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体制改革运行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制改革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1985年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上进行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科技体制的弊端。1992年以后,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科技体制改革的目的、重点、模式、途径、手段发生了新的变化。体制关系不顺仍然是科技体制改革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科技经济一体化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题。应当建立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宏观决策体制、计划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体制和法律调整体制。
关键词:科技体制改革 体制关系 科技经济一体化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运行面临从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向市场经济背景转换,出现了一些值得研究、探讨的新动向、新特点、新问题。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科技体制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1.体制关系问题。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宏观管理体系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分系统垂直管理的原则构建起来,复盖行业、部门、地区的科技工作形成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分散重复的局面。这既不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又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首先是科技、经济脱节。科技与经济——从研究开发到推广应用到生产经营到消费流通,无论是从科技还是从经济的角度看,它们都是社会生产力统一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逻辑环节。然而传统体制中,政府的科技与经济的综合管理职能在组织结构上彼此分离,科技工作与经济工作分属政府的不同的行政部门独立主管。由于部门权限的制约,特别是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存在于科技、经济之间的原本是连绵不绝、周而复始的信息源、资金源、物资源、人才源遭到人为的割裂,形成各自独立的封闭循环。科技与经济之间的转化存在着无法逾越的行政体制障碍。最典型的例子是,科技与经济的行政管理体系中都没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间机构,造成了科技成果转化中组织上的空白和管理上的断档。
其次是科技力量分散。从科技资源配置方面看,我国科技资源的拥有权和配置权分别归属于中央部委、科学院、国防军工、高等学校和地方政府等行政条块。各条块拥兵自重,自成一统。条块之上,中央缺少一个具有高度权威的宏观统筹机构。终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各利益集团内部刚性约束与宏观管理无政府状态并存的尴尬局面。
再次是系统内部管理紊乱。在科技系统内部,科技要素(人、财、物)的配置权与事权相分离。管要素配置的不管科技事务,管科技事务的没有人财物权。计划管理、经济管理、人事管理、工作管理之间,相互推委、扯皮、掣肘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地制约了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2.运行机制问题。与经济系统运作相类似,科技系统运作,说到底,是怎样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之间配置有限的科技资源,使之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产生最理想的效益的问题。传统科技体制通常运用行政计划手段来配置科技资源。长期运行实践证明,这种行政计划配置方式存在严重弊端:
第一,所谓行政配置资源,是由集中编制的预定计划统筹宏观的和微观的资源配置决策。要使主观制定的计划符合客观实际,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完全信息假定。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计划编制者要拥有全社会一切有关活动的全部信息,否则计划编制计算将出现偏差;再是,单一利益主体假定。在执行计划的时候,全社会从上到下各个层次、各种组织的利益都要一体化,即全社会不存在相互分离的利益主体和不同的价值判断,否则计划实施将出现梗塞。这两个条件,事实上从来就没有具备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完全不可能具备。行政计划配置资源在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难以克服的信息方面的障碍和激励方面的困难。
第二,科技资源归属于行政机关,研究机构依附于行政部门,科技资源的流动必然置科技、经济发展规律于不顾,而受到行政意志的强硬约束。行政计划配置科技资源,在产权主体缺位、没有产权约束的情况下,资源配置势必成为某一部门甚至某一个人的个别行为,必然会受到资源配置者自身利益、兴趣偏好、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局限,而具有主观性、随意性乃至盲目性。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这种弊端可能更加恶性发展。某些资源拥有者一方面以其资源配置权力作为商品,参与市场交换,使组织内的行政管理转化为市场行为;另一方面又可以其行政权力过多地干预市场,使市场交易转化为组织内的权力交换。这样就滋生了人们深恶痛绝的“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腐败现象。
如果说第一条讲的是行政配置资源的科学性问题,即好与差的问题,那末第二条所揭示的则是行政配置资源的有害性问题,即善与恶的问题。顺便指出,这里所说的行政配置资源方式,是将其作为科技系统运行机制的概念来界定的,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宏观间接调控来保证科技系统平稳有效运行的管理方式并不是一回事。
3.职责权限问题。表现为宏观管理微观化和管理职能重叠化。在传统体制下,整个社会是一个国有和准国有(集体所有)的大一统的工厂,政府不但进行宏观统筹,而且作出微观决策,直接经营企业。宏观管理行为进入微观领域最严重的后果是,将科技研究、开发、服务等机构置于行政管理机关的严密控制之下,使它们丧失了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主体的可能。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的主体是商品当事人(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购买者)。它们有自己独立的物质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立的意志;它们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自主地作出经营决策,并对经营后果负完全的责任。没有摆脱行政微观干预的科技机构,不是名符其实的独立机构;没有独立的技术商品当事者,就没有技术市场的主体;没有技术市场的主体,也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市场。
管理职能重叠化,是指政府的科技管理职能由科技、经济、行业等各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在不同的领域里,不同的范围内、不同的层次上共同执行,造成科技管理职能在条条之间、块块之间、条块之间纵横交错,前后重叠,因而科技机构、队伍、课题、任务、经费、物资等的布置、配置,多头分散,低水平重复。
解决这些问题,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
