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教育集团学校 325011
摘 要: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德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对教育的实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 中职生 德育工作
现在的中职生年龄都在16岁左右,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常常表现出思想多变、感情易冲动、控制能力差等特点。当同龄人还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的时候,他们已经远离家乡和父母开始独立生活。而他们的阅历和知识都不足以应对这种变化,于是就出现了独立性与依赖性、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等一系列矛盾,所以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为使班级德育工作有效合理地展开,经过多年工作实践,我总结出一些德育工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做学生喜欢的角色
作为教师,虽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博爱,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谁都知道,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拟的,一句鼓励,可以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天下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同样老师也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体验进步成长的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教师要像母亲一样容忍孩子一次次地“旧病复发”,要像母亲一样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充分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对他们的长处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永远不说“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啬地说:“嗨,你真棒!”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声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给一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师爱学生,是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溺爱,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进步与成长,扶植他们正当的兴趣和专长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他们。因为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学生犯了错误时,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也一定要处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奖惩得当,才能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三、用爱去交换爱
“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教师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四、培养良好班风,利用环境铸就学生品格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境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这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中专学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能充分地发挥情境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境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境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五、加强实践锻炼,用丰富生活促进良好品格的养成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境,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论文作者:彭芍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学生论文; 道德论文; 他们的论文; 孩子论文; 品德论文; 情境论文; 情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