单自动化要遵循安全原则,它是保障电能供应安全、稳定的前提。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与生产都离不开电能的需求。一旦电能供应不能够稳定,极有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用电安全是一定要放在首位的。
2.2可靠性
可靠性也是自动化管理在配电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而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当中,人们对用电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供电的稳定性也是人民所需要的。在复杂的使用电过程当中,由于外界因素或者内部因素造成的临时性用电量大,或者用户增加,如果供电稳定性不高,控制不了,那么人们的用电也将被影响。因此在配电管理中,要提高配电自动化的可靠性,减少因为配电自动化的失误以及故障引起的问题对人们的生活用电造成影响,在选择配电自动化的设备时,应选择使用可靠性高,质量好,并有可靠的管理系统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实际原则
配电自动化的实际应用,不单单要选择质量好可靠性高的设备,同时也要根据实际的国情需求进行选择。在考虑众多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不乏国外的领先成熟技术进行选择,但是不是所有的先进技术都可以照搬过来进行使用,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一些实际条件是否允许就引进相应设备,到时使用不了就会对经济造成损失更是一种浪费。而因此不能达到配电自动化的高覆盖率以及使用需求。
3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3.1远程控制负荷转移功能的应用
将自动化技术运用在配电线路或者相关线路设备中,就可以将联接线中的负荷进行转移,而且在其转移的时候,还能够继续保持运作,不需要停电。首先,需要对联接线路的相关参数、变电站接线开关的实际容量、线路实际负荷数据等进行统计;其次,需要对连接线路的状况、变压器串所形成的网络闭合运行的条件进行分析;最后,需要运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所具有的远程遥控功能,对不停电状况下,负荷的转移远程进行遥控。相关的配电线路在经过相应的负荷转移之后,负荷的实际配置就会更加合理与平均,从而使整个配电网在运行中的方式得以有效调整,并对配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不仅可以降低停电的次数,而且使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得以有效降低,从而确保供电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3.2配电网电网结构优化应用
在进行配电生产管理的时候,通过对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对配电网中的相关电网的结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分析,可以实现对电网结构在处理的时候更具有针对性,以此实现电网结构的优化处理。同时,想要使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发现,并对电网结构进行科学的规划,就需要将线路中的分段点以及分段的开关进行增设,同时,需要改造其联接开关,并对其具有的负荷转供功能进行充分的发挥,从而使线路负荷达到基本平均的状态,并使线路的负荷压力得以有效缓解,最终使配电网结构得以优化。
3.3数据信息管理的应用
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信息管理是最基本的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对配电过程中不断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及储存。信息系统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而系统以及工作人员能够脱离世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对信息变化进行修改、检测以及整理。系统本身又需要实时更新,对数据的准确性又很好,工作人员和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最新的信息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减少误差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3.4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在配电自动化管理当中,系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线路进行合理的分配减少由于使用压力过大造成的短路。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时候,会建立多条馈电线路,从而保证使用线路的安全性。因此在系统检测出线路故障的同时,会开辟其他馈电线路分担故障线路的压力,从而保证用户使用的安全性,使其不受影响得到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电自动化具有管理功能强、自动化水平高、精确性好等优势,可以提升配电网供电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还能提升客户对供电企业服务的满意度,为此,能够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综合效益。随着世界范围内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配电单位要适应激烈竞争,需要进一步提高配电自动化的程度以及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解析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的应用[J].郑志荣.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9)
[2][4]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究[J].刘运泽,张达.民营科技.2017(08)
[3]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李坤.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
[4]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究[J].揭建栋.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5)
论文作者:黄燕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线路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生产管理论文; 负荷论文; 电网论文; 可靠性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