1985年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初衷是想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围绕这两个目的,当时采取了一系改革措施,如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发展科技与生产的横向联合,放活科研机构,改革科技人员的管理制度等。毋庸讳言,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改革基本上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总框架下进行的,并没有触动传统科技体制的基础,也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传统科技体制的种种矛盾。当然,这种情况乃是当时全国整个改革的大背景所决定的。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计划工作要重视价值规律开始,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几经变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商品经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等提法先后出现在党中央的最高文件之中。“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和“有计划商品经济论”曾经不止一次地受到批判。直到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决定,才形成了较为确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1992年以前,我国的体制改革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1992年以后,才转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基础向市场经济体制基础的转换过程中,科技体制改革的目的、重点、模式、途径、手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就曾指出: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后来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1990年以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问题,成为科技界、经济界的热门话题。应该说,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力量的观点,正在深入人心。但是,实践比认识落后。在实践中,科学技术远未充分表现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这是因为,首先科学技术成果还难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果转化是介于研究与生产之间的中间环节,与研究、生产既相联系、又相区别。这种特定的中介性,为现行的研究与生产相分离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法规所不容。从实践到认识、物质变精神固然是一个伟大的飞跃,从认识到实践、精神变物质则是一个更加伟大的飞跃。在观念、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行动彻底到位、全面落实的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观念有待于推动行为方式的全面变革。
改革的目的在于发展。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是实现改革目的的不可分割的两种手段。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科技系统和经济系统分别进行结构性调整,并进而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构成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体化的社会结构形式。在现代社会,从科学技术的作用上看,生产是科学技术的应用;从科学技术的来源上看,科学技术仍然为生产所决定。如果说科技、经济脱节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的话,那末经济依靠科技就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解决科技面向经济的问题的时候,要把改革的重点逐渐转移到解决经济依靠科技的问题上来。要不断地提高经济对科技的需求、吸纳、扩散。最终把经济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以往的改革,由于主要着力于科技系统本身,因而把调整科技系统结构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其实结构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结构决定功能,但功能只有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显现出来。结构与功能相比,结构比较稳定,功能相对活跃。环境发生变化,即使结构没有变化,功能也可能发生变化;功能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甚至会引起结构的变化。科技系统结构调整,必须有相适应的环境条件的变革,科技系统所蕴含的潜在的社会功能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社会功能。科研机构放而不活,科技人员流而不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尚未变革的环境条件与已经改革的科技系统不相吻合而造成的。改革的模式,要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从科技系统关门改革转向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教育系统、文化系统等配套协调改革。
开拓技术市场,承认技术具有商品的属性,是科技体制改革中的重大突破。但是仅仅把技术产品推进到技术商品,而没有形成通过技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认识,仍然是对市场经济的曲解。技术市场的作用,要从科技成果商品化的中介转向科技资源配置的中介。技术市场的建设,要从单纯的技术商品市场扩展到技术的金融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研究资料市场和知识产权市场。
同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的改革一样,科技体制改革基本上也是从上而下的政府行为,采用的是比较单一的行政手段。放活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放活”两个字,就折射出一种君临一切的意味:我放,你活;我不放,你不活;我放多少,你活多少。既然独立自主的科技机构是技术市场的主体,就应当创造条件让他们到技术市场当中去游泳,自己放活自己。科技体制改革的手段也应当从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宣传等多种手段。
三
无论是传统科技体制中的矛盾,还是科技体制改革中的矛盾,归根结底,最深刻、最本质、最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体制关系不顺的矛盾。在诸种体制关系中,正确处理科技与经济的关系仍然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核心和主题。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深层次发展,就是科技经济一体化。
科技经济一体化,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历史的必然趋势。在古代,自然经济社会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脑体劳动合二而一,技术寓于生产之中,科技、经济融为一体。尔后,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脑体劳动分离,技术才渐次从生产中分化独立出来。继而,出现了理论的自然知识及其体系——自然科学的诞生。在劳动资料取得了机器的物质存在方式之后,机器在生产中的作用远远超过人的劳动技巧,因而经验让位于知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倚重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到了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属性和作用越来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经过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科技与经济在新的层次上又复归为一体。一方面,科技与生产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科学技术具有工程的特点,而生产过程则成了科学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直接生产力。现代的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在一起,构成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统一过程;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占有巨大的社会劳动力和社会物质财富,建成了庞大的社会体制,已成为与工农业并列的、从事知识生产的“产业部门”。
