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保险业如何应对WTO,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险业论文,如何应对论文,民族论文,我国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入WTO对我国民族保险业有何影响?会带来一些什么变化? 我国民族保险业应从哪些方面做好准备,才能充分利用加入WTO 的机遇向更高水平的目标迈进,实现保险产业升级和减少加入WTO 所带来的冲击呢?
一是WTO将加快我国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 二是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既不能畏惧也不能漠然,而应以一种积极、主动、理性的态度来迎接挑战,将竞争压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创造出新的发展机遇。
1.我国政府应充分运用WTO 关于发展中国家和不成熟产业优惠条款,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对民族保险业给予必要的保护,以防外资保险公司短时期内大规模地进入我国保险市场,冲击刚刚起步的民族保险业,同时也为民族保险业的发展、调整与完善提供一定的时间。引进外资保险公司必须审慎、稳妥地进行,适当控制总量及来源国分布。对外资保险公司数量的控制,应考虑我国民族保险业的竞争能力、保险监管水平、法规健全程度以及保险的密度与保险深度等指标加以确定。同时,考虑到民族保险业在体制、技术、经营等方面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应本着先经营区域再组织机构再业务范围的原则,逐步实施开放。
2.完善保险立法,加强保险监管。首先,应对现行《保险法》加以完善。加入WTO后, 外资保险公司入市的形式将不限于股份公司和合资公司两种,外资独资公司、控股子公司、合作制公司等将会出现。同时外资再保险公司、中介服务机构等将会以各种组织方式进入我国保险市场。因此,要求保险法规对各市场主体及其业务经营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其次,应调整民族保险业的保险投资渠道,尤其是寿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应逐步放宽,以缩小民族保险业在投资中的竞争劣势。第三,应按国际标准调整保险分类,将现在人身保险中的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划入非寿险公司业务范围,以利于对内外资保险企业的统一监管。最后,保险监管机构应适应保险市场变化,优化监管手段,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水平,同时尽快成立民族保险业行业工会,提高行业自律管理能力。在财税制度方面应统一标准,以利于民族保险业的平等竞争。
3.加快保险体制改革,积极进行业务创新。为求得民族保险业在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转换保险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在分业经营的前提下,明确各自的市场定位,包括服务对象定位、服务区域定位、业务品种的定位以及服务行业的定位等。在此前提下,从客户的现实需要与潜在市场需求出发,从总体上重新设计与开发业务品种,积极进行保险创新,实现保险产品与服务的规范化与系列化,以期取得竞争的规模效应,发挥出竞争优势。时至今日,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仅占1% ,民族保险业仍占有绝对的优势,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保持这一优势。为此,我国民族保险业必须尽快提高服务技能和水平,转变经营观念,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并且通过不断的保险业务创新来保持对市场的竞争力,适时调整竞争策略与手段。
4.加快培育国内保险市场体系。一是适当审批民族保险公司进入市场,以保持内外资保险公司在数量上的平衡,增加市场主体;二是加快培育保险中介市场,解决我国目前中介服务主体不足、市场竞争较为混乱的问题。保险中介服务市场的发展,不仅能降低民族保险业的经营成本,增强竞争实力,而且也有利于加大保险商品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保险意识,便利投保人购买保险,对我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积极培育再保险市场,提高直接保险中的风险转移能力,促使民族保险业承保能力的扩大以及业务经营的稳定。我们可采取组建各民族保险企业共同参股的分保集团,有选择地引进一至两家外资再保险公司的做法,扩大再保险市场容量,为直接保险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营保障。
5.加快国内保险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与国外保险市场接轨的人才。由于我国停办国内保险业务时间较长,导致保险人才的严重断层,人才匮乏是我国民族保险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便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险产业界应与国内有关高等院校密切协作,充分利用国内现有教育资源,增加保险人才培养的数量,并不断提高保险人才素质。也可以利用有关发达国家的教育资源优势,委托培养保险人才,尤其是高级保险专业人才。保险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才的竞争,能否培养造就一大批符合保险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将是我国民族保险业乃至整个中国保险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当然,如何留住人才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是我国民族保险业面对外资保险公司的人才竞争所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6.立足国内市场,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同样也是我国民族保险业应对WTO的一种战略选择。首先应立足于所定位的市场, 进而立足于国内保险市场,在竞争能力明显增强的条件下,要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今后应加大科技投入,普及电子化和计算机系统,规划和开发网络保险,从技术上为民族保险业进入国际市场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