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探讨论文_张朝建

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探讨论文_张朝建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四川 巴中 636064

摘要:呼吸内科是当今医疗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室内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慢阻肺、肺结核、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扩张、呼吸衰竭以及哮喘等多种疾病,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治疗则是以使用抗菌药物为主。目前呼吸内科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也就越来越大,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发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也就逐渐增加。

关键词: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

前言:临床药学是研究药物防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通过分析药物(药物剂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规律以及其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确保临床患者的合理用药。目前我国多数医院对临床药师的重视程度不够。了解本地区临床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对于制定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改善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20例呼吸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呼吸道疾病,且无精神疾病史,语言表达能力正常,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39.62±13.54)岁;疾病类型:下呼吸道感染32例,上呼吸道感染18例,其他10例。参照组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39.25±13.65)岁;疾病类型:下呼吸道感染28例,上呼吸道感染21例,其他11例。两组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有罕见敏感菌, 则可以增加用药剂量,每隔6h给药1次。具体用药剂量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体重以及实际病情选择。对于肾功能损伤者需要酌情用药。用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果有异常情况,需要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或停止用药。

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由专业人员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判定标准: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临床病症已经彻底消失,身体各组织及生理机能已无异常,则视为治愈;患者的临床病症大幅度改善,身体各组织及生理机能也已基本无异常,则视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病症一定程度上好转,各方面情况有所恢复,则视为有效;患者病情无任何改善,还有加重趋势,则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呼吸道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常会应用抗菌药物,此类药物具有极强的抗菌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应用率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说患者发病主要由支原体、军团菌以及肺炎球菌等所导致,进行临床治疗通常应选用红霉素以及四环素等抗菌药物;与此同时,医生还应该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良好的把握,如果患者用药后病情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则表示该抗菌药物不适合患者使用,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更换抗菌药物,若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并且明显好转,则表示该药物适合患者使用,在接下来的治疗中可继续进行应用。可能与临床医师对病原菌检测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及患者依从性差、部分患者无痰、未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诱导排痰等原因有关。考虑总检出率低的原因:留取标本前已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可能有部分患者感染病原菌为非典型病原体、厌氧菌及病毒,目前常规的检测手段无法检出;痰标本不合格;试验条件及技术人员操作水平所限。因患者病情重,临床医师对病原学检查重视程度高、留取标本由护士指导、及时送检及耐药菌感染较多,抗菌药物对病原菌影响较小等原因,使得送检率及检出率均高于普通病房。因研究时限及资源所限,对于所收集病例中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未予系统统计分析,但排除实验室污染、统计误差等原因后,考虑检出率升高与上述诸多因素有关,提示临床医师应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非必要的侵入性操作,规范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机会性致病菌的感染和定植。经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提示药敏结果的特异性较差。因此,对于病原学检测方法既不能完全摒弃,也不能盲目遵从,临床上应及时掌握本地区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特点,结合患者病情特点合理选择经验治疗用药;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及初始治疗后病情转归,鉴别所分离的阳性菌株是否为致病菌,并分析体外药敏试验与体内实际抗菌活性的差异,合理选择靶向抗感染治疗用药。根据我国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抗菌药物使用均应以单药为主,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应有明确的用药目的和用药目的指征。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和哮诺酮类是抗菌药物使用频度最高的药物,抗菌作用较强等优点,在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比较广泛。虽然这些抗菌药物具有诸多优点,使用的副作用比较微小,但是在应用时也须注意临床应用指证和使用药物的浓度、剂量以及不良反应。为了让抗菌药物发挥最佳作用,并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副作用,医师在应用注射液的时候,需要合理使用。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规范注射液的用药:①制定抗菌药物注射液使用的相关制度规定,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所以医师都需要按照规章制度合理使用;②医院应该构建合理的抗菌药物注射液使用的预警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统计本院使用情况,同时不断更新、完善预警机制;③增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危害性的宣传力度,定期对医师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培训。同时,强化医德医风培训工作,增强医师的职业素养,规范化医院医师的用药情况;④做好抗菌药物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积极监测和分析工作,强化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通过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此外,应该强化抗菌药物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的管理以及购买,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从而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应用抗菌药物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用药,有可能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医师在选择应用抗菌药物的时候,应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用法以及剂量,注重合理用药,从而起到保障患者安全的作用。

结束语:综上我们认为,我院对呼吸内科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控制较好,为了降低患者耐药性、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给予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的药物类别以及使用方法进行相应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江涛.临床药师在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探析.海峡药学,2017,28(12):238-239.

[2]杨玉辉,赵丹.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4(34):222-223.

[3]李颖,许健,李小六.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与探讨.中华全科医学,2017,10(6):958-959.

论文作者:张朝建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探讨论文_张朝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