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于刚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2)

摘要: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55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8例,采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77例,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结果 手术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以及P-选择素表达率均有所降低,但是实验组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抑制患者体内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

关键词:冠心病;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糖尿病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riple antiplatelet therapy o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HD)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Methods:155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abetes mellitu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78 case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iple antiplatelet therapy,while 77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Results:after the operation,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and the expression rate of P- selectin were decreased in the two groups,bu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triple antiplatelet therapy can inhibit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activ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abetes mellitus.

冠心病和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老年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两种疾病发病概率也在随之提升[1]。临床上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常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本文主要探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5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78例,男性41例,女性37例,患者年龄在55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3.7)岁;对照组77例,男性39例,女性38例,患者年龄在56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6±3.4)岁。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首先,医护人员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采集、统计和整理。对照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同时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七天以及手术后一个月检测患者的PAR和P-选择素。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均采用氯吡格雷并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剂量为300毫克。氯吡格雷每天一次,每次75毫克,阿司匹林每天一次,每次100毫克。同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性为患者进行其他辅助治疗。手术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双联口服药物包括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用法和用量同上。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每天两次,每次100毫克。在患者手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出血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概率。

1.3统计学分析

最后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以及P-选择素表达率均有所降低,但是实验组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是临床上高发的老年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恢复快、安全性高、创伤小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主要优势。临床上常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在该治疗当中,抗血小板治疗时关键,也是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然而,进行手术后,患者复发概率比较高,血小板聚集率以及P-选择素表达率相对而言也比较高。因此,在进行手术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血小板聚集率通常通过PAR反应,通常情况下,血小板聚集速度与手术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3]。血小板聚集率越高,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也越高。P-选择素则是存在于人体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血小板上的一种糖蛋白,P-选择素的表达与血小板的活性密切相关,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采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和P-选择素的表达,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在临床上广受医生青睐。

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以及P-选择素表达率均有所降低,但是采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降低情况明显优于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该研究结果与他人在相关方面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抑制患者体内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十红,颜东,陈玄祖,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2014,9(6):774-778.

[2]XIANG Ding-cheng,GU Xiao-long,SONG Yao-ming等.Evaluation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omestic bivalirudin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3,126(16):3064-3068.

[3]Li Zhou,Hui Chen,Wei-Ping Li等.Short-and Long-term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6,129(7):804-808.

论文作者:于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于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