在体制改革实践中的科技经济一体化,指的是,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科技体系,包括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科研开发体系,全方位开放的技术市场体系,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资体系,统筹协调、高效运转的科技管理体系,配套、完善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科技经济运行机制,包括通过市场经济配置科技资源的机制,技术创新形成和扩散的机制,科技进步推动全社会经济发展的机制;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包括具有企业秉性的科研经营型院所,具有技术开发职能的科技型企业,两者都实行现代组织管理制度;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科技管理体制,包括管理职能、组织机构、要素配置、管理制度、政策法规的一体化。
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首先要从上层解决问题。科技经济结合有不同的层次。宏观层次的结合是纲,微观层次的结合是目,纲举目张,宏观层次的结合应当是改革的重点。为了结束多头管理科技事务,有分散而无分工,有各利益集团刚性约束而无宏观统筹协调的混乱局面,需要首先建立有高度权威性的宏观决策调控系统,对有全局性影响的科技、经济工作实施统一决策、统筹协调,使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在决策过程即实现一体化。
改革现行科技、经济计划管理体制,保证实施过程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现在,我国企业转换机制正处于阵痛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形成之中,通过市场配置科技要素,渠道并未畅通,通过计划配置科技要素,事实上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科技经济一体化比较现实和有效的途径,是把科技与经济的计划工作统一起来:通过指导性和指令性计划把高层次的科技、经济工作纳入一体化运行的轨道;建立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共同参予重大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活动的运行机制;在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发生根本变化的背景下,以重大科技计划或经济计划项目为核心,在一定范围内,集中科技、经济资源,试行从研究开发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一体化管理。
为了提供科技、经济管理职能一体化的组织保证,要按照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改造现有管理组织的体系和结构。管理组织改造的主旨在于,重组管理机构,重构责权利关系,恢复被行政条块所分割的科技与经济之间的天然联系,实现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全程管理。
当管理体制在逐步取消行政力量的支撑的时候,要代之以法律力量的支撑,适时地填补管理空白,以免科技经济无序发展。完善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法律调整,一是要理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动力机制、传导机制、调节机制和实现机制,软化相应的约束机制;再是要强化法律对科技、经济综合的导向、组织、促进、协调、保护等功能,软化不合理的限制功能。实践中,除了继续完善有关科技经济结合主体的法规和行为的法规外,要特别强调建立、建全有关技术创新的法规。因为作为生产条件、生产要素、生产组织的重新组合的技术创新,既是技术活动,又是经济活动,正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最佳实现形式。
从计划经济体制框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是当今任何改革运行的共同特征。科技体制改革运行既要研究科技体制怎样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满足以科技系统为对象的改革的特殊要求;又要探索科技体制怎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市场经济对所有体制改革提出的普遍要求。
按照市场经济一般规则运行的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是:
技术经济关系市场化。技术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推动科技要素流动和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的运行机制;
科技机构运行自主化。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科技机构,具有进行技术商品生产经营所拥有的权力,能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研究、开发和生产的经营活动;
宏观控制间接化。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科技机构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通过非指令性计划、经济杠杆以及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调节和规范科技机构的行为方式;
经营管理法制化。所有科技经营活动按照科学而严谨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部门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评价、控制、协调各种科技经营活动,整个科技经济运行建立在健全的法制基础之上。
逐步地建立起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适应上述市场经济运行特点的科技体制,是当前以及今后科技体制改革运行的基本方向。
An Analysis of Conducting Reforms in Sci—Tech System
Professor Yang Derong
(Sichuan Unio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
Abstract The reforms of Sci—tech system which was started in .1985 and basically carried out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planned economysystem,hasn't thoroughly overcame the existing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one.Since 1992,in the context of establishing socialistmarket economy system,many new changes in the reforms of sci—tech system have taken place in terms of target,emphasis,pattern,way and measure.An unsuitable system relationship is still the main contradictionfacing the reforms of sci—tech system.Integrating science,technology and economy should be the main theme of deepening the reforms of sci—tech system.A macro decision system,a plan management system,an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system and a law modification system related to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economy must be established.Keywords reforms of sci—tech system system relvtionship integration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标签:科技论文; 经济一体化论文; 科技体制改革论文; 计划管理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科技与经济论文; 行政体制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